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百度要去尼泊爾的幾大理由:“1、在尼泊爾,你可穿著短袖仰望茫茫雪山;2、可以在雪山下整日發呆不需應酬客戶;3、當今物欲橫流的世界,宗教賦予尼泊爾人平和的心態和友善的表情是難能可貴的;4、完善的旅游設施為世界旅游者稱道;5、消費及其低廉,有富翁的感覺。”,但我的尼泊爾之行卻是意料外的行走。 對于尼泊爾,在踏上西藏的土地之前,我完全沒有想過會去尼泊爾看一看。當西藏行程確定之后,老八提醒我們如果想去尼泊爾就帶著護照的時候,我也沒有確定要去尼泊爾。因為假期有限,西藏的行程已經將假期填充得滿滿。 但,當我們一行的幾人都決定去尼泊爾的并在拉薩辦理簽證的時候,我也順便辦了一下,自己給自己寬慰,如果時間允許,還是去看看吧,畢竟從東北最北到西南的南還是很不容易的。于是,我人生的旅行軌跡中就開始與尼泊爾結緣,在我的旅游地圖中也多了異域的一個坐標。 讓我有了一次不一樣的旅行。 簽證辦完,但是否能出去我還是沒有最后確定。因為工作的因素,我隨時都在做著接到任務就返回的準備。但一直鄰近結束西藏旅程的時候,我都是很安靜的享受假期,于是確定了去從尼泊爾返回北京的機票,沒有想到的是,還是一波三折。這和旅游無關,不贅言。 從日喀則到樟木口岸,一路大雨滂沱,有驚無險,安全抵達。在樟木換了尼幣,1:17.5。未及出關,我一下子就有了富翁的感覺。 出關很順利,應該是我們幾個人都很善面吧,安檢的時候我的攝影包都沒有檢查,邊檢員只是善意的提醒,去尼泊爾要注意飲食衛生,不要買尼泊爾軍刀,幾分鐘后,我就站在尼泊爾的土地上了。 關口有尼泊爾小伙子在拉客,因為會中文,于是講價,五個人,一臺車,幾個小時后,我們就到了首都加德滿都。路上遇到好多檢查站,出關前,老八告訴我們,他們會檢查行李,索要一些他們需要的物品。但幸運的是,也許是我們每個人至少兩個大行囊,搬動起來太不容易,幾個檢查站都沒有過分難為我們。從西藏蒼涼的戈壁高原到滿目青翠的綠色世界,尤其是從高海拔地帶到海拔兩千以下,頓時感覺神清氣爽。 實際上我的尼泊爾之行只有三十個小時,所以前面說的五大理由的前兩點1、在尼泊爾,你可穿著短袖仰望茫茫雪山;2、可以在雪山下整日發呆不需應酬客戶我都無法享受得到,但是后三點,我卻可以通過短暫的一天一夜去實現。 抵達加德滿都已經是下午,短暫休息之后,我們就通過成都賓館找到導游古馬爾設計尼泊爾的行程,而我的朋友們為了照顧我在尼泊爾的短暫的三十個小時,就將第一日的行程安排的特別滿。 第一站,加德滿都杜巴廣場。 尼泊爾語中,杜巴是皇宮的意思。好比北京的紫禁城,當然它的規模和我們是沒法比的。加德滿都建于公元723年,原名康提普爾,意為“光明之城”。十六世紀改稱加德滿都,尼泊爾語為“獨木廟”之意。公元十二世紀李查維王朝國王用一棵樹建造了一座塔廟,后以此廟為中心,造屋擴建,建為城市,因而改名。1768年始為都城。
歷史上,尼泊爾國王喜歡在王宮周圍的廣場上修建一些宗教寺廟,表現他的功績。隨著不同的王朝不斷的增加新的建筑,就形成了一個以皇宮為中心的在周圍布滿各種和宗教相關聯的寺廟建筑群,充滿了文化氣息和厚重的歷史感。尼泊爾有三個都城,分別在加德滿都、帕坦、巴德崗這三座城市中,這三個城市都有杜巴廣場。加德滿都的杜巴廣場位于市中心南部,是馬拉國王時代(Malla Kings)和隨后的沙阿王朝(Shah Dynasty)時代的舊王宮。 在這三個杜巴廣場中,加德滿都的廣場是最為破舊,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個廣場。廣場上的寺廟外觀看來都十分類似,最為著名是活女神廟、納拉揚神廟、濕婆神廟、濕婆─巴瓦娣廟屋、普拉塔布馬拉國王雕像、哈努曼猴神宮、庫里須那寺等。可惜的是很多寺廟只對印度教徒開放,普通游客是進不去的。(以上為百度資料)即便能進去,我的時間也不允許,只好走馬觀花。另外,因為尼泊爾司機一句中文也不懂,所以也沒有人為我們介紹。很多習俗是回來之后才百度得知的。 很喜歡這個廣場的鴿子,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另外建筑也極具特色,但環境是相當雜亂,在這里領略了人們可以隨意走上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筑上面坐著乘涼的情景,這不得不說讓我特別驚奇,建筑物上沒有刻畫,沒有人文毀壞,這對于我們中國人說,不能不說,這就是奇跡。
黎明前的杜巴廣場
因為沒有導游,無法得知這是什么,但尼泊爾到處都是寺廟,應該是與祈福有關的。 賣鴿子食的,喂鴿子的,賣菜的,過路的,安逸的坐在古建筑上享受早餐的,還有上學的孩子,尼泊爾的這個早晨,與我平日的早晨一樣,很平和。唯一不同的是,我也爬上高大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筑物上,吹著和煦的小風,觀看人生百態。 古建筑上的猴子,既可以看到建筑的精美,又可以看到自然的和諧。 尼泊爾旅行攻略網上很多不多介紹。 明天再繼續我的三十個小時異域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