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附子湯 . 方劑來源 漢.《金匱要略》。又名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 組成與用法 附子9克 白術12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大棗12枚 水煎服。 . 功效與主治 功能散寒化濕,祛風通絡。主治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各種風濕痹痛等癥。例如。 (1)風濕性關節炎 本方加羌活、獨活,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辨證屬痛痹、著痹者。如惡寒疼痛甚者,可加制川烏、制草烏,伴發熱者,加石膏、知母、忍冬藤。 (2)類風濕性關節炎 本方加當歸、五加皮治療。如體虛者,加黨參、黃芪、熟地;病久入絡者,加紅花、地龍、赤芍;疼痛劇烈者,加威靈仙、蜈蚣、全蝎。 .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風濕痹證。方用辛溫散寒的附子、生姜,配以化濕祛風的白術,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為其辨證要點。。 歷代方書中與本方同名者,尚有《醫學發明》白術附子湯,由白術、附子、蒼術、陳皮、厚樸、半夏、茯苓、澤瀉、豬苓、肉桂、生姜組成5功能健脾化濕,祛寒利水;主治寒中,中滿腹脹,作涎,作清涕,或多溺,足下痛,骨乏力,喜睡,兩丸冷.時隱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