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醫學界正在發生什么?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醫學界雜志”,并發“140220”給“醫學界雜志”查收今日的全部精彩資訊。 導語:每次“血荒”來臨,或是患者面臨生命危險急需用血,都會有醫務人員挺身而出的身影。 2014年2月18日,浙江省啟動“護衛生命 天使血緣”2014浙江省衛生系統愛心獻血活動。活動現場,有記者拿到這樣一組數據:自2012年3月1日~2013年2月28日止,浙江省共有4.27萬余名醫務工作者參加無償獻血,獻血量達10500升,醫務人員獻血率是浙江省公民平均獻血率的12倍,醫務工作人員發揮了應急供血的保障作用。 春節前后各地血荒突現, 醫務人員上陣解圍 每年入冬后街頭獻血人數已開始減少,趕上春節假日,外來務工人員還未進城,大學生寒假,血庫就再次面臨嚴峻的考驗。為緩解春節前后的“血荒”,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率先行動了起來。 為緩解每年春節假日前夕的“季節性缺血”狀況,1月22日,哈爾濱醫大二院220名醫護人員參與全院大型愛心獻血活動,當天有220名醫護人員總計獻血47800毫升,從二十幾歲的年輕護士到年過半百的資深醫生,都加入了無償獻血的隊伍。 春節假期剛過,天津濱海新區也出現了臨床用血緊張的情況,為緩解 “血荒”,保證臨床供血,2月13日,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醫務人員集體獻血。該院副院長吳培東介紹,得知集體獻血的消息后,醫院各科室醫務人員積極響應,共有60余人登記報名。由于醫務人員的工作性質特殊,很多醫務工作者都是剛離開夜班崗位,有的甚至剛剛走下手術臺就登上了采血車。 對于醫務人員的愛心獻血行為,哈爾濱醫大二院焦軍東副院長說:“作為臨床醫生,我們了解醫療用血的重要性,以前我們也曾遇到春節假日期間用血緊張的情況,患者的生命安危會受到血液供應的影響,看到患者因為缺血而不能得到救治,醫護人員會十分焦急。所以無論我們的能力大小,能解決多少問題,我們都要貢獻一些力量,我們的愛心獻血可以挽救很多生命。” 病人等不及,醫護挺身而出 “沒有血液,手術就無法開展,只能動員家屬互助獻血。”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檢驗醫學中心主任許紹強說,有時家屬血型不對,或急救中家人不在,醫生只能召集醫護人員緊急獻血,“去年有個病人搶救中血液不夠了,院長親自帶頭,四五個人為他獻血”。 許紹強提到的情況并不少見。就在今年1月18日,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就出現了這樣的感人一幕:重癥監護室一名19歲的云南小伙楊明已經兩度從死亡線上被拉回,但血庫告急讓他再次面臨死亡。數十名醫護人員、患者家屬和市民為獻血排起了長隊。 “他當時的用血量太大,幾乎占到我們每天供應全市的1/4,相當于40人的獻血量。”宜賓市中心血站副站長胡可告訴記者,由于冬季氣溫降低,社會獻血量有所減少,因此血站的A型、O型血的血液制品庫存都比較緊張。而楊明所需要的用血量太大,因此供應的時候出現暫時緊缺。 1月18日下午,宜賓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車準時開進宜賓市第一人民醫院,早已等候在這里的醫生、護士們便走上前去,排隊、填表、檢驗、抽血。他們中,有剛上班的,有值完夜班回家后又專門趕回來的。 據當時負責現場采血的宜賓市中心血站采血小組長賀成新介紹,流動采血車開到現場時,現幾十名醫生、護士全是A型血,最終根據檢查結果采集了23人的血液,總量7100毫升,其中多數人選擇的是400毫升的單次最大獻血量。 “他們在搶救和監護的時候,把我兒子當作自己的親人,已經讓我們感激不盡了。完全沒想到,他們會用自己的血來救我的兒子。”在獻血現場,母親黃澤英被感動得淚如雨下,跪地不起。 醫務人員獻血比率少?統計存疑 2010年,曾有媒體報道昆明公務員、醫務人員獻血比率低,其援引數據指出,大學生、農民工無償獻血的比例超過了90%,而昆明市公務員參與無償獻血的比率僅占全年無償獻血人數的0.92%,醫務人員的比率則僅僅有1.2%。這則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針對這則新聞,一位醫學生給文章的回復中指出,認為計算獻血比例的方法有問題:“農民工的人數,學生的人數,還有工人的人數,都是遠遠大于醫生和公務員的。怕是整個昆明市的公務員、醫生數量加起來,也比不過學生人數。計算比例的方法應該是(某一個種類獻血人數)除以(該種類總人數)。或許你是用的(某一種類獻血人數)除以(昆明獻血總人數)。這顯然是非常不對的,有100個人獻血100次,另外10000個人獻血1000次,按目前的算法,前者反倒要批評了?” 實際上,每次“血荒”來臨,或是患者面臨生命危險急需用血,都會有醫務人員挺身而出的身影,浙江省甚至還建立了醫務人員獻血長效機制,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去年一年,獻血人數達926人,浙醫一院、浙醫二院無償獻血人數均超500人。這些身影有的被記錄進新聞里,有的則默默無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