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皆出自一位真人,甚是敬仰。 -----------------------------------------------------------------------------------
有第一等仙人,形神俱妙,超脫三界,不受約束。而進入天門的修士,受制于“天”的法則。德行高深真善人,死后得成鬼神。受制于“世”.貪欲的惡人,死后無意識形態(tài),我稱他們?yōu)樾谢辍I迫诵牟蝗胄埃霉砩褡o佑。念頭剛正,可驅邪.因果報應,輪回往復,雖仙人,不助“惡人”得福。只勸“惡人”悔改“為善”!
無相無我,動靜之間。兩儀因果,四象凈土。 女子十月懷胎,嬰兒在其腹內無呼吸而不死,其有玄機。大定轉為內息,口鼻便無用處。內息養(yǎng)神,陽神得氣而活,使之獨存。陽神獨存,肉身便是累贅。 嬰兒系帶與母連,得其母精元供養(yǎng),內息之法同此。 不因錯而氣,不因對而喜,卻非死人。 未頓悟而強舍,豈不多了心魔。行善積德,戾氣減,不為惡,私欲減,此近無分別心。無分別心,眾生皆苦,生大慈悲心。慈悲而無欲,無欲無爭無煩惱 我時常不食不喝枯坐,起初餓意難耐,難以平靜。凝固身心不使動搖,餓意稍減,不動也可耐住。如此三年,一日復兩日,至今枯坐五日。近時,枯坐結束而飲食時,有一暖流由兩腎而起,胃有嘔意,或為厭食。凝固神氣,壓住嘔意,暖流便甚。此忽有一感,五谷養(yǎng)人血氣,卻不精純,將其腐毒煉化,只取其精元。那時,鄉(xiāng)鄰問我,你白發(fā)何以減少?我答自己變黑,鄉(xiāng)鄰未在意。今時,鄉(xiāng)鄰又問:你起色為何如此紅潤,白發(fā)又減少,是否吃了何種補藥?我答,食得五谷。 身是神巢,你這個歸巢,意為歸神,凝神 神歸神明,神明目明。神失神昏,神昏目濁,雙目無神。 我講你們要聽,我與紅塵漸遠,待塵事圓滿,我便歸隱。 莫分別,有了分別,便失了金丹。你有良田,他有,我有,無分別。你成,他成,我成,皆相同。尋丹源,返本歸元是源泉。 神和氣,交予中央戊己中正處,返先天,成金丹。 你以丹經代喻講,我將代喻講明,以免錯悟。金童配玉女,講的何物?是為神氣兩者,視為陰陽兩者。三家相見結嬰兒。這個三家,陰陽(神氣)兩者,中和之處(玄關)為三者。渾圓渾圓,結成,結成,不分不分。要明。明后而修,其中火候為要。 這個交,如何交,這個結如何結?其中火候如何把握?筑基而知火候,知火候而知相交之法。 有修士,枯禪打坐,修煉元神,而身之載體衰朽,故未修得陽神獨存,需進食以養(yǎng)身體,進修陽神。 不縱欲,不為惡,不為名利,不與人爭,平和清凈。 剎那的頓悟,或百世修行,或一生苦修,方有剎那的醒悟 深有感悟,雜欲亂心,靜心凝氣,復歸先天。 神正氣隨,神清氣順,御氣而行,病則不生。溫養(yǎng)片刻,徐徐而和,渾圓渾圓,金丹閃現(xiàn)。金丹現(xiàn),陽火生,生陽火粹心魔。 若無對雜欲有深刻感悟,難以入定。若不入定,神則不正,神若不正,氣何隨之。 覺悟了,就扔掉 機緣很多,不過眼看到了,心看不到。善根性慈悲事,一句無欲,便看到了大道。 不識字,不明文理。未嘗人生五味,難明鏡花水月。人之一生,多有苦難,歡樂事少。若身正行端,一生坦蕩,無愧天地,浩然正氣便存于一心,雖未悟道,卻以成道。 財帛名利,奢華一生,庸庸碌碌,終不過一死爾。年少不知,老朽緬之。 有一種人,將自身位置,架到高處,藐視眾生,嗤笑哈哈。此不懂謙卑,不聽人言。以己之理為眾生理,以己之法為眾生法。可嘆可嘆,不得善緣,不明道理。處眾人之所惡,近乎道。大道不分別,佛無分別,何況人乎?莫笑眾生,莫分彼我。 逆與佛講回頭相通。人之初,性本善,后有七情六欲,“逆成仙”是講返本歸元 要明!或儒,或佛,或道,或他至真之法,總不離大道祖宗,所謂“萬法歸宗”是其道理 不用懷疑,我不妄語,仙人有,有仙人。古時金丹有成的仙師,現(xiàn)在還有健在。 血氣強弱輪轉,陰陽互換。處于中處調和無端 入靜入定后,五感便變得敏銳,看人情感變化便明人所想,可視為“讀心術”。感于內,體內氣血變化亦能把握。 諸位要知,結丹之前,需在人世修。感悟人生五味,看破七情六欲,心無所念,入靜入定。到此方筑基,之后修煉神氣,結成金丹。金丹之后方可避世潛修,成就仙道。 名利到頭終是空,何人得見錢財買長生。葷腥腐臭蛆蟲生,一口濁氣惹病生。 我在這里傳法,直講玄機,因此有所感悟者不在少數(shù),卻只有2人前來詢問道法。何苦怨無機緣,皆是造化使然。 有仙人時常云游,或在都市,或在鄉(xiāng)村。望諸位多加留意。雖說難以識得,卻不想讓諸位錯失,提醒諸位一句,也算盡了善心。 這個嘗人間五味,悟得鏡花水月,便可靜中行走,動中取靜,到了這時方算入門 入門之后,收氣降神,神氣相合,煉筑真金一塊,方算筑基 真金煉筑百日圓滿,神氣也就圓滿不分,到了此時,便有陽神閃現(xiàn),似存若無,又與神識不同 你們先不要去修那些行氣的功夫,這個氣的造化,等你們結丹之后再學 這個丹經主旨,深思熟慮你便會看到,煉心回靜,定為火候。入門在于“靜定”兩字。氣感非真氣,你若亂行,便要傷身 這個丹經諸多隱喻,極易會錯其意。若有達者直講玄機,便容易理解 離實指后天火氣,而這個坎實指神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