除痰安寐湯(印會河) 治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精神分裂癥 來源:《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效驗秘方精選》 除痰安寐湯(印會河) [組成] 北柴胡10克枳實10克制南星6克珍珠母 60克(先下) 青礞石30克(先下) 合歡皮15克夜交藤3 克葛根30克 [功能] 祛痰(無形)鎮靜,解郁舒肝,安神除煩。 [主治] 由七情六郁而引起的:失眠煩燥,亂夢,頭痛昏暈,多愁善感,疑慮妄想,驚悸夜游,無端喜怒悲啼涕泣以及幻睡等癥,即現代醫學所稱神經官能癥。 [用法] 方中珍珠母、青礞石二藥,須先放入水中煎沸半小時,然后納入其余諸藥。因此二味為介類及礦物藥,非久煎不能奏效。余可按常法煎取濃汁約150毫升,煎兩次,分兩次服用,距離吃飯約一小時,前后均可。 [方解] 本方系多方精組而成,上可以溯源于《內經.素問》之半夏秫米湯;下又能至現代實驗室。因今人實驗證明,中醫除痰藥多有鎮靜作用;中病可以歸功于許學士的“珍珠母丸”,因本方重用珍珠母。本方系得自祖傳,由先父秉忠公傳我,而我又屢經更易,始具今日之規模。我不同意把現代的進化記到死人、古人帳上,因為從總的方面,今人是要超過古人的。 {加減] 頭痛甚,中醫稱為痰厥頭痛者,加鉤藤30克、菊花10克、白蒺藜15克、赤芍30克,以舒攣鎮痛; 大便干結者,加瓜萎仁12克、生大黃6克,以潤腸遙便;抽搐動風者,加羚羊 角面1克(分沖),以清肝熄風; 狂言亂語,躁動不寧,幻視幻聽者,則其病已由量變到質變,屬于癲狂之癥,所謂“精神分裂癥”之類, 本方須加菖蒲10克、遠志6克,以豁痰開竅。外加 “礞石滾痰丸”6—9克,上午一次服下,下午可得瀉下二、三次不等。 慎不可睡前服用此丸,因為此藥起作用時,可見腹痛瀉下,影響睡眠,反滋病變。 [按語] 失眠多夢一癥,根據舊說認為是神魂不安所致。而神魂不安,則主要責之心(藏神)、肝(藏魂)火盛,蒸濕生痰,痰火交郁,故而發生心煩不寐,或寐則亂夢紛紜,大腦基本上得不到休息,經常處于疲勞狀態。人非鐵石,大腦更是精密度最高的器官,久之則變生百出。 我曾統一將之稱為“神志病”,意即由 “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喜、怒、思、憂、恐) 等相互交雜、相互影響而產生的疾病。這種病,少睡多夢實為最根本、最主要的癥狀,愈此則諸癥減輕,而本方則是主要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但古語有“心病還須心藥醫”之說,藥物的作用,終是“外因”。治療本病除服藥以治其標外,更主要的還是消除病人“五志過極”(七情)的致病宿因。否則,病本不除,“內因”還要起主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