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蘇州私家藏書樓尋蹤

     蘇迷 2014-01-16

            

     

        蘇州為歷史文化名城,文脈源遠流長,人才輩出,藏書之風享譽海內外,歷朝繁衍不衰,至明清已蔚然成風,前后計數百家。私家藏書樓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它們在歷史上,往往是當地一顆人文明珠,雖說經過了時代的風雨,如今這些歷劫幸存的私家藏書樓,或者少為人知,或者即將淹沒,但是只要加以重視,略作修葺,那幺,其間所隱含著的歷史文化價值就會凸現無遺。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季羨林老先生說,有一個平凡的真理,他是直到耄耋之年才頓悟:“中國是世界上最喜藏書和讀書的國家”。浙江南潯張靜江故居內,大廳抱柱聯上懸掛著翁同龢題寫的一聯,曰:“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蘇州私家藏書樓傳承了豐富的文化典籍,也傳承了蘇州的歷史文化。因此,它們是吳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是蘇州城市建筑中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蘇州人文面貌和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是吳文化滲透力和輻射力的體現.。對蘇州經濟文化發展具有極高的內在價值。蘇州私家藏書樓的現狀大體有以下三種狀況:

     

    一、樓舍保存完整,現已成為蘇州世界文化遺產和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蘇州的重要文化旅游資源。

     

    臨頓書樓與王獻臣 (一1469——)蘇州拙政園內 

    王獻臣,蘇州人,明藏書家,家富藏書。有書樓名“臨頓書樓”以藏書籍,另建“虞性堂”專為藏書。《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第七卷有宋刻本《押韻釋疑》五卷,有“王獻臣藏書印”、“王氏敬之”朱記。歿后,其子孫不善保管,藏書散佚,少部分流入繆荃孫、孫星衍手中。藏書上印有“吳門王獻臣家藏書印”、“王氏圖書子子孫孫永寶之”等印。

     

    萬卷堂與李鴻裔1831——1885)蘇州網師園內

    李鴻裔,四川中江人,藏書家、詩人,以耳疾為由辭官居于蘇州。因得瞿氏網師園,重加以整修后,用于藏所收之書。擁書數萬卷,蓄三代彝鼎、漢唐以來金石碑版、法書、名畫以自娛。與蘇州藏書家潘祖蔭等名家友善,交誼極深。著有《蘇鄰詩集》等,歿后,葬吳縣善人橋金牛塢,古書名畫一時星散,咸為顧子山、吳清卿、陸存齋等分攜而去,而費屺懷太史所獲尤多。

     

    春在堂與俞樾1821——1907)蘇州曲園內

    俞樾,浙江德清人。咸豐七年罷職寓居蘇州,潛心學術四十余載,主講蘇州紫陽書院等。藏書甚富,著述不倦,有《春在堂前書》近五百卷。藏書處為曲園春在堂,藏書印有“春在老人”、“曲園居士”等。

     

    鰈硯齋與沈秉成1823——1895)蘇州耦園內。

    沈秉成,浙江歸安人,光紹年間辭官落戶蘇州,歸田隱居,購得婁門某氏廢園而修葺之,名曰耦園。耦園的西花園,以凹形藏書樓為主,有織簾老屋書齋。園中有清劉墉手書對聯:“閑中覓伴書為上,身外無求睡最安。”沉氏著有《鰈硯齋書目》四卷,原稿本,《榕湖經舍藏書目錄》二冊,清光緒五年刊本。沈秉成性喜金石字畫,所收藏皆精絕。張之洞、潘祖蔭、李眉生、顧子山、吳云皆時相過從,偶得一古器、一舊刻書籍,摩挲玩弄以為笑樂。

     

    石經堂與文震孟1574——1636)蘇州藝圃

    文震孟,蘇州人,宅在蘇城西寶林寺東,中有世倫堂、藥圃、青瑤嶼,為文震孟讀書處。石經堂為文震孟藏書處。其青少年時就喜歡藏書,故其藏書有達萬卷之多。藏有其父所藏的元刊本《草堂雅集》、《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二十,其父藏元刊《韻府群玉》二十卷,后歸文震孟所藏,故鈐有“文氏震孟”之印。震孟在世時,于明萬歷四十二年用文氏竺塢名刻其所撰《姑蘇名賢小記》二卷。后對昆山歸有光評注的《老莊評注》十二卷加訂正,于天啟四年加以刊刻行世。曾手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一卷,今藏故宮博物院。還手錄曾祖文征明《甫田集》三十六卷。

     

    過云樓與顧文彬1811——1889)蘇州怡園內。

    顧文彬,蘇州人,筑怡園為義莊,藏法書名畫古籍。所著《過云樓書畫記》十卷稿本;《鶴廬畫學》不分卷,稿本;《百衲琴言》七卷,稿本。以上稿本皆藏蘇州圖書館。“過云樓”由顧文彬開始在蘇州建造專為收藏書畫而設的,后便辭去官職,在家潛心于書畫收藏及創作。過云樓的藏品,以文人畫為主,宋元較少,明清較多。顧家與多位文人藝術家如吳大征、吳昌碩等多是好朋友,因此藏品講究真、精、細,晚年精選所藏書畫二百五十余件,編纂成《過云樓畫記》十卷。

     

    二、樓舍部分保存還好,但已改作宅用

     

    二百蘭亭齋與吳云1811——1883)蘇州聽楓園內,現為蘇州國畫院所用。

    吳云,浙江歸安人,光緒間官蘇州知府,著名藏書家、金石學家。性喜金石、法書、名畫、漢印、晉磚、宋元書籍。藏書處以其所藏王羲之《蘭亭序》禊貼多至二百種而稱其齋;又有二壘軒,以其得齊侯壘二,遂名其齋。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韻補》五卷,明嘉靖間刻本,卷內有“二百蘭亭齋鑒藏、”“吳云平齋”等印記。北京圖書館藏《皇明肅皇外史》殘存三十九卷,十冊,抄本,卷內有“吳平齋讀書記”等印記。今蘇州圖書館藏有吳云稿本多種。著有《二壘軒所藏經籍》一冊、《古銅印存》、《焦山志》等。

     

    朱祖謀1882——1917  鶴園內,現為蘇州海外聯誼會所用

    朱祖謀,浙江歸安人,光緒八年舉人,藏書家,詞人。著有《疆村遺文》一卷、《夢蕉詞》不分卷、《滄海遺音集》十二卷,匯刻為《疆村遺書》行世。朱氏好收清初、遠近代諸家詞集,所輯《宋元明百六十三家詞》,取善本堪校,最完善。又輯《湖州詞征》二十四卷、《國朝湖州詞征》若干卷。民國六年校刻《唐五代宋金元詞總集》四種、別集百六十八種,名曰《疆村叢書》。

     

    章太炎1869——1936)蘇州體育場路8號章園,現為蘇州老干部局所用。

    章太炎,浙江余姚人,光緒二十三年參加同盟會,一九二四年在蘇州創設章氏國學講習會。《續補藏書記事詩》曰:“楹書百余篋,多古本”。著有《章氏叢書》及續編、三編,《學術論著手跡選》、《章炳麟論學集》等。

     

    寫禮庼與王頌蔚1848——1895)十全街249號,現成為南園賓館高級客房

    王頌蔚,蘇州人,明王鏊十三世孫,弱冠適逢馮桂芬主修蘇州府志,聘任纂藝文、古跡諸門。擅版本目錄學和金石考證,曾為常熟瞿氏校定《鐵琴銅劍樓書目》,嘗于方略館廢紙堆中發現殿版初印《明史》殘本,書眉有黃簽,審為干隆朝擬撰考證未竟之本。因遂多方搜求,逐條厘定,芟煩擷要,成《明史考證捃逸》四十二卷,后經吳興劉氏嘉業堂為之校刊印行。

     

    琳瑯密室與胡珽1822——1861)蘇州定慧寺巷  吳作人紀念館原址

    胡珽,安徽休寧人,喜藏書,所購多宋元舊本不吝值,或更手自善錄,積至千百卷。能秉父志,收藏刊刻,頗有功于古籍整理及保存,輯著《琳瑯密室叢書》四集三十多種,世甚珍重。其書底本多為宋元本、影抄本、舊抄本,或為其父舊藏。每集總目悉附解題,書名之下有題識。胡氏遭亂而歿,劫遺之書,斥賣幾盡。

     

    愙齋與吳大征1835——1902)蘇州鳳凰街161          現為雙塔幼兒園及民居

    吳大征,蘇州人,少從陳碩文學篆書,兼長丹青,其字畫得者珍若拱璧。藏書頗豐。著有《愙齋詩詩文集》若干卷、《權衡度量考》一卷、《愙齋集古錄》十三卷等。吳大征歿后,以侄孫翼燕為嗣,所藏圖書盡歸其承襲。

     

    滂喜齋與潘祖蔭1830——1890)蘇州南石子街  現為蘇州被單廠及附屬旅館

    潘祖蔭,蘇州人,著名藏書家,家富圖籍,尤喜校仇之學,留心金石文字,圖書金石之富,甲于吳下。所藏宋元槧本及抄本十分富有,曾請學者葉昌熾協助他編校所藏書籍。“滂喜齋”中金石圖書充棟。葉昌熾因而盡窺他家所藏秘籍。他每讀一書,則錄成題解,成《滂喜齋讀書記》二卷。光緒年間,與江標等人先后刻有《士禮居藏書題跋記》,敘古書源流較詳細,輯有《滂喜齋叢書》等四函五十余種,匯輯清代人經學、金石、筆記等著作。咸豐十年,其書曾一度毀于火,后所存者燼余耳。

     

    嘉壽堂與王鏊1450——1524)學士街209號,現為第十八中學

    王鏊,蘇州東山人,至今其居處仍稱王巷。王鏊一生喜歡收藏和閱讀圖書,家藏宋版《史記》,其子延喆于嘉靖四年翻刻之。家藏珍本頗多,其中所藏《玉臺新詠》一書,“密行細字,清朗照人”頗為當時藏書家推崇。所藏明刻《六子全書》有吳趨橢園印。所藏《思陵草書》一卷有“王濟之圖書”及“三槐堂”印。王鏊博學,有才識,著作頗多,《震澤集》三十六卷為其代表作。匯集了他多年治學成果。此外,王鏊編纂《姑蘇志》六十卷,在當時也很有影響。

     

    西圃與潘遵祈1808——1892)蘇州白塔西路13號,現為吳縣人武部

    潘遵祈,蘇州吳縣人,世璜長子。其祖父卒時,析產,將三松堂藏書分藏于遵祈及其弟希甫各數萬卷。遵祈嘗自云:“余愛蓄古書畫,綿贉縹囊,必什襲精整,惟宜人是誼。余家藏楹書數十架,迨避亂申浦,書籍蕩然,余借書讀之。余雖力不能收書,猶勉為購一二善本,見前人手批書輒手錄一過于副冊,未嘗始作中止。”其藏書在民國年間大半經后人售出,所余數十篋,存光福鎮之香雪草堂,一九二四年亦散之流落吳市。

     

    三、有相當一部份原蘇州私家藏書樓,現已演變成普通民居。

     

    藝云書舍與汪士鐘1819——1822——)蘇州山塘街殳家墻門          

    汪士鐘,蘇州人,著名藏書家。因家資雄厚,以高價收書,不數年,藏書曰富,阮元曾聯云“萬卷圖書皆善本,一樓金石是精摹”。嘉慶時,江南四大藏書家的圖籍,后來均歸于他門下,藝云書舍的藏書為當時海內之首。其曾摹刻宋本《孝經義疏》、《禮單義疏》、《劉氏詩說》、《郡齋讀書記》諸書,校仇精審,舉世珍若球璧。對于汪氏藏書的遺散,李盛鐸云:“汪氏之書楊致堂所收而外,豐順丁氏從上海郁氏搜羅而去者有之;歸安陸存齋購得者有之;常熟瞿氏收藏者有之;余亦散布海內,殆未毀于兵燹也。”

     

    懷幸齋與許厚基(~1937——)蘇州高師巷2

    許厚基,浙江湖州人,寓于蘇州,耗資十七八萬元,購宋、元、明、清善本。及天一閣書散出,其購得若干明本方志,為難得之佳品,所藏圖書極精,有天一閣藍格抄本《 皇外史》四十六卷、天一閣舊藏明正德本《襄陽府志》、明趙綺美手抄《西洋朝貢典錄》、天一閣抄本蘇東坡《仇池筆記》等。據云,書散時,曾編有一《書目》,內錄宋元明刻一百四十九種,明抄十六種,清抄八十三種,大多為范氏天一閣物。

     

    曲石精與李根源1879——1965)蘇州十全街111號。

    李根源,云南騰沖普坪村人。一九二三年居蘇州十全街十四年。早年即留心鄉邦文獻,嗜好金石。從政之余,惟以收羅古籍珍本金石碑文為樂。在蘇州時,踏遍蘇州郊區各山,艱苦訪問收集,足跡遍布于黃山、鄧尉山等一百余處墓葬和寺廟,僅在東、西山即發現三百余種碑刻,多為史志所闕。先后編著刻印過《滇南五名臣遺集》、《曼殊遺墨》等著述四十余種。一九五○年九月,將家藏圖書數萬冊,唐墓志九十三方等捐贈蘇州文管會。

     

    海粟樓與王謇1888——1969)蘇州顏家巷16號。

    王謇,蘇州人,世居顏家巷,嗜書成癖,曾賣田買書,尤重鄉邦文獻,搜訪不遺余力。罕秘之本有《天平志》、《姑蘇名賢后記》、明正德原刻本《姑蘇志》。所藏鄉邦文獻達數百種,著有《澥粟樓書目》稿本,未刊。《吳縣·藝文志》錄蘇州鄉賢遺著目八千一百余種。其藏書解放后陸續散出,“文革”前仍有數以萬計卷。“文革”中遭劫毀失甚多。發還后仍儲滬寓。

     

    群碧樓與鄧邦述1868——1939)蘇州侍其巷38號。

    鄧邦述,南京人,光緒十年起寓居蘇州,著名藏書家、文學家,收藏有宋本《群玉詩集》、《碧云集》兩種唐人集子,以上面有文征明、徐干學等人的藏書印記而難得,遂名其書樓為“群碧樓”。其藏書甚精,頗多宋元古本、舊抄本。至宣統三年,其宋本已達八百余卷,元本二千七百余卷,明本萬余卷,抄本五千余卷。所藏之尤者為宋刻唐朝三李之書。著有《群碧樓詩抄》、《漚夢詞》、《六一消夏詞》。鄧氏歿后,其家人由葉景葵作介,一九四○年以四萬元售于蘇州集寶齋和北京景文閣、東萊閣、文殿閣及上海孫伯淵諸家,大部皆刻抄校本,其中最名著者有穴研齋抄本六種及汲古閣影宋抄本《南宋六十家集》。這些書大都為文獻保存同志會所購,歸于中央圖書館。

     

    百嘉室與吳梅1884——1939)蘇州浦林巷35號。

    吳梅,蘇州人。出身寒素之家,初時無意于藏書之道,在愛好收藏的友人熏陶下,他開始從清代普通刻本入手,間至干嘉校訂諸本,以至于前代的善本,都在他收藏之列。尤其在北大執教的幾年里,所得圖書二萬余冊全部運回蘇州老家。吳梅南北搜羅二十余年,日積月累,藏書總量達四萬余冊,這其中又以戲曲為主。人稱藏曲之精富,海內無雙。百嘉室是吳梅在蘇州浦林巷舊居的書樓名。他曾發愿要搜羅到一百部明代嘉靖刻本,只是未能如愿。王謇所見吳梅手寫《百嘉室藏書目》有元、明、清曲目一百二十九種,四百七十六部。他所藏書籍,除少部分毀壞散失外,大部分由其子捐獻給了北京圖書館。

     

    三松堂與潘奕雋1740——1830)馬醫科38、號。

    潘奕雋,蘇州人,年四十九引疾歸里,優游林泉,以藏書、詠詩為樂。道光九年重預瓊林宴,為一時之榮。有《三松堂詩文集》三十卷、《自訂年譜》一卷等。

    蘇州潘氏為藏書世家,前后十數人,實自奕雋始。奕雋博覽載籍,好學深思。藏篋至富,曾與士禮居主人結廬訪書,雖無百宋之珍,而精抄名校,所獲亦多。與黃丕烈為密友,常至士禮居觀書,二人往還詠詩不少。潘世璜《須靜齋云煙過眼錄》、《蕘識》均有二人“極友朋之樂”的記載。潘奕雋“三松堂”中,有贈黃丕烈之《移居擔書圖》、《移居藏書圖》、《題祭書圖》等詩。奕雋所藏書中,有百種以上是經黃丕烈校跋過的。有《三松堂書目》,潘季孺于燼余中檢出,后歸潘承弼所藏。先生所撰《著硯樓書籍題跋》有是目之跋文。

     

    萬宜樓與汪鳴鑾1839——1907)蘇州王冼馬巷262830號,

    汪鳴鑾,安徽休寧人,寓居蘇州閶門。光緒三十二年七月初四,王頌蔚、葉昌熾等人曾登其藏書之所萬宜樓,“上下三楹,樓上四面列置書櫝,中空以通天氣,欄干繞之,又用鹿盧以便取攜,建霞之意匠也。”葉昌熾又見其所藏前蜀王鍇手書《妙法蓮華經》殘字本、元本《近思錄》。張元濟《涵芬樓燼余書錄》子部有其宋本《近思錄集解》八冊。葉昌熾《祭汪郎亭師文》云:“導登書樓,周覽圖史,宋元舊槧,士禮藝蕓,相視莫逆,鎮庫之珍。”

    有《萬宜樓善本書目》一冊,有宋本十三種,元本十二種,抄本百五十八種,批稿本六十七種,皆為善本,其書于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因“廳事失火,焚去藏書數十篋。”

     

    寶鐵齋與韓崇1800——1852)大儒巷迎曉里。

    韓崇,蘇州人,富于藏弆,寶鐵齋中金石圖書充牣,所藏有經顧廣圻、黃丕烈于己未(嘉慶四年)十一月所跋之明刻本《前漢記》、《后漢記》各三十卷。韓氏于咸豐二年十月二十七日題識云:“余生于己未十二月,得此有夙緣也。”此書后為葉啟勛所得。

     

    參考文獻:

    1.           徐良雄主編:《中國藏書文化研究》  寧波:寧波出版社   2003.12

    2.           鄭偉章  著:《文獻家通考》        北京:中華書局     1999.6

    3.           范鳳書  著:《中國私家藏書史》    鄭州:大家出版社   2001.7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圖書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色一综合色88|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 A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男女动态无遮挡动态图| 超碰人人超碰人人|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亚洲国产福利成人一区二区|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入口|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喷水| 91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亚洲男女羞羞无遮挡久久丫|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动漫|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久久 |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 白嫩少妇无套内谢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免费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日韩丝袜欧美人妻制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字|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久久月本道色综合久久| 无码高潮爽到爆的喷水视频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潘金链| 中国女人高潮hd|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青青网 | 日韩人妻一区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影院视频|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旡码欧美大片| 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99| 宝贝腿开大点我添添公视频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