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心 遭受別人批評時,先問自心是否無愧?無愧則心安。 若有人扯后腿,要心存感恩。沒有人「扯」,就練不出腿勁。 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積極投入人間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心靈不被環境所轉,能勇敢突破萬難,難行能行。 做到別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別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這才是「藉事練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腳只是一個人不便,要是有雙腳卻不走正,那不知會害了多少人?毀了多少家庭? 歡喜心 人在平安的時候,很容易迷失自己。偶爾有小挫折或坎坷,反而能喚醒良知、長養善根,這何嘗不也是福? 怎樣才能消業、消災?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 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解厄。 人在健康時,應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為自己鋪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則一旦病障現前,身心不得自在時,子媳再孝順也只能盡人事。 過去宿業所帶來的業障,如能以歡喜心去接受,就可以重業輕受。 寬涼和樂 極少有人會想到:今日平安健康,明日是否還能行動自如?今日財勢順利,明日有無不測?
人常處于「悔不當初……」的懊惱中,想做卻力不從心,后悔又已太遲!此時不僅罪業層層疊疊,甚至到了臨終仍惶惶不知所歸? 面對業力不要埋怨,要用寬諒和樂的心來代替埋怨。 做任何事,不要受一點小挫折即意志盡失。 佛云:「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只要大家提起佛弟子的勇勐信心,該來的業障都能歡喜接受,則能隨緣消舊業。業報受盡,業障亦會隨時間而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