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單句是由詞和詞組構成的,它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即不但指出一個事物(主語),而且還陳述這個事物怎么樣了(謂語)。單句是比詞組大,比復句小的語言單位。 單句的構成成份(或說構成單句的零件)有六種: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單句內部的組合關系有五種:主謂關系,動賓關系,定中關系,狀中關系,中補關系。 通俗地說:單句就是用五種組合方法,把六樣零件,組合安裝到一處而成。這個組合物的核心(即組合物的底盤),是主語、謂語兩大部分。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單句是以一個主謂詞組為基礎,擴充而成。例如: 學生 學生 (這些)學生 最初是主謂詞組、經過兩次擴充,最后已經是個成份齊全的單句了。由此可以明白,一個單句,不管怎樣復雜,其核心是主、謂兩大部分。 一、單句的構成成份及析句的步驟: ⑴構成單句的六種成份有主、次之分 主語——是句中所談的那個事物,即句中的主人公。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點明主語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或其特征。 (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名詞等充當) 賓語——是謂語動詞的連帶成份,是該動詞的支配對象。(一般為名詞、代詞等等) 附 定語——名詞前面的修飾語。(一般在主語、賓語之前) 加 狀語——動詞、形容詞前的修飾語。(一般在謂語前) 成 補語——動詞、形容詞后面的補充說明語。 分 (一般在謂語后) 一般的句型是這樣的: (定語)主語——[狀語]謂語<</SPAN>補語>——(定語)賓語。 (二)分析單句的結構時要有層次: 如果把單句比作一棵樹,那么基本成分(主、謂、賓)就是主干,附加成分(定、狀、補)是枝葉。我們不要被枝葉迷住眼睛而認不清主干。在分析句子結構時首先要把主干抓住,也就是先找出主、謂、賓,這樣枝葉(定、狀、補)也就容易清理了。例如,我們分析下面這個句子時,可以分兩步走: [第一步] 找出基本成分主、謂、賓,即抓住主干 許多中學生都愿意考進一所重點大學。 [第二步] 再找出附著在各基本成分上的定、狀、補,即梳理枝葉 (許多)中學生[都愿意]考<</SPAN>進>(一所)(重點)大學。 請仔細看看下面的句子: ①(語文)老師[仔仔細細地]講<</SPAN>清楚了>(這一課的)重點。 ②(秋天的)天氣[十分]涼爽。 ③(這個)問題復雜<</SPAN>得很>。 ④他是(我們學校的)學生。 ⑤我[愿意][好好地]學習語法。 從上面例句可以看出,一個單句中,主語、謂語兩種成分是不可缺少的,其它成分則可能有,也可能沒有。 [練習題6] 分析下列單句的句子成分 ⑴咱們認認真真辦這件大事。 ⑵醫務人員中的女同志們英勇得很。 ⑶那匹馬的脊背平坦得像桌面一樣。 ⑷樹林前面那個湖里的水清得可愛。 ⑸背紅十字掛包的同志嘟嘟吹了幾聲哨子。 ⑹一些似云非云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浮在空中。 ⑺當時留日的中國學生反對清朝統治的愛國運動非常活躍。 ⑻辛亥革命并沒有真正解除中國人民所遭受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 ⑼前面車上的司機是個滿精干的小伙子。 ⑽收信人就是你。 ⑾最兇猛的野獸是什么? ⑿這是事實。 ⒀我們都愿意向祖國貢獻青春。 ⒁大家決心把科學文化知識學到手。 ⒂堅強的人敢于向困難挑戰。 ⒃他會來嗎? ⒄咱們應該把這個消息告訴他。 ⒅他可以當我的得力助手。 ⒆天會冷起來嗎? ⒇學好語法是我們中學生的任務。 二、什么可以充當謂語 單句的謂語主要有六種: (一)動詞謂語 ① ② ③ ④ ⑤ (二)形容詞謂語 ① ② ③ ④ (三)名詞謂語 (名詞謂語較少) 名詞單獨作謂語 ① ② 名詞性詞組作謂語 ③ ④ (四)主謂謂語:就是以主謂詞組做謂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五)連動謂語:就是以連動詞組作謂語。 ① ② ③ ④ ⑤ (六)兼語詞組:就是以兼語詞組作謂語。 ① ② ③ ④ ⑤ 謂語的構成主要有以上六種情況。此外還有:代詞謂語,例如:他怎么了? 數量詞謂語,例如:他三十歲,我十五歲。 這些可作名詞謂語理解,就不單獨立項了。 三、主動句和被動句: 在動詞謂語句中,主語與謂語動作的關系,有主動被動之分。 主動句: 被動句: 主語“電影”不是謂語動作的發出者,而是這個動作的承受者,不是“電影”在“看”,而是“電影”被“看”。這樣的主語叫“受事主語”或“被動式主語”。 下面都是“被動式主語句”,簡稱“被動句”: ① ② ③ 這種句式,為了突出主語的被動地位,有時可在謂語動詞前面加上一個“被”字。例如:“畫被貼在墻上了。” 四、常式句與變式句: 在一個單句中,其各種句子成分(主、謂、賓、定、狀、補)的位置,有一個通常的次序,這叫“語序”。在語序上,符合常規的,稱為“常式”,違反常規的,稱為“變式”。過去講過,一個單句的語序常規是: (定語)主語[狀語]謂語<</SPAN>補語>(定語)賓語。 下面以一個句子為例,看看語序上的“常式”與“變式”。 [常式句] 我[今天]撿<</SPAN>到了>(許多)(紅的白的)石子兒。 [變式句] 略舉以下幾種: 狀語前置:[今天],我撿到了許多紅的白的石子兒。 時間狀語、地點狀語提到句子前面,是最常見的變式句。 狀語后置:我撿到了許多紅的白的石子兒,[今天]。 定語后置:我今天撿到了許多石子兒,(紅的白的)。 賓語前置:我今天,石子兒撿到了許多,紅的白的。 主謂倒置(又稱倒裝句): 今天撿到了許多紅的白的石子兒,我。 采取什么樣的變式,是出于表達方面的需要,不是搞語序 游戲。 再有,語序上的“變式”,是句子范疇的問題,詞組那一層次,沒有變式。有些詞組,一旦改變語序,詞組的類型就有可能變了。例如: 經濟繁榮(主謂) 繁榮經濟(動賓) 歷史悠久(主謂) 悠久歷史(定中) 描寫景物(動賓) 景物描寫(定中) 了解透徹(中補) 透徹了解(狀中) 詞組的語序一變,詞組的類型及內容也就變了,所以在詞組那一層次上,沒有常式、變式的問題。 五、單句的特殊成分: 復指成分 獨立成分 (一) 重疊復指(又叫“同位復指”)例如: ① ② ③ 劃句子成分時,此同位詞組,可以作同一個句子成分。 稱代復指(又叫“外位復指”)例如: ① ② ③ 它們穿梭般奔馳在寬闊的新路上。 劃句子成分時,句首部分可放在結構之外,稱“外位語”。 總分復指 ① ② ③ 劃句子成分時,有的部分可放在結構之外。 (二) 獨立成分在句中的位置比較靈活,它表示的意思的多方面的。例如: ⑴啊呀,天,你長得多結實啊!(表示感嘆) ⑵天氣看起來就要熱了。(表推測、估計) ⑶這樣結實的東西,你盡管放心,一定是經久耐用的。 (引起對方注意) ⑷他苦干了一輩子,留下什么啦,老師!(呼語) ⑸總之,提高學生讀寫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所在。(表總結) ⑹我們提出向外國學習的口號,我想,是提得對的。 (表示意見看法) ⑺你們的產品,嚴格地說,是不合規格的。(提醒和強調)⑻據說,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表依據和來源) ⑼一句話,我們要統一思想,同心同德,齊心合力,共渡難關。(表歸結) ⑽砰、砰,我正在看書的時候,響起了敲門聲。(摹擬聲音) ⑾大多數的掘地昆蟲,例如金蜣,它們的窩外面總有一座土堆。(舉例) ⑿數詞、量詞常常組合起來用,如十個、十斤、一趟。 (舉例) 劃句子成分時,獨立成分不進入句子結構。 六、單句的一些比較簡略的格式:省略句、無主句、獨詞句 (一)省略句——省略了某些句子成份的句子 在某種情況下(或由于是當面說話,或由于前言后語相照應),某些句子成份不言自明,為了語言簡潔,就省略了,這樣就出現了省略句。請看下面三句答話: 以上三句答話都是省略句。省略句必須在一定的語言環境 中才能成立。其省略的成份必須是很明顯的,如果須要的話,可以肯定的補出來。 (二)無主句——只有謂語部分,沒有主語部分的句子。例如: ①刮風了。 ②出太陽了。 ③禁止吸煙! ④當心油漆! ⑤車站上停著列車。 ⑥從村中傳出幾聲狗叫。 ⑦河邊有個小村莊。 無主句并非省略了主語,而是說不出主語、不需要說出主語的,一般無法補上主語。 (三)獨詞句——只有一個詞(或者一個偏正詞組)作成的句子。 獨詞句有名詞性的、動詞性的、形容詞性的,還有嘆詞、 代詞、副詞等作獨詞句。例如: 火! 飛機! 秋天的早晨。 好! 不行! 不! 算了算了! 得了! 對! 嘿! 謝謝! 再見! 不敢當! 怎么的啦? 什么? 怎么! 獨詞句雖極簡略,卻是完整而獨立的句子。但當它附著在另一個句子上的時候,它的性質就變了,不再是獨立的句子,而是它所附著的那個句子中的一個獨立成分了。 單句又可分為“主謂句”“非主謂句”兩大類: 能分出主語、謂語兩大部分的單句可統稱之為“主謂句”。 過去講的都是主謂句。省略句也是主謂句,它也具有主、謂兩個基本部分,只是省略了,需要的話可以補出來。 [練習題7] (一)、劃出下列各句結構(形容詞謂語) ⑴牡丹花的確非常美麗。 ⑵他的嗓音宏亮得很。 ⑶他的表演多么精彩啊! ⑷今天的天氣冷極了。 ⑸他的笑話多得講不完。 ⑹他高興得眼睛笑成一條縫。 ⑺夜已經深了。 ⑻我從心里往外冷。 ⑼他的態度終于好起來了。 ⑽天大亮了。 ⑾我們的信心非常強。 ⑿田里的莊稼茂盛極了。 ⒀你身上的棉衣太薄了。 ⒁他的心緊張起來。 (二)、劃出下列各句結構(名詞謂語) ①明天春節。 ②李強好學生。 ③這個人好大的膽子。 ④他勞動模范。 ⑤這些東西沒人要的。 ⑥這部電影舊片子。 (三)、把下列各句變為主謂謂語句(主謂謂語) ① ② ③ ④ ⑤ (四)、劃出下列各句結構(注意雙賓語) ① ② ③ ④ ⑤ (五)、分析下列各句結構(注意連動謂語、兼語謂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六)、分析下列各句結構 ⑴當天晚上我把各種作業全做完了。 ⑵去年,我到過全國著名的鋼鐵工業基地鞍山市。 ⑶老李掃了眾人一眼。 ⑷他的眼睛亮得發著黑光。 ⑸這個人好記性。 ⑹這些人靠自己的雙手把他們的事業鞏固下來了。 ⑺這件事的成功全靠大家的努力。 ⑻他從口袋里拿出一本日記本來。 ⑼我們拿皮帶尺量了一下射程。 ⑽昨天,我讀了兩遍課文。 ⑾今天,我又讀了兩篇課文。 ⑿為了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以實現自己的個人理想,許多中學生立下了報考重點大學的志愿。 ⒀暑假里,我整天看書寫文章。 ⒁他這個人性格和藹。 ⒂他設計的產品式樣新穎。 ⒃感冒病人都要體溫升高。 (七)、分析下列各句結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