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呂氏春秋》中的吳國史料

       蘇迷 2014-01-23

      《呂氏春秋》簡介

       

      《呂氏春秋》是戰(zhàn)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撰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此書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萬字。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tǒng)一六國前夜。

       《呂氏春秋》共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志》等將其列入雜家。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并非沒有系統(tǒng),編著上并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并非沒有體系。正如該書《用眾》篇所說: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干,融合各家學說。據呂不韋說,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fā),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tài)度,并一視同仁的。因為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三者皆私沒精,則智無由公。智不公,則福日衰,災日隆。(《呂氏春秋·序意》)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共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來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征大圜的天,所以,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討論養(yǎng)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現在63篇,顯然脫去一篇。內容從開天辟地說起,一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共36篇,雜論各家學說。

          《呂氏春秋》保存著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學說,還記載了不少古史舊聞、古人遺語、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學知識,其中不少內容是其他書中所沒有的。

        在過去,《呂氏春秋》深得人們的好評。司馬遷稱它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在《報任安書》中,甚至把它與《周易》、《春秋》、《國語》、《離騷》等相提并論。東漢高誘在給它作注時說它大出諸子之右

             《呂氏春秋》中的吳國史料

       

       

      仲秋紀第八

      簡選

      吳闔廬選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陳,與荊戰(zhàn),五戰(zhàn)五勝,遂有郢。東征至于庳廬,西伐至於巴、蜀,北迫齊、晉,令行中國。

       

      譯文

      吳壬闔廬選拔力士五百人,善跑的士兵三千人作為軍隊的前鋒,跟楚國交戰(zhàn),五戰(zhàn)五勝,接著占領了楚國的國都郢。吳王闔廬率軍向東征伐一直打到庳廬,向西征伐一直打封巴,蜀,向北逼近齊國、晉國,號令在中原華夏各諸侯國榜行無阻。

       

      季秋紀第九

      順民

      越王苦會稽之恥,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於吳。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三年苦身勞力,焦唇干肺,內親群臣,下養(yǎng)百姓,以來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與民同之。身親耕而食,妻親織而衣。味禁珍,衣禁襲,色禁二。時出行路,從車載食,以視孤寡老弱之漬病、困窮、顏色愁悴、不贍者,必身自食之。於是屬諸大夫而告之曰:愿一與吳徼天下之衷。今吳、越之國相與俱殘,士大夫履肝肺,同日而死,孤與吳王接頸交臂而僨,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內量吾國不足以傷吳,外事之諸侯不能害之,則孤將棄國家,釋群臣,服劍臂刃,變容貌,易姓名,執(zhí)箕帚而臣事之,以與吳王爭一旦之死。孤雖知要領不屬,首足異處,四枝布裂,為天下戮,孤之志必將出焉!於是異日果與吳戰(zhàn)於五湖,吳師大敗,遂大圍王宮,城門不守,禽夫差,戮吳相,殘吳二年而霸。此先順民心也。

       

      譯文

      王深為會稽之恥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和吳國拼死一戰(zhàn)。于是他身不安于枕席,口不嘗食美味,眼不看美色,耳不聽音樂。三年的時間,苦心勞力,唇干肺傷,對內愛撫群臣,對下教養(yǎng)百姓,以便使他們一心歸順自己。有甜美的食物,如不夠分,自己不敢獨自吃,有酒把它倒入江中,與人民共飲。靠自己親身耕種吃飯,靠妻子親手紡織穿衣。飲食不求珍奇,衣服不穿兩層,禁用二色為飾。他還時常出外巡視,隨從車輛載著食物,去探望孤寡老弱中生病的、困厄的、面色憂愁憔悴的,飲食不足的人,一定親自給他們食物吃。然后,他召集諸大夫,向他們宣告說:我愿與吳國一次求得上天裁正。讓吳,越兩國彼此一道毀滅,士大夫踏肝踐肺同日戰(zhàn)死,我跟吳王頸臂相交肉搏而亡,這是我最大的礫望。如果這些辦不到,從國內考慮估量我們的國力不足以損傷吳國,從國外考慮結盟的諸侯也不能毀滅它,那么,我將拋棄國家,離開群臣,身帶佩劍,手執(zhí)利刃,改變容貌,更換姓名,充當仆役,執(zhí)箕帚侍奉吳王,以便跟吳王決死于一旦之間。我雖然知道這樣做會遭致腰斷頸絕,頭腳異處,四肢分裂,被天下人所差辱,但是我的志向一定要付諸實施。后來越國終干與吳國在五湖決戰(zhàn),吳國軍隊大敗,緊接著越國軍隊包圍了吳王的王官,攻下城門,活捉了夫差,殺死了吳相。滅掉吳國之后二年越國稱霸諸侯。這都是先順依民心的結果啊。

       

      孟冬紀第十

      異寶

      五員亡,荊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鄭曰:蓋是國也,地險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與舉。去鄭而之許,見許公而問所之。許公不應,東南向而唾。五員載拜受賜,曰:知所之矣。因如吳。過於荊,至江上,欲涉,見一丈人,刺小船,方將漁,從而請焉。丈人度之,絕江。問其名族,則不肯告,解其劍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劍也,愿獻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荊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zhí)圭,祿萬檐,金千鎰。昔者子胥過,吾猶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劍為乎?五員過於吳,使人求之江上,則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

       

      譯文

      伍員逃亡,楚國緊急迫捕他。他從事登上太行山,遙望鄭國說:這個國家,地勢險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君是個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謀舉犬事。伍員離開鄭國,到了許國,拜見許公并詢問自己宜去的國家。許公不回答,向東南方吐了一口唾沫。伍員再拜接受賜教說;我知遭該去的國家了。于是往吳國進發(fā)。路過楚國,到了長江岸邊,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撐著小船,正要打魚,于是走過去請求老人送他過江。老人把他送過江去。伍員問老人的姓名,老人卻不肯告訴。他解下自己的寶劍送給老人,說:這是價值千金的寶劍,我愿意把它奉獻給您。老人不肯接受,說;按照楚國的法令,捉到伍員的,授予執(zhí)圭爵位,享受萬石俸祿,賜給黃金千鎰。從前伍子胥從這里經過,我尚且不捉他去領賞,如爭我接受你的價值千金的寶劍做什么呢?”伍員到了吳國,派人到江邊去尋找老人,卻無法找到了。伍員每次吃飯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說;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極點了,養(yǎng)育萬物多到極點了,天地何所不為?卻毫無所求。人世間,做了有利于別人的事,卻毫無所求,名字無法得知,身影無法得見,達到達種境界的恐怕只有江邊的老人吧!

       

      仲冬紀第十一

      忠廉

      吳王欲殺王子慶忌而莫之能殺,吳王患之。要離曰:臣能之。吳王曰:汝惡能乎?吾嘗以六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滿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劍則不能舉臂,上車則不能登軾,汝惡能?要離曰:士患不勇耳,奚患於不能?王誠能助,臣請必能。吳王曰:諾。明旦加要離罪焉,摯執(zhí)妻子,焚之而揚其灰。要離走,往見王子慶忌於衛(wèi)。王子慶忌喜曰:吳王之無道也,子之所見也,諸侯之所知也。今子得免而去之,亦善矣。要離與王子慶忌居有間,謂王子慶忌曰:吳之無道也愈甚,請與王子往奪之國。王子慶忌曰:善。乃與要離俱涉於江。中江,拔劍以刺王子慶忌。王子慶忌捽之,投之於江,浮則又取而投之,如此者三。其卒曰:汝天下之國士也,幸汝以成而名。要離得不死,歸於吳。吳王大說,請與分國。要離曰:不可。臣請必死!吳王止之,要離曰:夫殺妻子,焚之而揚其灰,以便事也,臣以為不仁。夫為故主殺新主,臣以為不義。夫捽而浮乎江,三入三出,特王子慶忌為之賜而不殺耳,臣已為辱矣。夫不仁不義,又且已辱,不可以生。吳王不能止,果伏劍而死。要離可謂不為賞動矣,故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廉,故不以貴富而忘其辱。

       

      譯文

      吳王想要殺掉王子慶忌,但是沒有誰能殺死他,吳王很憂慮這件事。要離說;我能夠殺死王子慶忌。吳壬說:你怎么能行呢?我曾經乘六匹馬駕的車追趕他,一直追到江邊,卻趕不上他,用箭射他,他左右手各接了滿把的箭,卻射不中他。而今你拔劍在手卻舉不起手臂,登上車子卻無法憑倚車軾,你怎么能行?”要離說:士只擔憂自己不夠勇敢罷了,哪里用得著擔憂事情做不成?大王假如能夠相助,我一定能夠成功。吳王說;好吧。第二天,吳王假裝將要離治罪,拘捕了要離的妻子和孩子,處死了他們,并燒了尸體,揚散了骨獲。要離逃跑了,跑到衛(wèi)國去見王子慶忌。王子慶忌高興地說:吳王暴虐無道是你親眼所見,是諸侯所共知的。如今你得以幸免離開了他,也算幸運了。要離和王子慶忌住了不長一段時間,就對王子慶忌說。吳王暴虐無道越發(fā)厲害了,我愿跟隨您去把國家從他手里奪過來。王子慶忌說:好。于是和要離一起渡江。行至江水中流,要離拔劍刺中王子慶忌。王子慶忌揪住要離的頭發(fā),把他投入江中,等他浮出水面,就又把他抓起來投入扛中,象這樣重復了三次。王子慶忌最后說:你是天下的國土,饒你一死,讓你成名。要離得以不死,回到吳國。吳王非常高興,愿意與他分享國家。要離說,不行。我決心一死。吳王勸阻他,要離說。我讓您殺死我的妻子和孩子,并燒了他們的尸體,揚散了骨灰,為的是有利于事業(yè),但我認為這是我的不仁。為原先的主人殺死新的主人,我認為這是我的不義。王子慶忌揪住我的頭發(fā)把我投入江中,我三次被投入水里,三次又浮出,我之所以還活著,只不過是王子慶忌對我開恩不殺拉罷了,我已經受到屈辱了。作為士,不仁不義,而且又已受辱。決不可再活在世上。吳王勸止不住,要離最終還是用劍自殺了。要離可稱得上不為賞賜所動了,所以面對大利而不改變他的氣節(jié),要離可稱得上廉潔了,正因為廉潔,所以不因富貴而忘記自己的恥辱。

      有始覽第一

      有始

      何謂九藪?吳之具區(qū),楚之云夢,秦之陽華,晉之大陸,梁之圃田,宋之孟諸,齊之海隅,趙之鉅鹿,燕之大昭。

      譯文

      什么叫九大淵藪?就是吳國的具區(qū)、楚國的云夢,秦國的陽華、晉國的大陸、粱國的圃田,宋國的孟諸,齊國的海隅、趙國的鉅鹿、燕國的大昭。

       

      孝行覽二

      本味

      具區(qū)之菁,浸淵之草,名曰土英

      譯文

      具區(qū)澤的菁菜,浸淵的名叫土英的草。

       

      首時

      伍子胥欲見吳王而不得,客有言之於王子光者,見之而惡其貌,不聽其說而辭之。客請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適吾所甚惡也。客以聞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於堂上,重帷而見其衣若手,請因說之。王子許。伍子胥說之半,王子光舉帷,搏其手而與之坐;說畢,王子光大說。伍子胥以為有吳國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吳王僚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賢良,選練士,習戰(zhàn)斗。六年,然後大勝楚于柏舉。九戰(zhàn)九勝,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隨,遂有郢。親射王宮,鞭荊平之墳三百。鄉(xiāng)之耕,非忘其父之讎也,待時也。

      譯文

      伍子胥想見吳王僚,但沒能見到。有個門客對王子光講了伍子胥的情況,王子光見到伍子胥卻討厭他的相貌,不聽他講話就謝絕了他。門客問王子光為什么這樣,王子光說:他的相貌正是我特別討厭的。門客把這話告訴了伍子胥,伍子胥說:這是容易的事情。希望讓王子光坐在堂上,我在兩層帷幕里只露出衣服和手來。請讓我借此同他談話。王子光答應了。伍子胥談話談了一半,王子光就掀起帷幕,握住他的手,然后跟他一起坐下。伍子胥說完了,王子光非常高興。伍子胥認為享有吳國的,必定是王子光,回去以后就在鄉(xiāng)問耕作。過了七年,王子光取代吳王僚當了吳王。他任用伍子胥,伍子胥于是就整頓法度,舉用賢良,簡選精兵,演習戰(zhàn)斗。過了六年,然后才在柏舉大敗楚國,九戰(zhàn)九勝,追趕楚國的敗軍追了千余里。楚昭王逃到隨,吳軍于是占領了郢都。伍子胥親自箭射楚王宮,鞭打楚平王之墓三百下,以報殺父殺兄之仇。他先前耕作,并不是忘記了殺父之仇,而是在等待時機。

      長攻

      越國大饑,王恐,召范蠡而謀。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饑,此越之福,而吳之禍也。夫吳國甚富,而財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輕,好須臾之名,不思後患。王若重幣卑辭以請糴於吳,則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吳,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請食於吳。吳王將與之,伍子胥進諫曰:不可與也!夫吳之與越,接土鄰境,道易人通,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非吳喪越,越必喪吳。若燕秦齊晉,山處陸居,豈能逾五湖九江越十七厄以有吳哉?故曰非吳喪越,越必喪吳。今將輸之粟,與之食,是長吾讎而養(yǎng)吾仇也。財匱而民恐,悔無及也。不若勿與而攻之,固其數也。此昔吾先王之所以霸。且夫饑,代事也,猶淵之與阪,誰國無有?吳王曰:不然。吾聞之,義兵不攻服,仁者食饑餓。今服而攻之,非義兵也;饑而不食,非仁體也。不仁不義,雖得十越,吾不為也。遂與之食。不出三年,而吳亦饑。使人請食於越,越王弗與,乃攻之,夫差為禽。

      譯文

      越國遇上大災年,越王很害怕,召范蠡來商量。范蠡說:您對此何必憂慮呢?如今的荒年,這是越國的福氣,卻是吳國的災禍。吳國很富足,錢財有余,它的君主年少,缺少智謀和才能,喜歡一時的虛名,不思慮后患。您如果用貴重的禮物、卑謙的言辭去向吳國請求借糧,那么糧食就可以得到了。得到糧食,最終越國必定會占有吳國,您對此何必憂慮呢?”越王說:好!于是就派人向吳國請求借糧。吳王將要給越國糧食,伍手胥勸阻說:不可給越國糧食。吳國與越國,土地相接,邊境相鄰,道路平坦通暢,人民往來頻繁,是勢均力敵的仇國。不是吳國滅掉越國,就必定是越國滅掉吳國。象燕國、秦國、齊國、晉國,它們處于高山陸地,怎能跨越五湖九江穿過十七處險阻來占有吳國呢?所以說,不是吳國滅掉越國,就必定是越國滅掉吳國。現在要送給它糧食,給它吃的,這是長我們對手的銳氣、養(yǎng)活我們的仇人啊。國家錢財缺乏,人民怨恨,后悔就來不及了。不如不給它糧食而去攻打它,這本來是普通的道理。這就是從前我們的先王所以成就霸業(yè)的原因啊。再說鬧饑荒,這是交替出現的事,就如同深淵和山坡一樣,哪個國家沒有?”吳王說。不對。我聽說過,正義的軍隊不攻打已經歸服了的國家,仁德的人給饑餓的人糧食吃。現在越國歸服了卻去攻打它,這不是正義的軍隊!越國鬧饑荒卻不給它糧食屹,這不是仁德的事情。不仁不義,即使得到十個越國,我也不去做。于是就給了越國糧食。沒有過三年,吳國也遇到災年,吳人向越國請求借糧,越王不給,卻來攻打吳國,吳王夫差被擒。

      審分覽笫五

      執(zhí)一

      夫吳勝於齊,而不勝於越。齊勝於宋,而不勝於燕。故凡能全國完身者,其唯知長短贏絀之化邪!

      譯文

      吳國戰(zhàn)勝了齊國,卻不能勝過越國。齊國戰(zhàn)勝了宋國,卻不能戰(zhàn)勝燕國。所以凡是能保全國家和自身不被滅亡的,大概只有知道長短伸屈的變化才能敢到吧![

      審應覽笫六

      重言

      成公賈之讔也,賢於太宰嚭之說也。太宰嚭之說,聽乎夫差,而吳國為墟;成公賈之讔。喻乎荊王,而荊國以霸。

      譯文

      成公賈講的隱語,勝過太宰豁勸說的言論。太宰話勸說的言論被夫差聽從了,吳國因此成為廢墟,成公賈講的隱語,被楚王理解了,楚國因此稱霸諸侯。

      離俗覽笫七

      上德

      闔廬之教,孫、吳之兵,不能當矣。

      譯文

      闔廬的教化,孫武、吳起的軍隊,都不能抵擋。

      用民

      闔廬試其民於五湖,劍皆加於肩,地流血幾不可止。句踐試其民於寢宮,民爭入水火,死者千馀矣,遽擊金而卻之。賞罰有充也。莫邪不為勇者興懼者變,勇者以工,懼者以拙,能與不能也。

      譯文

      闔廬在五湖檢驗他的人民,劍都刺到了肩頭,血流遍地,幾乎都不能制止人民前進。勾踐在寢官著火時檢驗他的人民,人民爭著赴湯蹈火,死的人有一千多,趕緊鳴金才能讓人民后退。這是因為賞罰都能兌現。莫邪那樣的良劍不因為勇敢的人與怯懦的人而改變鋒利的程度,勇敢的人靠了它更加靈巧,怯懦的人靠了它更加笨拙,這是由于他們善于使用或不善于使用造成的。

       

      貴直論笫三

      知化

      三曰: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論。以雖知之,與勿知同。凡智之貴也,貴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則不然。化未至則不知;化已至,雖知之,與勿知一貫也。事有可以過者,有不可以過者。而身死國亡,則胡可以過?此賢主之所重,惑主之所輕也。所輕,國惡得不危?身惡得不困?危困之道,身死國亡,在於不先知化也。吳王夫差是也。子胥非不先知化也,諫而不聽,故吳為丘墟,禍及闔廬。吳王夫差將伐齊,子胥曰:不可。夫齊之與吳也,習俗不同,言語不通,我得其地不能處,得其民不得使。夫吳之與越也,接土鄰境,壤交通屬,習俗同,言語通,我得其地能處之,得其民能使之,越於我亦然。夫吳越之勢不兩立。越之於吳也,譬若心腹之疾也,雖無作,其傷深而在內也。夫齊之於吳也,疥癬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無傷也。今釋越而伐齊,譬之猶懼虎而刺猏,雖勝之,其後患未央。太宰嚭曰:不可。君王之令所以不行於上國者,齊、晉也。君王若伐齊而勝之,徙其兵以臨晉,晉必聽命矣。是君王一舉而服兩國也,君王之令必行於上國。夫差以為然,不聽子胥之言,而用太宰嚭之謀。子胥曰:天將亡吳矣,則使君王戰(zhàn)而勝;天將不亡吳矣,則使君王戰(zhàn)而不勝。夫差不聽。子胥兩袪高蹶而出於廷,曰:嗟乎!吳朝必生荊棘矣!夫差興師伐齊,戰(zhàn)於艾陵,大敗齊師,反而誅子胥。子胥將死,曰:與吾安得一目以視越人之入吳也?乃自殺。夫差乃取其身而流之江,抉其目,著之東門,曰:女胡視越人之入我也?居數年,越報吳,殘其國,絕其世,滅其社稷,夷其宗廟。夫差身為禽。夫差將死,曰: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見子胥於地下?乃為幎以冒面死。夫患未至,則不可告也;患既至,雖知之無及矣。故夫差之知慚於子胥也,不若勿知。

       

      譯文

      以勇力侍奉別人的人,也就是以死侍奉別人。勇士沒有死的時候談論以死侍奉別人,人們不會了解,等到勇士真的死了以后,人們雖然已經了解了他,但為時已晚,和不了解是一樣的。太凡智慧的可貴,就貴在能事先察知事物的變化上。君主中的胡涂人卻不是這樣,變化沒有到來時惜然無知,變化出現后,雖然知道了卻又為時已晚,和不知道是一樣的。

          事情有些是可以失誤的,有些是不可以失誤的。對于會導致身死國亡的大事,怎么能夠失誤呢!這是賢明的君主所重視的,胡涂的君主所輕忽的。輕忽這一點,國家怎么能不危險,自身怎么能不困厄?行于危險困厄之道,遭致身死國亡,在于不能事先察知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吳王夫差就是這樣。伍子胥并不是事先沒有察知事物的變化,但他勸諫夫差而夫差不聽,所以吳國成為廢墟,殃及先君闔廬。

          吳王夫差要伐齊國,伍子胥說:不行。齊國和吳國習俗不同,言語不同,即使我們得到齊國的土地也不能居住,得到齊國的百姓也不能役使。而吳國和越國疆土毗鄰,田地交錯,道路相連,習俗一樣,言語相通。我們得到越國的土地能夠居住,得到越國的百姓能夠役使。越國對于我國也是如此。吳越兩國從情勢上看不能并存。越國對于吳國如同心腹之疾,即使一時沒有發(fā)作,但它造成的傷害嚴重而且處于體內。而齊國對于吳國只是癬疥之疾,不愁治不好,再說治不好也沒什么妨害。現在舍棄越國去進攻齊國,這就象擔心虎患卻去獵殺野豬一樣,雖然可能獲勝,但后患無窮。太宰豁說:伍子胥的話不可聽信。君王您的命令所以不能推行到中原各國,就是由于齊晉的緣故。君王如果進攻齊國弗戰(zhàn)勝它,可聽信。君王您的命令所以不能推行到中原各國,就是由于齊晉的緣故。君王如果進攻齊國弗戰(zhàn)勝它,然后移兵,以大軍壓晉國國境,晉國一定會俯首聽命。這是君王一舉降服兩個國家啊!這樣,君王的命令一定可以在中原各國推行。夫差認為太宰豁說得對,不聽從子胥的意見,而采用了太宰船的計謀。伍子胥說;上天如果想要滅亡吳國的話,就會讓君王打勝仗;上天如果不想滅亡吳國的話,就會讓君王打不了勝仗。夫差不聽。伍子胥提起衣服,邁著大步從朝廷中走了出去,說:唉!吳國的朝廷一定耍生荊棘了!夫整興兵伐齊,和齊軍在艾陵交戰(zhàn),把齊軍打得大敗。回來以后就殺伍子胥。伍子胥說;我怎么才能留下一只眼睛看著越軍入吳呢?”說完就自殺了。夫差把他的尸體投到江中沖走,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國都的東門,說:你怎么能看到越軍侵入我的吳國?”過了幾年,越人報復吳國,攻破了吳國的國都,滅絕了吳國的世系,毀滅了吳國的社稷,夷平了吳國的宗廟,夫差本人也被活捉。夫差臨死時說;死人如果有知的話,我在地下有什么臉面見子胥呢?”于是用巾蓋上瞼自殺了。胡涂的君主,禍患還沒有到來時無法使他明白;禍患到來以后,他們雖然明白過來也來不及了。所以夫差死到臨頭才知道愧對伍子胥,這種知道就還不如不知道。

       

       (蘇迷揖錄2014.2.23)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 国产伦码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无线在线一二三区观|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成熟少妇激情视频免费看| 欧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 又大又粗又硬放不进去了|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久久影视|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成人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 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综合色一色综合久久网|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国产精品VA尤物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 巨胸美乳无码人妻视频漫画| 97在线视频免费人妻|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高清视频| 亚洲理论在线A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冲田杏梨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另类|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国产福利酱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强奷漂亮人妻系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