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1955年大校(1964年晉升為少將) 1. 于敬山(1919-1996.10.29) 安徽省濉溪縣雙堆集鎮東于莊人。1950年入朝作戰,1950年10月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8軍113師政治委員,第38軍政治部副主任。率部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朝鮮西海岸反登陸作戰防御,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二級自由獨立勛章。1953年7月回國。 2. 馬 杰(1919.05-1975.03.07) 山東省掖縣(今萊州市)程郭鎮前洪溝頭人。1954年4月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4軍政治部副主任兼軍干部部部長。1955年9月被授予志愿軍大校軍銜,1955年10月回國。夫人王金美 3. 王 新(1919.08-1991.08.08) 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李家戶鄉辛莊人。1951年3月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29師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1953年10月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政治部副主任。率部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御。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勛章、二級自由獨立勛章。1954年5月回國。 4. 王 德(1912-1996.06.30) 天津市薊縣(原直隸薊州)人。1952年入朝作戰,任華東軍區赴朝實習代表團副團長,兼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代理副參謀長。參加了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作戰。1953年回國。 5. 王子修(1918—2006.05.23) 河北省安新縣人。1951年2月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9兵團64軍后勤部部長,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9兵團后方留守處主任。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春、夏季鞏固陣地作戰。1953年8月回國。 6. 王扶之(1923.09—) 陜西省延安市人。1950年10月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39軍115師343團團長,第39軍115師115師參謀長,1951年1月任第39軍115師第一副師長,1952年4月任第39軍115師師長。率部參加了第一至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和朝鮮西海岸反登陸作戰防御。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二級自由獨立勛章。1953年5月回國。 7. 王???/SPAN>(1918-1993.08.24) 遼寧省義縣人。1950年10月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前線后勤指揮部第2分部部長后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志愿軍后勤部二分部部長兼政治委員。參加了第二至五次戰役、陣地防御作戰和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1957年回國。 8. 王茂全(1911-) 江西省吉安縣人。1950年10月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66軍198師副師長。率部參加了第一至四次戰役。1951年4月回國 9. 王香雄(1918-1988.12.01) 福建省上杭縣人。1951年10月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第4師參謀長、副師長。1954年回國。率部參加了反絞殺戰,參與指揮擊落第1架敵機的戰斗。和1953年春季反登陸戰役準備。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 10. 王振東(1916-1986.02.21) 河北省饒陽縣人。1952年9月入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6軍133師長。率部參加了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勛章。1955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大校軍銜。1955年10月回國。 |
|
來自: 芬芳萬世 > 《二、五五式晉升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