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遁甲"的由來及用途
據明劉伯溫撰《奇門遁甲總序》言:"竊惟皇帝戰蚩尤于逐鹿,夢天神授符,而命風后演就奇門,此遁甲所由始也。"
據上所言,《遁甲》出世時代較早,也難考證,但至少在晉代就已有記載。據晉葛洪(公元284-864)《抱樸子o登涉篇》中說:"欲入名山,不可不知遁甲秘術"。又說:"余少有入山之志,于是乃學遁甲書,乃有六十余卷,事不可卒精,故抄集其要,以為中立成。"故在晉時就已有《遁甲》書籍,又可見《遁甲》術是何等神秘。抱樸子如此推崇,可見它的玄奧之處。余修道入門之時,常見門內高道無一不精通《遁甲》之術。甚至,道門中的方丈、經師、高公,無一不精通《遁甲》之術。
關于《遁甲》的用途,在明永樂十二年欽定監五官司歷王曳《景祐遁甲符應經》后序中說:"圣人立法,可以出軍征伐,戰勝克敵,遇寇撲賊,立營置陳,出天門入地戶,隱跡'艾'(可解為藏字),無出其右也。至于民間日用、上官嫁娶、遠行遷移、參貢貴、商賈求財、登科取索、射豬博戲,萬事皆準,無有不驗。上以利國,下以濟民,萬事良法也"。余將他列入道教文化中作為一個科目進行研究探討。實意在于將它作為一種方法論,為現實經濟的發展開辟一條新的思辯方法。
二、《遁甲》的分類 霍斐然先生是余多年的好友,他研究《奇門遁甲》治學嚴謹,博覽群書,逐一考證;提出"《遁甲〉的種類很多,大體上可分〈數奇門〉或〈法奇門〉"。余贊同他的觀點。余因長時間在道教,所研習的既是〈法奇門〉。〈法奇門〉由于"符咒"較多,在道教多數用在"消災解厄";因此〈數奇門〉其特點:是推算"吉兇禍福"。故,"數奇門"為數學邏輯演繹;研習者只要掌握古天文,地理,陰陽五行學說,及八卦,八門,九星,就可入門運用;〈法奇門〉則要在以上的基礎中再提高。必須修煉道家功法,且要經過一定的時期"畫符,念咒"訓練;更要學?quot;掐訣,踏罡步斗";在道教認為:學會"法奇門",修煉達到一定火候就可以步入"仙門",道教認為"仙"是修出來的,因此"法奇門"可以隱身。余將《法奇門》定為形象邏輯思維;〈〈老子〉〉曰:"出身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兇虎;入軍不被甲兵;兇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故〈法奇門〉遠遠早于"數奇門"。且同出一轍,是"法奇門"簡化出來的。 三、入門基礎
〈一〉陰陽五行說
古人將事物的形成,變化和發展。統一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故老子《道德經》中闡?quot;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萬物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陽,陰也不存在。陰陽互相生存。
五行學說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富有辨證的哲學思想。它將事物最基本的物質構成五類:"金、木、水、火、土"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發展、變化都是由這五種不同屬性的物質產生不斷的運動;產生"相生、相克、相形、相制"的作用。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配方位:東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
五行配四季:春季主木,夏季主火,秋季主金,冬季主水。 三月辰,六月未,九月戊,十二月丑,均屬土。
五行與五色:西方金白色,北方水黑色,東方木青色,南方火紅色,中央土黃色。
五行反悔(也稱反克):在五行生克中,并不完全是順克,如旺克衰,強克弱。但因條件的 變化也會出現逆克,衰克旺,弱克強的現象。如:木克土,若土旺木衰,木受土克;金克木, 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克火,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克水,土衰水旺,土受水克;火克金,金旺火衰,火受金克。因此,這種逆克,在我們學習掌握中要好好的領會。
五行的旺相休囚廢(也指困): 春季:木旺,火相,水廢,土休,金囚; 夏季:火旺,土相,木廢,金休,水囚; 秋季:金旺,水相,土廢,木休,火囚; 冬季:水旺,木相,金廢,火休,土囚。 (二)天干、地支及陰陽
天干:甲 、 乙 、 丙 、 丁 、 戊、 巳 、 庚 、 辛 、 壬 、 癸 ----(陽)(陰)(陽)(陰)(陽)(陰)(陽)(陰)(陽)(陰)
地支:子 、 丑 、 寅 、 卯 、 辰、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戌 、 亥 ----(陽)(陰)(陽)(陰)(陽)(陰)(陽)(陰)(陽)(陰)(陽)(陰)
(三)地支三刑 一刑:辰刑辰,午刑午,酉刑酉,亥刑亥,謂之自刑; 二刑:子刑卯,卯刑子,謂之無禮刑; 三刑:寅刑巳,巳刑申,謂之恃勢之刑;丑刑戌,戌刑未,謂之無恩之刑。
(四)天干五合 甲與巳合,是中正之合;乙與庚合,是仁義之合;丁與壬合,是陰匿之合; 戊與癸合,是無情之合。
(五)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是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結合,依次到底的一個循環。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六十,故稱甲子。從甲開始至癸為一旬,依次六回,為六旬。 甲子旬: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戌亥旬空亡) 甲戌旬: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申酉旬空亡) 甲申旬: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己。 (戊未旬空亡) 甲午旬: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辰巳旬空亡) 甲辰旬: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寅卯旬空亡) 甲寅旬: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子丑旬空亡)
說明:括號中的地支,為每一個甲子的旬中空亡。也就是說,從甲子起到癸酉止,天干排完地支卻多兩個既"戌亥"二字,"戌亥"即是這個甲子中的空亡。以次類推。但要強調的是在"奇門遁甲"中"戌亥"空亡,被視為"孤虛"二星,"戌"為孤,"亥"為虛,學者一定要記住。 即:甲子旬中空戌亥(孤戌虛亥) 甲戌旬中空申酉(孤申虛酉) ----甲申旬中空午未(孤午虛未) 甲午旬中空辰巳(孤辰虛巳) ----甲辰旬中空寅卯(孤寅虛卯) 甲寅旬中空子丑(孤子虛丑)
(六)九宮八卦 道教論,先天八卦為象、為天道,是一個"恒定"律。記住,我們現在所講的卦是后天卦。即:坎一宮,坤二宮,震三宮,巽四宮,中五宮,乾六宮,兌七宮,艮八宮,離九宮。 成象如下:(注圖) 在這里我提出,道家排的卦象與社會上排的是不一樣的,卦的上爻(第三爻)全是內向。是歸中央戊己土。在道教宮觀內(如是歷史保留下來的宮觀)可以看到我這種排法,否則非道家正宗,為什么如此,在另書上闡述。
(七)八門(稱人盤) 休門、生門、傷門、木土門、景門、死門、驚門、開門。 內氣排列: 休一、死二、傷三、杜四、中五、開六、驚七,生八、景九。(注圖)
(八)八將 直符、騰蛇、太陰、六合、勾陳(白虎)、朱雀(玄武)、九地、九天。(注:在圓圖中它們是按順時針排列稱為"陽遁",逆時針排列稱為"陰遁")
(九)六儀 戊、己、庚、辛、壬、癸 注:六儀既是: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為儀。六十甲子中的六個旬首: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寅共稱六甲。在《奇門遁甲》中,甲子不顯,由戊代表;甲戌不顯,由己代表。故:戊、己、庚、辛、壬、癸是六甲的代表符號,學習者一定要明白記住。
(十)六丁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未 丁酉 丁巳 此是六十甲子中之陰神。每一甲子有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