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苓散 , 方劑來源 元.《丹溪心法}。作煎劑,名四苓湯。 組成與用法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術 上藥等分,共為細末。每服6克,空腹調服。如用飲片作湯劑,各薊用量按常規劑量酌定。 功效與主治 功能健脾除濕。主治脾虛濕阻,小便短少,大便溏 泄。 現代臨床 常用于治療腎炎,尿潴留。心源性水腫,濕疹。天皰瘡,瘡瘍流滋,又有用于治療眩暈,視網膜病變等病癥。例如: (1)腎炎水腫 以本方加車前子、木通、茵陳、瞿麥等為基礎方,治療腎炎水腫證屬下焦濕熱者,有一定的療效。腰痛甚、小便混濁者,加黃柏、蒼術、土茯苓、萆蘚;尿血者,加茅根、生地、小薊等(《實用中醫內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心源性水腫 本方加北五加皮、黨參等,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水腫2工例。結果:顯效10例,有效11例;心力衰竭多在3— 9天控制或好轉(<新醫藥學}1974年第8朋)。本方加葶藶子,黨參、麥冬、五味子、車前子。治療25例。結果。顯效12例。好轉n例,無效 1例,死亡1例({河北中醫}1983年第3期)。 (3)眩暈 本方加陳皮、半夏、女貞子、旱蓮草等,治療60例。結果:顯效35例,有效20例,無效5例((中醫雜志}1984年第n期)。. (4)濕疹 本方加蒼術、防風、山梔、黃芩等,治療225例證屬脾虛者。結果;臨床治愈107例,顯效65例,進步38例,無效15例(《中華皮膚科雜志》1966年第1期)。 (5)天疤瘡 以本方加黃連、蒼術。蒲公英、干蟾皮等為基礎方.治療證屬濕熱交阻型,有一定療效(《實用中醫外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6)瘡瘍 本方配合清熱解毒藥。治療熱毒瘡瘍,癥見瘡面流滋。小便不利者,有一定療效(《實用中醫外科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7)視網膜剝離 本方合桃紅四物湯加減,治療50例52眼。肝腎虧損型,赤芍改白芍,加枸杞子、制首烏、桑寄生;脾虛水濕內停型,白術改蒼術,加桂枝、車前子、雞內金、生山楂,氣虛明顯,加黨參、黃芪,痰濕阻絡型,加半夏、陳皮。甘草;熱重者,去半夏,加川貝、黃芩、黃連。結果;痊愈37眼,好轉工3眼,無效2眼。隨訪1年者31例,2年者12例,3 年者2例,除4例老年性白內障形成不能窺清眼底外,余皆良好。網膜復位穩定(《中西醫結合雜志》1988年第11期)。 應用要點 主要用于治療脾虛濕阻,尿少便溏。方用白術健脾以扶正治本,合以二苓、澤瀉利水滲濕,以祛邪治標,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小便短少、大便溏泄,兼有疲乏無力、舌苔白膩,為其辨證要點。 臨床如見疲乏無力較為明顯,加黨參、生苡仁,便溏日久,加山藥,扁豆,兼有寒邪、口淡溲清,加附子、桂枝;濕熱下注、尿少而赤、便溏腥臭、舌苔黃膩,加車前子、滑石,或加黃柏、黃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