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偏湯 方劑來源 清.《辨證錄>。 . 組成與用法 白芍15克 川芎30克 郁李仁3克 柴胡3克甘草3克 白芥子9克 香附6克 白芷1。5克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疏風止痛。主治郁氣不宣,又加風邪襲于少陽經,半邊頭風,或痛在右,或痛在左,時輕時重等。 現代臨床 可治療各種血管性頭痛。例如, 偏頭痛 治療24例。病程最短3個月,長的達工。多年。藥后均獲近期緩解。一般都在服藥2—5劑后頭痛減輕,多則7—8劑,達到緩痛、止痛效果。待頭痛消失后,再以川芎、當歸、紅花、白芷、白蒺藜、菊花,鉤藤,珍珠母,煎服,以鞏固療效,預防復發(《新醫藥學雜志>>1976 年第4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風襲絡脈引起的偏頭痛。方用川芎搜風、行瘀、鎮痛,走而不守,性善疏通;佐以白芷等辛竄走頭,協助散邪止痛,柴胡、香附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白芍、甘草甘酸斂陰,可免辛散攻竄之局,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偏頭痛。或如錐刺,或如雞啄,局部搏動等.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便溏者,去郁李仁,伴瘀血者,加丹參、紅花,偏頭痛久不愈者,加炙僵蠶、炙地龍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