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空間醫學用藥之道 ---- 郭志辰一. 自然之空間,露,雨,雪,冰,諸種變化,一'水’字而已。至清則升,至濁則降,升降浮沉,汽化生焉。 天人和一,人體內部,諸種變化,盡在于水,胞內之水,水之濃也,胞外之水,水之清也。清升濁降,人之常態。 二. 人之為病,無非細胞內外水之不均,無非水之盈缺變化,水之變,猶如自然,陰,雨,霧,露。水變部位不 一,疾病不一。水之變,濃則濁,濁則滯,滯則不通,不通則腐,腐之長久,而寒熱生焉。故為醫之道,調水而已。 人,生于胞內,即水中。病危之際,水不動,塞于氣管之中,曰痰,塞于血管之中,曰栓。痰與栓,均水之變也。 水之聚,胞內為瘤,胞外為痞。痞之變化多端,成形者,曰疝;圍于細胞者,為癌,癌者,細胞輻射所不能也。水聚于管道之內,曰栓。栓于心,則為心梗;栓于肺,則為肺梗,栓于動脈,則為動脈血栓;栓于靜脈,則為靜脈血栓。其名不同,一栓字而已,其栓之因,為水之聚也。化栓通之,其病自愈。 水濕下注陰部,則陰部病變,濕流關節,關節病變,滲于皮膚,皮膚病焉。 大災大難燥亦濕,瘟疫流行也同之。燥則盛上頭胸肺,濕則毀下并腸胃。通觀之,水做怪矣。 三. 依此分析病因,譬如,傳統中醫言;腎不納氣,緣于外焦下側空間之濁,空間之濁,乃能量之不通。實為水氣不通。水氣不通,影響肺區能量下降,為膈上病之根源,其象為舌根厚膩,其癥為肺癌,食道癌,癥雖多變,其因皆'水’也。見其病,觀其象,擇白頭翁,桂枝,用之則效,勿以病名為限。 水氣滯于膈上,氣無法升過于膈,其象為舌前厚,其癥為背部緊,呃之生焉。桂枝,生麥芽之屬。 氣聚膈下,諸病生焉,胰,胃,肝及腹下之病。均緣于此。其象為舌中隆起,香附之屬。 治療之道,首通出路,次增其力,其病自愈。 四, 依此理析之,傳統中醫言陰陽,五行,實為流通之道。升降浮沉,水之流通;清升濁降,水之變化;能量撞擊,水氣之運動。修煉之法,曰周天,於為流通之理,人體空間醫學,以氣血之流通為動力,推動公轉運行,撞擊細胞,恢復功能,未離水之運用。 內經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水之變化也,膈上細胞之吞吐,水之精華,膈下次之,臍下更次之,及至直腸膀胱,水之糟粕也。修煉之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還道。道之層級,實為細胞多次吞吐,水氣至精。曰虛、曰空,即為方便之法。至道之層級,功能正常,身強體健,何病之有? 五. 用藥之道在于動,行則移,移則變。 調節公轉,促進能量運行,盈則瀉、虛則補,瀉其有余,補其不足,故運動既是補,又是瀉。 用藥之道,在于開、合、升、降,目的在于物質、能量之運動,在于物質、能量之轉化,以達到物質、能量之更新,即一生二、二生三之理。 |
|
來自: 天祥書齋 > 《人體空間醫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