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四步閱讀法散文以其靈活的筆法,濃烈的情味和優美 的語言征服了許多讀者的心。散文是最大眾化 的抒情佳品,面對一篇情郁意遠的散文該如何 欣賞呢?筆者總結出了寫景散文的“四步閱讀 法”——
緊扣文眼聚散明, 找準線索結構清。 融情于景見立意, 語言美妙動我心。
第一步緊扣“文眼”聚散明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神聚”, 雖然取材范圍廣泛,內容博雜,所謂 “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但都統一在“神”這個靈魂之下。若能很快找到 這一統領全文的“神”,那么就會迅速 而準確地把握文章,從而提高閱讀效 率。在散文中總有集中表達作者思想 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詞句,是為“文眼”。倘若讀者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 抓住這個“點睛”之筆,就能透視文章的“心靈”,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確 廣博、紛繁的題材是怎樣被有機地組 織起來的。譬如(荷塘月色),只要扣住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就能知道作 者在重點描寫了“荷塘月色”之后,為什么還要聯想到江南采蓮的風俗,億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第二步找準線索結構清
線索是串連文章內容的一根“紅線”,它在文章結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沒有恰當的線索,文章將是“一盤散沙”。 找準散文的線索,就可理清它的內容結構。寫景 散文一般以游蹤或某一景物為線索。例如: (綠)、(荷塘月色)以游蹤為線索,“燈”、“蒲公 英”和“故鄉的榕樹”則分別以”燈”、“蒲公英”和 “故鄉的榕樹”為線索。順著線索可以一步步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從而形成課文內容的結 構提綱,對其嚴謹、巧妙、獨到的構思技巧有個 全面的掌握,為深入理解文章立意奠基。
第三步融情于景見立意
“一切景語即情語。”大凡寫景散文都要采 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 法來含蓄、形象而具體地表情達意。常言道: “畫龍點睛”,唯有“點睛”方能出神,“畫 龍之后才好“點睛”,而“畫龍”的過程即 是融情于景的過程,所以,把握寫景散文的“立意”,需要緊扣“文眼”,認真賞 析作者對景物細膩逼真的描寫,特別是那些精妙的片斷,更要細 細品味,隨著作者的思路層層推 進,向縱深開掘,結合寫作背景, 全面歸納。例如:《燈》的希望永 存、抗戰必勝的信念,(蒲公英) 的“反戰”思想,(故鄉的榕樹)的 思鄉之情等立意,都是通過對景 物的精雕細刻,層層鋪墊,噴發 而出的。
第四步語言美妙動我心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藝術 語言是最能反映作家的創作個 性的,所謂“言為心聲”。因此,品讀散文的優美語段,能夠使讀者 受到美的熏陶,達到“與我心有 戚戚焉”的審美境界。賞析、品味 散文的語言,進行有效積累,對 開拓我們的思維空間,增強語言 表達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充實文學素養,都是大有裨益的。每 個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 格。朱自清的清新真摯,巴金的 含蓄深沉,壺井榮的樸實誠懇, 黃河浪的活潑輕靈等等。我們需 要兼采眾家之長,遨游于文學藝術的江海之中。 當然,閱讀散文,我們必須發揮豐 富的想象和聯想,因為優美的散文是作 家想象和聯想的結果;如果我們單靠理 性的思索,而不投入足夠的感情,那又 怎么能夠領悟其妙境和真締? 掌握了“四步閱讀法”,也就得到了 點石成金的“指頭”,自覺運用到課外閱 讀中。必有所獲,也會對散文的寫作訓練有所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