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之所以重要,不僅僅因為它所積累的知識、它所衍生的技術及其造就的巨大財富,和幾個世紀以來科學研究產生的科學理論體系;科學最重要的,還有科 學方法,以及如何像科學家一樣思考。這種科學思維能幫助人分辨真假、識別騙術,并采用更為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科學思維方式有三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實證實證就是經驗證據,即一個人能通過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學工具而得到的證據。實證不能是道聽途說,不能是頓悟,也不能是權威證據(即由官方、領導、或宗教領導提供的證據)。實證必須能夠被重復,能夠被檢驗。 當然,今天的世界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親自檢驗、重復別人的實證。這通常是科學家們的任務。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摸索,科學家們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檢 驗、重復他人新發現的科學模式,也有一系列評審和發表文章的制度,使得這種檢驗更加可靠,而減少錯誤的產生。因此,通常可以認為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結果, 就是已經經過檢驗的實證。 二、邏輯如果說實證是建設科學大廈的磚頭,那么邏輯就是把這些磚頭粘合在一起的水泥。講邏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絕大多數人,沒有經過嚴格的數學訓練,都 不會使用邏輯。在生活中,人們犯各種邏輯錯誤的例子很多(比如“如果沒有中醫就不會有中華民族”等),但是大多數人都認識不到。 即使經過嚴格訓練的科學家,有時候也會犯邏輯錯誤。好在科學家的工作都要發表出來,由同行來進行檢查,如果有邏輯錯誤會很快被發現而被糾正。正確使 用邏輯常常會令人放棄自己長期信奉的信仰或偶像。因此,對于很多人來說,接受邏輯是困難的。這也是為什么世界上信教的人仍然占大多數的部分原因。另一方 面,科學家里信教的就很少,而且越來越少。因為在受到邏輯訓練之后,宗教的自相矛盾或循環論證就會變得很明顯。宗教和邏輯互不相容,不可調和。 三、懷疑懷疑是科學方法里最重要的部分。沒有它就沒有科學的產生和發展。即使有了實證和邏輯,并不能保證得到的結論就一定正確。因此,大廈建起來之后,科學家需要有一個利器以檢驗大廈的堅固程度。這個利器就是懷疑。對新的理論保持一定程度的懷疑,這是科學進步的一個必要條件。 想要用好懷疑這個工具,有兩個方面要注意。首先,要能夠懷疑自己,即中文所說的虛心。要時刻準備接受能夠推翻自己以前想法的新證據。其次,要有依據 的懷疑,即根據前面的實證或者是邏輯提出懷疑,不能夠亂懷疑。沒有根據的懷疑,不僅不能使科學進步,反而會破壞和阻礙科學發展。比如現在有很多宗教人士懷 疑進化論,“民間科學家”懷疑熱力學第二定律(企圖發明永動機),這些都屬于沒有根據的懷疑。 有人問,科學百密總有一疏,哪有十全十美的理論?就在這百密一疏中,會不會少數真相就被埋沒了?確實,科學理論從來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科學方法不是 要保證現在的理論一定對,更不是要保證能發現所有的真相,而是要保證如果錯了一定可以有辦法改正。因此,科學不會爭論它總是對的,而只要求你為支持自己的 理論而提出證據。如果這些證據滿足了科學證據的條件,就會被接受,你的理論也就成為了科學里的“真相”。否則你的理論就不會被接受。這樣不斷地質疑,不斷 地以更強更清晰的證據取代舊的證據,以更全面的新理論取代舊理論,科學才會不斷進步。 現代科學里面幾個影響重大的理論體系,有相對論、量子力學、熱力學、進化論、基因學、板塊學說、大爆炸理論等。這些理論在科學領域之內并沒有爭議, 可是很多反科學的人認為有爭議。他們的懷疑,就屬于沒有根據的懷疑 (雖然在普通人眼里,他們說的似乎很有道理)。如果你能以其中的一個理論為例子(比如進化論),搞清楚它的來歷和爭議的原因,爭議雙方的理由和立場,也許 你就會對科學方法有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 (作者:hussein_bond 校對:雯熙她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