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化預算管理體制改革。2013年,對財務會計機構設立和人員配備未達到《會計法》要求的單位,不單獨列入部門預算編制范圍,作為非獨立預算單位由其主管部門進行預算管理。清理規范受財政補助各類學會、協會的財政資金,學會、協會接受行政機關委托承擔部分公共服務職能的,所需經費由行政機關以項目預算方式申報。
二是優化國庫集中支付流程。為保證國庫集中支付及時準確,實行由預算單位財務人員在本單位通過網絡進行直接支付申請的錄入、打印,經預算單位負責人簽字后,報國庫集中支付中心審核支付,方便了預算單位將款項及時支付到商品或勞務供應商。1-10月份,市級國庫集中支付已執行5744筆,執行金額174302.71萬元,授權支付執行28076筆,執行金額80442.86萬元。
三是推動公務卡規范使用。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目標,截至10月底,全市已納入公務卡制度改革的單位922戶,累計發行公務卡12080張,激活公務卡8311張,公務支出刷卡消費359萬元,切實減少了公務消費現金結算,規范了預算單位的現金使用和管理。
四是穩步推進預算信息公開。2013年市財政及時向各部門、各縣區部署預算公開工作。通過《陽泉日報》、陽泉新聞網及時公開了市人代會審議批準的市級預決算報告。同時,平定縣、郊區、城區、礦區等縣級財政部門也通過各種方式公開了財政預算。
五是加強財政投資項目評審。通過運用專業技術手段和概(預)算、決(結)算審核方法,對財政投資項目進行專業技術性的審核與評價,截至10月底,審核資金6.79億元,審減金額1.28億元,為市財政直接節約支出1.28億元,使財政性投資資金發揮了最大的效益。
六是積極啟動績效評價工作。今年8月份,成立了陽泉市財政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利用報紙、電視、網絡等新聞媒介,大力宣傳“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和“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問責效為先”的績效管理理念。在《陽泉市財政局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內部工作規程》的基礎上,今年將以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印發《關于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從工作的重要性、實施的原則和范圍、組織管理、結果應用與規范等方面做進一步的明確,扎實有效地啟動全市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