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名牌大學畢業生,五年前,被某縣政府辦公室聘為縣長秘書。幾年來,兒子跟著縣長風里來,雨里去,幾乎跑遍了全縣所有的鄉鎮,為全縣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好事。
可不知為什么就是得不到提攜。比他晚進去一年多的另一名普通大學生都提升為辦公室副主任了。對此,他毫不以為然,可他退了休的父親卻沉不住氣了。
有天吃完晚飯,兒子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父親走過去坐到他身邊關心地說:“孩子,你是中大研究生,工作也近五年了,而且年年都是先進工作者,怎么就提不起來呢!
你瞧人家小王,學府不如你高,文憑不如你硬,榮譽不如你多,工齡不如你長,可人家都當上副主任了!而你卻還是個小秘書!”
“爸,您怎么能這樣比呢?人比人,氣死人!只要我工作不比他差,只要我問心無愧就行了。”
“你真是太象我年輕時的性格了!老實有余,靈活不足!那時我只知道將領導交辦的工作做到最好,讓他滿意就行了,跟本就不懂得去討好領導。結果直到退休也沒爭得一官半職。這個教訓太深刻了!”
“我不明白,難道把領導交辦的工作做得完美無暇,無可挑剔,領導還能有意見嗎?”
“孩子,你還太嫩,領導沒意見并不等于領導高興、開心。你既然不能讓領導高興、開心,你工作做的再好管屁用呀!誰不知道:‘領導一開心,點石能成金’啊!”
“那您說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領導高興、開心呢?”
“你要是個漂亮女孩就用不著我教了。可你卻偏偏不是!那就只好委曲你做‘摸托吹’干部了!”
“做‘摸托吹’干部?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那我就教你吧!所謂‘摸托吹’干部,是指對領導要一摸,二托,三吹:摸,是摸清領導的脾氣、性格、愛好;托,是托領導的大腿;吹,是吹捧領導,投其所好。”
“爸,您這不是教我學壞嗎?可您的為人卻不是這樣啊!”
“正是因為我太正直了,不懂得做‘摸托吹’干部,所以得不到提拔、重用!我不想在你這一代繼續埋沒、浪費人才!
退休這些年,我反復在琢磨一個問題:‘為什么有真才實料的人總是得不到提拔、重用,而那些缺德少才的人反而官運享通?這是因為后者抓住了領導的心。’要不,就不會有這么多的貪官污吏了!”
“率我直言,您說的這些我不但做不到,而且很反感!作為一個正直的人是無法接受、容忍這種行徑的!”
“這么說,你很難得到領導的賞識,更不用說提拔重用了!要知道,現在用人不象革命、戰爭年代和解放初期,誰的功勞、戰績顯著,誰是英雄模范,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論功行賞,量才施用。
可現在,都是聽上司的,上司怎么說,下屬怎么干。干好了,功勞歸上司,干差了,責任在下屬。所以提拔干部全憑領導的印象,尤其是一哥的拍板定論。‘一哥說你行,不行也行;一哥說你不行,行也不行。’
有兩段民謠說得好:‘一哥說了算,二哥看著辦,三哥團團轉,四哥只管干’;‘一哥是絕對真理,二哥是相對真理,三哥是有些道理,四哥是豈有此理。’
這就充分說明,誰能看透、并能抓住一哥的心,誰就是官場的幸運兒。而在今天要抓住一哥的心,光憑老實、聽話、能干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具有能讓領導高興、開心的能耐和本事。”
“我可沒有這樣的能耐和本事!”
“沒有可以學嘛!”
“我壓根就不想學這些能耐和本事,因為我的人格和尊嚴不允許我這樣做!再說,這也是您一貫教我的做人原則。”
“此一時非彼一時啊!正是因為我信守了這一原則,所以才‘無職無位,才智浪費。醒悟恨晚,終生后悔。’我不想你再步我的后塵!”
“可我覺得您挺好的呀!”
“好什么呀,好!你這是在安慰我。瞧那些跟我一起退休的人,論聰明才智我決不比他們遜色,可他們都是拿處級、廳級退休金,而我才是個主任科員,‘拿錢比人少,住房比人小,人家專車送,我騎單車跑。’
哪里還談得上什么人格和尊嚴啊? 今天這世道,有權、有錢才受人尊重、奉承、追捧。所以我根據幾十年來的所見所聞,終于得出一個讓人深思的結論:要想領導提拔重用,與其讓領導放心還不如讓領導開心。
也就是說,跟領導干一百件好事,不如同領導干一件‘壞事’。有段民謠說得好:‘要想提拔快,跟主一起壞。把柄握在手,共榮可期待。’你是有文化的人,該知道怎么做了吧……”(文/陳緒生)
|
|
來自: xiaoaojianghu > 《人生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