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人參湯 方劑來源 漢。《傷寒論》。 組成與用法 生石膏50克 知母18克 甘草6克 粳米15克人參9克 水煎服。 功效與主治 功能清熱瀉火,益氣生津。主治陽明經證氣津兩傷,大熱、大汗、煩渴、脈大無力,以及暑病發熱,津氣兩傷,汗出,口渴等癥.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糖尿病,高熱,也可用于治療尿崩癥等病癥。例如; (1)流行性出血熱 中西醫結合治療1233例中屬氣分證者770 例。結果:平均退熱時間為2.5天,而單純西藥治療組為3.8天;前者休克病人血壓穩定時間需23.4小時,而單純西藥組需37。2小時;單純西藥組的病死率為6.18%,中西醫結合治療為2。05%(《中西醫結合雜志》1984年第1期)。 (2)糖尿病 以本方合黃連阿膠湯為基礎方,治療5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53歲;治療前血糖在8.3,-.,11。1毫摩/升者28例,11.1-16.7毫摩/升者17例,16。7毫摩/升以上者5例。偏于上消者,加百合、烏梅;偏于中消者,重用生石膏,偏于下消者重用山藥。結果:顯效23例,有效21例,無效6例(《河南中醫}1987年第 5期)。本方治療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齡最大者82歲,最小者40歲。經治后全部臨床治愈,療程最長60天,最短28天(噬吉林中醫藥}1983年第1期)。 (3)高熱 本方加山藥、青蒿,治療2例。 1例為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經化療緩解,因炎性外痔出現高熱。結果;服藥工天后,體溫由 40。a下降至37.8。C。另1例為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經化療完全緩解后突然高熱,體溫39.5。C。結果:經治當天體溫下降,2天后恢復正常((黑龍江中醫藥}1984年第5期)。本方治療。患者體溫38.9。O,大渴引飲,煩躁多汗。結果:服藥1劑,熱退至37。2。C;續進1劑,渴止煩除(<四川中醫}1985年第4期)。本方合增液湯,治療出疹性高熱。患者體溫40。0,胸腹部有散在紅斑點,四肢關節痛。結果。藥后體溫下降. 20天左右恢復正常(《西安醫學院學報》1984年第4期)。本方治療小兒夏季熱50例。患者均表現為高熱、多渴、多尿,證屆陽明經熱。結果。均獲滿意療效(《上海中醫藥雜志}1959年第7期)。 (4)尿崩癥 本方加黃連、黃芩、大黃,治療2例。患者尿頻、尿量多,晝夜排尿30余次,24小時進出水量為15000毫升。結果:服藥15劑,多尿多飲均已減半,連服45劑,諸癥基本消失(<新中醫}1984年第8 期)。 應用要點 本方由治療傷寒陽明經證主方白虎湯加人參而成.主 要用于治療陽明經證氣津兩傷之癥。方用白虎湯清熱瀉火,增用人參以益氣生津,復脈固脫,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發熱、煩渴、脈大而無力,為其辨證要點。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方湯劑口服,可使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白鼠的血糖下降50%。而人參含量愈高,降糖作用愈弱。當知母、人參用量比為5:1時降血糖作用尚強,當5:9時作用幾乎消失;如在知母、人參(5:9)中加入石膏時,則又恢復并增強了降糖效能,如再加入甘草。粳米,則作用也有所加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