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反侵略戰爭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全民參戰的一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是中國人民取得完全勝利的一場戰爭。
 指揮這場戰爭的靈魂人物是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和國民黨的首腦蔣介石
 中國近代以來,日本始終亡我之心不死。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趁張學良調動東北軍主力入關參加中原大戰留駐華北之機,調集重兵向沈陽北大營之國民革命軍發動進攻,“九一八事變”的爆發。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軍閥在中國北方的軍事行動并沒有停止,反而將軍隊開進長城一線,進犯熱河、察哈爾兩省,史稱“長城事變”。1933年1月,日軍進占山海關,開始向中國關內進攻。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炮轟并進攻北平盧溝橋,抗日戰爭全面打響。
 戰爭初期,日軍氣焰囂張,進攻勢頭很猛。
 日軍所到之處,無不狼煙四起,到處是一片殘垣斷壁。
 7月28日、30日,日軍相繼占領北平、天津。
 侵華日寇占領下的北平天安門城樓
 1937年8月13日,日軍開始向上海進攻,淞滬會戰爆發。9月30日拂曉,日本在四艘“航空母艦”支援下,日本海陸空三軍近30萬向中國軍隊發起猛攻,中國守備部隊陷于苦戰,傷亡慘重。
 10月26日晚,守衛大場防線的中國軍隊第88師第524團第2營400余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的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孤軍奮戰,誓死不退,堅持戰斗4晝夜,擊退了敵人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
 四行倉庫
 淞滬戰爭中的我十九路軍阻止戰陣地
 淞滬戰爭中堅守在上海南火車站的我十九路軍高射機槍陣地。
 淞滬會戰中的日軍機槍陣地
 11月20日,中國國民革命軍在傷亡25萬人之后,被迫撤退,上海自此淪陷。
 1937年12月1日,日軍開始進攻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
 由于南京守將唐生智指揮無方并棄城逃亡,南京城于12月13日陷落。
 南京1937:日軍入城儀式。
 眾多來不及撤退的國民黨守軍淪為日軍的俘虜。日軍以持續數月的南京大屠殺作為摧殘中國民眾士氣的手段,約有三十萬中國軍民被日本軍隊殺害。
 兇殘的日本兵在南京城展開“殺人比賽”。
 殺了三十萬無辜的中國百姓后,可恥的日軍竟偽造真相,大肆發表對中國的“親善”圖片。
 日本當局發表的中國百姓與日本兵“親善”的照片。
 1937年底至1938秋,是日本進攻中國最猖狂的時期。
 1937年11月9日,太原淪陷。
 1937年11月19日,嘉興淪陷。
 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
 面對日軍的步步緊逼,腐朽無能的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竟下令在花園口炸開黃河南岸大壩,史稱黃河花園口決堤。此舉雖然暫時阻擋了日軍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黃河下游的大規模水災,使上百萬民眾直接死亡或間接因饑荒而死。蔣的這一行動,使苦難的中國民眾雪上加霜。(圖示為黃泛區中的日軍在推汽車)
 在中華民族面臨最危急的關頭,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比較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推動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調整對蔣介石集團政策,將“抗日反蔣”改變為“逼蔣抗日”及至“聯蔣抗日”,西安事變后,促成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37年8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第八路軍,誓師出征。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343旅在平型關設伏擊圈,殲滅日軍1000余人,摧毀汽車100余輛以及大量軍用物資、地圖等。平型關大捷是中國開戰以來對日軍的第一個殲滅戰,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士氣。
 八路軍第115師師長林彪
 陳莊戰斗(1939年)
 八路軍某部機槍陣地
 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出動一百零五個團二十余萬兵力,對華北地區的日偽軍發動了一次“百團大戰”進攻戰役。該戰役共進行大小戰斗1800余次,攻克據點2900余個,殲滅日偽軍45000余人,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百團大戰是抗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打出了敵后抗日軍民的聲威,振奮了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場。(圖示為八路軍解放東團堡場景)
 1937年10月,江南8省的中國工農紅軍游擊隊和紅軍第二十八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全軍轄4個支隊,10個團,1個特務營,共1.03萬余人。改編后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華中敵后,組織對日作戰。
 新四軍軍部由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張云逸等組成。上圖為1939年2月,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到皖南視察,與新四軍領導人商定了“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
 新四軍三師九旅部隊進行村落戰訓練
 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南陽鎮平人。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莊指揮作戰時不幸被流彈打中犧牲,時年37歲。彭雪楓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他因智勇雙全,戰功卓著,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上圖為彭雪楓與妻子林穎的結婚照。
 在八年抗戰中,新四軍殲日偽軍31.7萬余人。到大反攻前,新四軍主力部隊和地方武裝共31萬余人,建立了地跨蘇、浙、皖、豫、鄂5省的華中抗日根據地,人口3420余萬,有民兵、人民自衛武裝96萬余人,為堅持和發展華東人民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圖為日軍走下碉堡向我軍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老照片4·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