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烏延壽丹 方劑來源 清。<世補齋醫書》。又稱延壽丹。 組成與用法 制何首烏(黑豆同蒸熟)2160克 豨薟草300克桑椹子300克 黑芝麻300克 金櫻子300克 早蓮草300克 菟絲子300克 杜仲150克 牛膝150克 女貞子150克 桑葉150克金銀藤75克 生地黃75克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服10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補益肝腎,滋養精血。主治肝腎不足,頭暈目花,耳鳴重聽,四肢痠麻,腰膝無力,夜尿頻數,須發早白等。
現代臨床 可用于治療高血壓,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性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須發早白,神經衰弱等病癥。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的早衰之證。方用首鳥、女貞子、桑椹子、黑芝麻等養肝腎、益精髓、壯筋骨、烏須發,菟絲子等補腎助陽以化陰,稀薟草,金銀藤等祛風濕、熱邪,舒筋活絡,全方陰中寓陽,具生發之性,補精血中兼祛邪舒絡,正邪并顧,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頭暈目花,耳鳴、腰膝酸軟、須發早白等。為其辨證要點。 改作湯劑,臨床如見肝腎不足、陰虛陽亢、風陽上擾者,加天麻、鉤藤、牡蠣;精血虛弱、心神不寧者,加酸棗仁、遠志,小便夜間增多者,加芡實、五倍子。 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歷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
(1)《圣濟總錄》延壽丹,由朱砂、鉛粉、鐵粉、白附子、蛇黃、附子、巴豆、生金、生銀、麝香、牛黃、羌活、牛膝、炒蝎尾、生南星組成,功能鎮驚,祛風,化痰;主治中風,諸癇,口眼喁斜,口噤不省者。
(2)《驗方新編>>延壽丹,由白術、青皮、生地黃、厚樸、杜仲、補骨脂、陳皮、川椒、青鹽、巴戟天、茯苓、小茴香、肉蓯蓉、黑豆組成;功能填精補髓,健脾養胃,烏須健身;主治食少體袁,須發早白,耳目失聰,及痔漏瘡毒,婦人赤白帶下,胎動不安。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方可降低實驗性動物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清膽固醇,減輕動脈內膜斑塊的形成和脂質沉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