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肉:
首先,將新鮮豬肉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去除雜質,清洗干凈。
配湯原料:
高湯、鹽、糖色、料酒、生姜、冰糖、大紅椒、蔥段等
以煮10千克豬肉為例,需高湯10升。在高湯中加入鹽100克、糖色20克、生姜100克、冰糖100克、大紅椒10克、大蔥40克、料酒50克攪拌均勻。
制作調料包:
以煮10千克豬肉為例,肉蔻6克、八角10克、小茴香10克、花椒12克、香葉6克、桂皮10克、草果10克、良姜6克。將這些配料按量放在紗布上,然后,把紗布包扎好,用繩系緊。
將配好的湯倒入鍋中,用旺火燒開,然后,投入調料包,用大火熬制5分鐘。再將浸泡好的豬肉放入鍋內,沉入到湯面以下;用大火燒開后,改用中火煮30分鐘,再改用小火燜5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肉,色澤紅潤,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打饃:
肉夾饃所用的白吉饃是用發酵后的活面做出來的,做法比較講究。
配料有:面粉5000克、堿面10克、泡打粉5克、酵母20克、色拉油10克、老面(發酵過的面團)
以和5000克面粉為例,先把老面揪成片狀放入面粉中,老面用量為50克,再依次放入堿面10克,泡打粉5克、酵母20克,和勻后加入色拉油10克,攪拌均勻后加水,邊加邊捻,把面粉揉成絮狀。加水要分3次加入,以控制好面的硬度。
做白吉饃要求面硬一些為好,這樣做出來的饃才會酥脆,揉成面團后放在案板上繼續揉面,揉的時間越長面性越好,面團具有韌性,面筋到。
將揉好的面團放入盆中,蓋上濕布,發酵20分鐘。
發酵好的面叫活面,疏松綿軟有彈性,繼續揉面揉2-3分鐘,這樣使面更加筋道。將面坯揉成長條形狀,從面坯上揪下一個小面團,重約100克,將面團揉成細長條,然后用搟面杖壓平,在卷成團,去掉多余的面,在用搟面杖把面團搟成鳥窩形狀,把面餅翻過來再搟一次,放在炭火爐上烘烤,用旺火烤一分鐘后,把面餅翻過來壓平,繼續烘烤2分鐘。烤熟的饃會整個鼓起來,中間有菊花心,周圍有螺旋形的鋼絲圈。黃焦酥脆兩張皮,中間是空心。
將煮制好的豬肉撈出,放在案板上剁碎,這種肉肥而不膩,入口綿香。將烤熟的白吉饃從中間劈開,把剁碎的豬肉夾在饃中間,每個用肉量50克,肉夾饃就這樣做好了。
打饃——即,做白吉饃:
食材:面粉、
1、和面(醒面)——肉夾饃的面屬于半發面。面要和的比搟面條的面稍軟些。和面時,面中除了加酵母外,還要加適量的堿面,這樣,可以增加饃的香味。面揉好后醒10分鐘。
2、打饃(烙餅)——下面劑子(一兩50克一個)。先把面團(面劑子)搓成橄欖型的長條狀,再將長條狀的面用搟面杖搟開做成帶尖圓筒狀的面餅胚子待用。
3、打饃(烙餅)——干烙。把面餅胚用手壓平、搟圓,置入熱鍋中烙制(搟圓后的面餅胚為碗狀)碗底朝下先烙1-2分鐘后翻面,再烙另一面(翻面后,要用手掌按壓餅的中部凸出處,使之平實。)時間也是1-2分鐘。待兩面烙至金黃時,即成。
臘汁肉的制作:
食材:帶皮帶骨的五花肋條肉(或五花肉)
料理:冰糖、香料(包)、鹽、味精
1、浸泡肉——8小時;
2、炒糖色——鍋內倒入底油、放入冰糖(不停地攪動)、加適量開水(繼續攪動直至顏色紅亮為止)、
3、鹵制老湯(大骨湯)——倒入糖色、置入調料包(內有花椒、桂皮、草果、玉果、八角、香砂、砂仁、良姜、桂丁、丁香、草寇)、蔥、姜、倒入料酒、放入鹽、再加適量冰糖,最后,放入傾泡好了的五花肋條肉。【注意:水要一次性加夠。】
4、大火燉至肉皮上色后改小火,再燉2個小時,最后關火,加入適量味精。
紅燒肉的制作方法:
導讀:紅燒肉是一道以豬五花肉為制作主料的熱菜。做得好的紅燒肉,色澤紅潤油光,口感雖肥而不膩,雖瘦而不柴;其味覺綿軟適口且稍帶韌勁,其口感鮮甜爽口又稍帶咸香。紅燒肉不失為中華美食中的一道經典名菜。
原料:五花肉1000克、姜片三片、大蔥三片、香葉兩片。
調料:耗油半勺、生抽一勺半、老抽半勺、鹽兩茶匙(5克)、冰糖(50克)、花雕酒(或啤酒)一碗、少量雞粉、少量胡椒粉。
做法:
第一步:初次煸炒——逼出油質
準備——將帶皮五花肉清洗干凈瀝干水分后,改刀成大小適中(約兩食指寬)的肉塊備用;
制作——將鍋燒熱,加底油,放入姜片(小火)煸香后,倒入五花肉(改中火)煸炒,待五花肉炒至表面微微發焦,兩面略呈金黃色時盛出,瀝干油分待用。
第二步:化糖色
準備——開水適量;
制作——鍋中倒入適量水,將冰糖倒入鍋內,倒入少許油(中火熬制),熬制方法是用勺子順一個方向由慢到快地不停地攪動,直至糖色起沫變紅且粘稠后,再添入適量開水繼續攪動,將糖色再一次化開后倒出,裝碗備用。
第三步:再次煸炒——調配料理
準備——香葉(兩片)、大蔥(三片)、耗油(半勺)、生抽(一勺半)、老抽(半勺)、花雕酒或啤酒(一瓶)、開水適量(備用);
制作——鍋中放底油,放入蔥片、香葉(小火)煸香,調入半勺耗油、一勺半生抽、半勺老抽炒香,倒入一碗花雕酒后(改大火),再將準備好的糖色、五花肉肉塊依次倒入鍋內,待鍋燒開(改小火),調入兩小勺鹽、少量雞粉及胡椒粉后,用細火慢慢燜制(湯汁以漫過肉塊——約為肉塊的1.5倍為宜;時間約一個半小時。)。
第四步:收汁及裝盤、點綴
準備——熟油(少許)、焯過水的青菜(三、五顆)、香蔥末(少許)、容器一個(盤或碗);
過程——掀開鍋蓋,將燜制好了的五花肉做最后的收汁處理(此時,鍋中紅燒肉的水分已經不多了。)。改大火,輕輕翻炒紅燒肉肉塊,淋少許明油繼續翻炒,直至菜品汁質濃稠后停火、盛出裝盤。最后,于盤中擺放上幾顆焯過水的青菜,放少許蔥花點綴即成。
菜品檢驗標準:
1、紅燒肉肉塊色澤紅潤,油光發亮;肉皮油酥且富有韌性;肥肉甜香而不膩,瘦肉耐爵而不柴。整體紅燒肉肉塊需有香濃軟糯的口感。
2、青菜菜品色澤青綠、姿態可掬。
學做紅燒肉(視頻)
小貼士:
1、紅燒肉一定要選帶皮的五花肉;
2、紅燒肉的肉塊改刀大小要適中;
3、中途上糖色、末了淋明油是紅燒肉色相好看的關鍵;
4、初次煸炒逼出肥油是紅燒肉制作成功的基礎;
5、慢火細燉是紅燒肉上口入味的關鍵;
6、中途二次加水是燒制紅燒肉的大忌;
7、調料過多是壓制紅燒肉鮮味的無形殺手;
8、大火收汁至關重要,它是紅燒肉最后的壓軸戲;
9、好花還需綠葉襯,所以,菜品適當的點綴、裝飾也是必不可少的。
白吉饃的制作方法:
菜系:陜西菜。
做法:烙。
口味:清香軟糯。
主料:
小麥面粉。
配料:
堿、酵母、水。
調料:
白砂糖
制作:
白吉饃是陜西名小吃,更是中華名吃,被譽為中國的“漢堡包”。白吉饃起源于彬縣北極,全國各地都有制作,但風味不同。只要有陜西關中人的地方,才有純正的白吉饃。白吉饃屬于陜西菜譜,主要原料是面粉;工藝是烙,制作簡單;如果你按此菜譜制作了,無論成功還是暫時失敗,中國吃網菜譜大全歡迎你對此菜譜發表看法,同時也歡迎你分享你的經驗哦。
白吉饃的原料:中筋面粉250g。
白吉饃的配料:溫水140ml、堿水1g、酵母3g。
白吉饃的調料:白糖20g。
白吉饃的做法:
1、酵母溶于溫水中靜置5分鐘,緩緩倒入面粉盆中。
2、攪拌均勻,形成帶有少量干粉的面絮。
3、將所有的面絮揉合反復揉幾次,形成光滑面團;1g堿面溶于清水中待用。
4、用手沾著堿水,沾一下揉打一下面團至完全揉均至揉筋道光滑,蓋一層保鮮膜餳制10分鐘。

5、面團取出分割成等份的小劑子。
6、取面劑子搟成搟成薄薄的面片,由上而下卷起呈圓柱形狀。
7、輕搓面團兩端成類似圓錐形狀的面劑,再搟成長片。
8、由上而下卷起成圓柱狀面劑。

9、輕輕按扁,搟成大小相同的圓餅。
10、鍋置火上小火加熱,放入餅坯。
11、用手指輕壓在餅的中間部位,一邊旋轉餅坯做位移移動,一邊把餅坯的每個部位輕輕壓一遍。
12、蓋蓋子繼續小火烙,使餅胚充分熟透,兩面烙至金黃色即可。

13、白吉饃做好了。

溫馨提示:
1、做肉夾饃的饃要用半發面,最好不要用發面,發面做好的饃,在烙制的過程中,餅坯遇熱容易鼓起,影響饃的形狀。
2、用堿水把面揣一下,這樣,烙出來的饃外皮脆,里面軟,味道比較香。
3、無油熱鍋放餅坯,小火慢慢烙制,這樣才能保證皮脆內軟。
肉夾饃餡料:
我選用的肉夾饃餡料有:
1、紅燒肉;
2、脆爽的青紅椒(丁);
3、由紅燒肉汁炒香的蔥花;
4、油潑辣子。(為喜好吃辣食的食客準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