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血管疾病:按摩心包經勞宮穴、內關穴、間使穴、門穴、曲澤穴、天泉穴。 2、心臟病:心經神門穴、少府穴。 3、心絞痛:右手大拇指點心包經郄門穴(右手五根手指并攏的長度),同時左手掌作順時針旋轉。 4、心跳過速:心跳快在中醫里就是數脈,說白了,就是血已經少極了,使人體不得不用加快流速來維持生命,血越不夠人體的正常工作就不能開展。 首先:要讓血多起來,然后才能一步一步解決問題。現在的孩子年紀輕輕就疾病纏身,自己活得痛苦,家人也痛苦,其實病雖然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終極原因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孩子在小的時候處理風寒的方法不當,不是用中國人傳統的方法解表去風寒,而是西醫的壓制法對抗法, 造成孩子們從小膽汁分泌不足,身體里養分不足,造的血就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強化膽汁分泌,法寶就是去敲膽經,每天兩次,每次兩分鐘。自己沒有力氣就請別人幫你敲,一個月左右就能自己敲了。晚上早點睡。 第二:自己為自己壓心經的極泉穴,把右手的五個手指捏在一起然后伸到左手的胳肢窩正中,用一點力往里頂,是痛的,在自己能承受的力度范圍,一直頂在那里,手酸了休息一會兒,再去做,每天不少于十分鐘,心臟里的積水出去了,睡覺就沒有關系了。要堅持敲膽經與早睡,身體才會有根本改變。 第三:掐按心包經勞宮穴(手心正中,中指彎曲過來處),補養心臟。此穴還可治手心出汗、失眠。點按極泉穴,可使心率保持正常。早博是因為心包有積水,壓昆侖穴,膈俞穴,太沖穴與膻中穴及心包經。 5、心臟供血不足:血色素的及格與否并不能證明人體維持生命所需的血液總量是夠還是不夠,血色素只是代表一滴血里紅血球所占的比例而已,人體健康與否取決與人體總血流量的多少,現在沒有這樣的指標,也沒有檢測的方法,但中醫通過望證是可以了解的,人體總血流量夠的最低標準: 1)血能進腎臟過濾,每天早晨起來的第一次小便一定是黃色的。 2)血液能進肝臟進行清洗,手上的血管不僅看得見,而且顏色是淺綠色的。 3)指甲不僅有月芽,而且有橫向的條紋(這意味著你的免疫系統在工作)。測試法——行軍禮,如上臂靠近腋下的肌肉松弛就是此處氣血供應不足。肝經太沖至行間、心包經勞宮、心經極泉穴、脾經太白、胃經足三里、任脈膻中、督脈厥陰俞和心俞。足底反射區有:腹部神經區、肝區、心臟反射區、腎上腺。臨癥隨意取,如穴位無酸無痛,則不揉此穴。還可轉手腳關節。人體的心跳在70是一般情況,60跳就是血比較夠的人,而80跳則是不夠的人。 6、去“陳血”:沿心包經刮痧。 7、止血:流鼻血、子宮出血、月經過多、崩漏等,按脾經隱白穴。 8、出血、淤血、貧血、血不下行:按脾經血海穴。 9、氣血上逆:癥狀——高血壓、鼻出血、頭目脹痛、哮喘等。腎經涌泉穴,相當于足底療法的腎上腺反射區,最實用的功效是在于此穴能引氣血下行。此穴若只想用按摩法,則有個前提,就是稍用力此穴即痛感明顯者適宜。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顯,或此穴處皮膚無彈性,一按便深陷不起的,不可用按摩法(會使腎氣更為虛弱),可選用敷藥法。 10、血管老化:老化的血管是可以逆轉的。血管老化是因為血里的垃圾推積在血管,是因為人體血液總量不夠時,肝臟不清洗或清洗比例不夠時,血就變得越來越臟.當人體的血液總量回升時,清洗的工作會重新啟動,原來沉淀在血管里的垃圾同樣會被帶到肝進行處理,問題是這時候的檢查指標都不可能符合目前西醫設定的標準。 十四、腰痛的自然療法 1、慢性腰痛(一個月以上),選取小腿肚上的膀胱經飛揚穴,點按5分鐘。氣血淤阻的慢性腰痛,揉腎經復溜穴。 2、急性腰痛(兩周以內),揉外腳背的膀胱經金門穴,此穴穴位較深,按摩時可用食指關節點按較為有力;揉膀胱經委中穴(按摩委中穴通常能減輕30%的疼痛)。這兩個穴位治療的腰痛主要是針對腰脊兩旁肌肉的。 3、急性腰扭傷,揉膽經陽陵泉穴。 4、缺鈣引起腰痛,揉脾經大都穴、公孫穴。 5、三焦經陽池穴,小腸經后溪穴。這兩個穴位對腰痛也有較好的效果。 6、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的起因一定是用力不當,但這件事可以是發生在三,五年前,也可以更遙遠,也就是當初曾經有外傷史,由于時間久了自己也忘了,所以腰椎間盤突出只是舊傷的痕跡,你今天提出這個問題,一定有什么不舒服去求醫,是西醫給你的診斷結果,這和你的不舒服無關,因沒有可供分析的資料,只能推測,你壓一下小腸俞和大腸俞,那一個穴位痛就壓那一條經,那一條經壓通了,你的困擾就沒有了。 十五、淤血和炎癥的自然療法 1、膀胱炎、陰道炎、前列腺炎等,以及因流產留下的后遺癥。揉腎經復溜穴,在太溪穴直上兩厘米處,滋腎陰效果極好,相當于六味地黃丸的功效,治怕熱口干、夜間煩躁難眠。 2、消除諸經在腰部的血瘀積熱,敲帶脈。 3、脾經商丘穴最善消炎。 4、潰瘍傷口不愈:復溜。 十六、中老年病的自然療法 1、中風是中老年常見病。 腦中風:揉大腸經陽溪穴。 中風后舌頭伸縮不自如:揉心經極泉穴、靈道穴、神門穴(泄心經余火),脾經大都穴(接引心經氣血)、太白穴(把肝火之多余能量盡轉于脾經儲存)。 中風后偏癱:不遂是因半身無氣,只要將氣血灌注到無氣一側就可成功。導引灌注法,健側、患側同時治療,使氣血得以重新均衡分配,當患側解決氣血滋養問題,康復就指日可待。 中風偏癱的足內翻:揉腎經照海穴。 中風后半身不遂,手總是蜷縮成拳:點掐手部的八邪穴一分鐘,然后手就能伸開。 2、帕金森癥:揉膽經風池穴。 3、眼花目暗、眼瞼下垂、聽力減退、肩酸背痛、起坐艱難、腳步沉重:揉小腸經養老穴。 4、老年癡呆、手顫、精神障礙:揉心經少海穴、神門穴。 十七、醉酒的自然療法 1、揉胃經足三里、下巨虛和足底小腸的反射區。 2、使勁揉肝經的中封穴、太沖穴。 3、吃生蘿卜、西瓜、蓮藕、梨、藿香正氣膠囊、大山楂丸,這樣可以增強肝的解酒功能。 十八、小兒抽動癥的自然療法 按摩膽經風池穴、陽陵泉穴,三焦經支溝穴,腎經太溪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