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今年1月2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題為《拒不反省侵略歷史的日本必 將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的署名文章,批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行徑。一位98歲的英國老兵讀過這篇文章后,馬上致信劉曉明大使,感謝中國 大使道出了他的心聲。同時他還提醒世人永遠不忘歷史,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卷土重來。
日本強迫戰俘勞工修建“死亡鐵路”
寫信的老人名叫弗萊德·塞克,是二戰北大西洋戰隊老兵,也是泰緬鐵路工程的幸存者。泰緬鐵 路,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占領緬甸修建的,連結泰國曼谷和緬甸仰光的鐵路。當時6萬多名盟軍戰俘與亞洲勞工一起,被日本軍隊強迫修建這段415 公里的鐵路。塞克便是戰俘中的一員。在日本人的槍口下,這條原計劃6年才能完成的鐵路十幾個月就竣工了。施工中有超過1.2萬名戰俘和25萬多名勞工在非 人的勞役中死亡,因此泰緬鐵路也被稱作“死亡鐵路”。
英國老兵含淚講述“死亡鐵路”修建歷史
如今,塞克已經98歲高齡,行動不便的他思維依然敏捷。在談到與他一同修建泰緬鐵路的戰友時,他坦言,目前生活在英國的泰緬鐵路建造者幾乎全部過世了,但那段歷史不能被忘記。
據戰后統計,在修建泰緬鐵路過程中,戰俘和勞工的死亡率高達近30%。逃過劫難的幸存者中仍有數千人落下了終身殘疾。1946年,塞克回到英國。當時不到31歲的他,除了內臟器官因長期饑餓全面受損,勉強能夠站立外,還患有嚴重的恐懼癥。
1995年,塞克加入了遠東戰俘協會。他與當年的難友及其后人,緬懷在修建泰緬鐵路時被日軍殘害致死的人們,同時提醒世人永遠不忘歷史,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卷土重來。
塞克:我無法忘記和寬恕那段歷史
2002年,弗萊德·塞克根據自己在日本戰俘營的親身經歷,寫了一本名為《永遠不能忘記》的 書,如今這本書已經在英國再版六次。書中不僅以文字形式記錄了塞克在日本軍國主義鐵蹄下的苦難經歷,而且包括了多幅他親手繪制的反映日本軍人蹂躪戰俘的插 圖。在《永遠不能忘記》這本書中,塞克說,他不會忘記和寬恕那段歷史。
塞克在他的回憶錄《永遠不能忘記》中這樣記述,“一次輪到我去廚房找些食物,這些食物是紅十 字會交托日軍提供給戰俘的,但卻被日軍據為己有。我拿了一個罐頭,在回營的路上我被日軍發現,然后遭到一通猛打,我被打得動彈不得,日軍就把我雙臂雙腳反 綁在一棵樹上,繼續打我的臉。他們說偷皇軍的東西就是得罪了日本天皇,是要被砍頭的”。
雖然無法忘記日軍的暴行,但是塞克說他從沒想過要報復,因為報復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以暴制暴無法解決問題。但是當塞克的一些朋友勸說他寬恕當年日軍的所作所為時,塞克說,他不能這么做。
塞克:安倍參拜行徑是有意為之
針對去年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公然祭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塞克認為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安倍的參拜行徑是有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