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主流資金流向的一些技巧
通常說的“熱點”其實就是資金集中流向的個股,而“板塊輪動”其實就是資金流向輪動而產生的盤面效果。如果資金集中流入“熱點”個股后,就預示熱錢進場了,個股就具備了行情發動的條件。
資金流向的熱點可從兩市成交額排名上觀察:每天成交量(成交額)排行榜前20至30名的個股就是資金流向的熱點,所要觀察的重點是這些個股是否具備相似的特征或集中與某些板塊,并且占據成交榜的時間是否夠長(半天、一天、三天等時間長短和對資金吸引的力度的大小成正比)。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當大盤成交量比較低迷時,部分大盤股占據成交榜的前列,而這些個股的量比又無明顯放大,則說明此時大盤人氣渙散而不是代表資金流向集中。
在觀察選股時就需要注意資金流向波動性,從漲跌幅榜觀察資金流向的波動性:大資金(通常是我們所說的機
構投資者或主力資金)的進場與閑散小資金進場是有所不同的,
大資金更善于發掘有上升空間的投資品種(從圖表上看就是在相對低位進場),而閑散游資是否集中進場更多取決于當時大盤行情是否好。因此從盤面上來看,板塊個股具有輪動性,并且大資金總體上進出市場的時間早于小資金進出的平均時間。
如何發現主力已動手了呢?看漲跌幅榜:最初發動行情的個股(漲幅居前,成交量放大)往往最具備示范效應,你如果沒有買到龍頭股就買像龍頭的但還沒大漲的個股(從走勢上和板塊上去看),因為資金具有輪動性,一定要記住。主力只會做抬轎的事而不會干解放的活。
此外就是看跌幅榜居前的一些個股是否前兩天有過上漲行情,這兩天成交量是否也比較大。如果是,則說明人氣被聚集起來了,跟風的資金比較堅決,有利于行情的持續發展,當然大幅上漲后放量下挫則不在此列。
上面說到的都是在行情向上時的判斷,
以自己試試將此判斷方法運用到對下跌行情的判斷上。
在實戰中的運用:首先資金流向對行情拐點的判斷十分重要,相對低點大資金是否進場,行情是否會轉折?相對高點大資金是否出場,行情又是否會轉折?個股的選擇上究竟是選熱點短炒還是打埋伏等大資金來抬轎,這些都與資金流向的判斷分不開。
所以我們分析股票市場一定要把資金分析擺在第一位,說到底無論何時何地,股票流通市場永遠是資金在博弈、在推動。
選股一絕
刀刀見血
支一招。 專在強勢股中尋找目標,即選出剛剛拉出陽線又馬上進行強勢整理,整理二、三天就大漲的股票,你在起漲點上介入,迅速賺錢,
其法是:
點“功能”欄目,進入“智能選股”→“條件選股”→“形態特征選股”→“強勢整理”
,專選“一根實體超過5%的長陽,后面跟2個振幅不超過3%的K線”,你也可以把2個改成3個或9個來選,照樣好使。如:
僅17個交易日上漲200%;
僅9個交易日上漲112%;
僅個交易日上漲80%;
僅 2個交易日上漲19%,且漲勢還在繼續.
這種方法選出的股票其操作要點是:
1、第1根中陽線最好是上漲5%左右,過大過小都不好,可以將兩根連續的小陽線合并看,
2、第2、3天的調整幅度不大于3%且應必須縮量;
3、第4天可在開盤介入或視大盤走勢選在收盤前介入;
4、均線處在多頭排列狀態,調整不破10日均線。
5.股價最好從30分鐘的ENV上軌打到下軌附近.
歸納起來口訣就是:拉中陽→明顯多頭→明顯縮量→開盤入→獲50%利考慮出。
狙擊黑馬股秘技
一個剛入市不久的朋友發現有一只股票從10元跌到6元,他認為這只股票已經跌了將近一半,是底部了,便大膽買入,一個月后這只股票跌到4元多錢,這位朋友想:這回應該是底部了,又籌集資金進行補倉,沒想到還沒出一個月,這只股票又跌去一元多,于是他心里就沒底了,害怕這只股票繼續跌下去,在三元附近忍痛割肉出局。這其實就是許多散戶朋友"抄底運動"的真實寫照,底部很少是你所能想象得到的價位。
試想,如果多數人都能看到這個底部,那么莊家到哪去收集便宜的籌碼呢?因此,千萬別去買便宜的東西,市場上是沒便宜可占的
錯誤心態 :買股票一定要買有量的股票。
其實,一只股票只有在兩個階段才會明顯放量。一個是莊家的進貨階段,另一個則是出貨階段。莊家進貨階段是非常隱蔽的,他可能在破位下行中放量進貨,這是一般人最不容易把握的階段。試想,如果人人都發現莊家在吸貨,莊家又怎么可能收集到便宜的籌碼呢?更別談炒作了。既然進貨階段不好把握,那買入出貨階段有量的股票不就是自投羅網嗎?
選股的原則之一:不炒下降途中的底部股,只選擇升勢確立的股票。
在升勢確立的股票中,發現走勢最強,升勢最長的股票。我們對中國股市近5年來的個股走勢進行了統計,得出如下結論:
如果某只股票在某天創出新高或近期新高,那么,這只股票在未來60天里再創新高的可能性70%以上。反之,如果某只股票在某天里創了新低或近期新低,那么,它在未來60天的時間里再創新低的可能性也高達60%以上。以上結論請你牢牢記住,7∶3的贏面,為什么不選擇30日均線昂頭向上的股票而選擇底部股和走下降通道的股票呢。底部或在下降通道中的股票只會讓你賠錢或輸掉時間。
選擇沿45度角向上運行,而成交量逐步遞減的股票。
沿45度角向上的股票走勢最穩,走勢最長。就像建設技術人員把樓梯建成45度或接近45度的形狀一樣,因為這是最穩定的形狀,所以我們把具備這樣特征的股票稱為"樓梯股"。你一旦發現走勢接近45度角,成交量卻逐步減少的某只股票,那么,你十有八九是發現莊家在樓道上的影子了。
選股原則 :選擇買入連續漲停的股票。
連續漲停的股票大多出現在大勢向好之時,介入這類股票是最刺激的了。
可追漲形態 :縮量上漲,同時所有MA均線向上。
短線操作很多人都存在一種誤區,那就是認為只有放量上漲才是健康的走勢形態。然而事實正好相反,大家可以去看任意一只股票的歷史形態,你會發現在MA均線向上的每一次縮量上漲后面都會繼續漲,而且漲幅會很大。
反而是在MA均線向上的每一次放量上漲后馬上短線調整的可能性更大。這種形態因為太普遍,
追漲,因為是追進買在相對高位,所以無論何種形態的強勢股,追進都存在風險
操作上不能以為你掌握了這種形態,你就能做到百戰不敗,這只能說是種不成熟的想法。同時要想做到追漲時最大化獲利,也必須有相應策略的運用相配合。許多朋友在追漲時常被深套,究其原因,沒有正確運用買進與賣出策略也占很大部分原因。同時沒有策略的追漲,即使僥幸獲利一次,利潤也常少的可憐。
“五步選股法”(萬能選股法),丟掉公式和指標[轉載】
首先,讓我們的 了解一些頂牛數據的基本知識(常用俗語)
DDX:DDX表示大單動向,值越大表示機構和大戶買的越多當然也是越好。小單差表示散戶動向,值越小表示散戶拋的越多,當然也是越好。總之,DDX越大越好,小單差越小越好!
BBD:大單和特大單凈流入金額之和
通吃率:可以觀察BBD占成交額的比例,從而觀察主力參與當日行情的力度。
通吃率=((BBD)/成交額)*100
主動率:可以觀察主動買單的動向。主動率=((外盤-內盤)/(內盤+外盤))*100
。注意:這里的內盤和外盤的數據是level2的內外盤數據,和免費的行情數據是不同的。
單數比:單數比=賣出單數/買入單數,當數值>1,則表明賣出單數大于買入單數,當數值<1,則表明賣出單數小于買入單數。
第一步:點擊“策略(頂牛)論壇”的圖標 》,
進入“頂牛論壇”首頁。
第二步:點擊“策略大師(頂牛)論壇”首頁里的“資金流向系統”, :
第三步:進入“策略大師DDE首頁”,然后按照圖二所示,點擊“DDX”排序,“自動更新”和“顯示DDE全部指標”,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觀察“策略大師DDE首頁”里的五大板塊:“DDX漲速前10名”,“
DDX前10名”,“小單差前10名”,“ 單數比前10名”,“
板塊漲幅前10名”里“上鏡率(重復率)”高的股票!如圖三和圖四所示: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策略大師DDE系統”(每45秒更新一次數據,請按“F5”更新)五大板塊里“上鏡率(重復率)”較高的“板塊漲幅前10名”里的“小盤”和“次新股”概念的“浩寧達”(重復3次,小盤,次新股);“桂林三金”(重復2次,小盤,次新股),“ST金果”、“道博股份”和“ST盛潤A”均不屬于熱點板塊“小盤股和次新股”概念,我們不再贅述!
點擊符合條件“小盤和次新股”概念的股票:浩寧達和桂林三金(這兩支股票作為我們自選股) 的“日指標”和“分時指標”!圖五和圖六分別為
“浩寧達”的“日指標”和“分時指標”!
第五步:通過我們常用的股票軟件查看“浩寧達”和“桂林三金”(自選股)的K線圖!如圖七和圖八所示:
股友們,按照上述我所講述的方法“篩選”股票,是不是很簡單,很方便呢!我們不用忙于“注冊網站”,“向他人尋股”和“指標公式參數”之類的方法去“尋找”股海中的“強勢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