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句話,相信是幾乎每個人在看電影(尤其在看好萊塢動作片)的時候都曾經說過的,這句話叫做—— “主角怎么就不會死呢?!” 而每當這個自從一百多年前電影出現以來便一直困擾了無數人的疑問出現的時候,坐在旁邊的人就會一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一邊啃著爆米花,一邊淡定地回答你,因為人家是主角,主角都是有主角光環的嘛。 So,在無比強大的百分百閃避外加血量無限的主角光環的庇佑下,不管主角是深入敵軍后方,身處槍林彈雨,還是面臨十萬大軍,總有那么一些來自敵方陣營的同志們,不管電影之前對他們毀天滅地的牛X程度做過多少鋪墊,總能在主角最危險的關鍵時刻,拿出國足的專跟門框過不去的偉大精神,專門瞄準一些和主角完全無關的東西,像主角前面的鐵欄桿啊、主角身后的油桶啊、突然出現的給主角擋個子彈的金牌醬油啊什么的,一邊大聲高喊“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一邊對著以上說過的那些物件一頓狂射,射得主角一連串漂亮的前滾翻,滿屏幕噼里啪啦都是火星子。而下一個鏡頭呢,則是毫發無傷的主角一個帥氣的特寫,拍拍身上的灰該干嘛干嘛。時間長了,導演怕觀眾實在是看吐了,就在主角右肩PS上一絲子彈擦傷的血跡,主角也表情猙獰,作十分痛苦狀,才算成功平息了觀眾們的退票狂潮。 后來雖說在機智的好萊塢導演們的努力思考與積極補救下,又成功地想出了很多自圓其說的辦法,像什么主角在最后的戰斗中受了重傷,大家都以為他死了,結果屏幕一白,主角又在醫院里滿狀態復活啦、或者是有一種神奇的藥水把本來死掉的主角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啦,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彩的創意。但總而言之,終究逃不出主角不死的咒語,觀眾也大可從電影一開始就抱著主角不死的決心喝著可樂啃著爆米花把電影安心看完。 所以,為了打破這一人們印象中顛簸不破的真理,特此列出以下可能對大家三觀有巨大傷害的電影。鑒于其中某些影片極虐,未成年人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1、《死神來了》系列 說到死主角,估計大多數人能想到的或者第一個想到的肯定都是這個系列了。該系列恐怖片知名度極高,熱愛歐美恐怖片的朋友們必看影片之一。 這個系列電影的主要情節是講一群人組隊玩耍,其中的一個人——也就是主角——突然產生了一串十分逼真的幻覺,幻覺中主角和身邊的人突然遭遇了意外,相繼死去,而且死狀奇慘。從幻覺中醒來后的主角開始歇斯底里,說馬上要發生意外,身邊的人當然都是不相信的,但馬上意外便真的發生了,某幾個人因為主角的干涉而沒有在意外中喪生,各自安全回到了家中。但很快,死神便重新找上了這些幸存者們。 該系列是相當成功的恐怖片,影片中精心設計的大量細節是其成功的關鍵,每個角色的死亡方式都有大量暗示,角色間的死亡也有大量關聯(有強迫癥的童鞋們可以從頭挨個找找),并做到了幾乎沒有硬傷;故事的主線創意十足,完全沒有落入俗套;情節也十分驚心動魄,高潮接二連三。 這五部電影在IMDB里的評分不是很高,可能是因為太cult的緣故,不過在豆瓣里評分倒是挺高的,第一部得到了7.6分的高分,在近年的恐怖片里已經算是名列前茅了。而且第一部和第三部的導演和《電鋸驚魂》系列一樣,居然是華裔!這點還是很振奮人心的。 2、《這個殺手不太冷》 御姐心的蘿莉與正太心的大叔不得不說的故事。這個電影因為太出名了,所以就不多說了,沒看過的自覺面壁。IMDB評分8.6,排名第34位,豆瓣評分9.4,排名第2位。P.S.小時候的娜塔莉·波特曼實在是太萌了。 3、《美麗人生》 誰說主角死了就一定是悲劇電影? 意大利導演羅伯托·貝尼尼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獲得了1999年的3項奧斯卡大獎,他本人也憑借這部電影成為了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非外語片演員(好像也是唯一一個)。 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是二戰時期,絕對可以說是二戰題材——尤其是納粹迫害猶太人題材——電影中的一個奇葩。電影主要分為兩部分,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對生活充滿美好向往而且生性樂觀的猶太青年Guido來到了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小鎮,渴望在這里開家書店,從此安逸地生活下去。因機緣巧合,他結識了年輕漂亮的富家姑娘Dora,并靠自己的幽默與純真善良的本性虜獲了她的芳心,兩人結為夫妻(兩位演員在現實生活中也是真正的夫妻),并有了一個可愛乖巧的兒子??珊萌兆記]過上幾天,在兒子5歲生日的那天,納粹分子抓走了擁有猶太血統的Guido的叔叔,以及Guido父子兩人,把他們送往慘無人道的猶太人集中營,電影也進入后半段。后半段講述了在集中營里,天性樂觀的Guido為了不讓兒子的童年抹上陰影,居然哄騙他這其實是一場游戲,遵守游戲規則的人只要得到1000分就可以贏得一輛坦克車。他一邊獨自忍受勞累與恐懼,一邊想方設法與妻子聯系,一邊照顧自己的兒子。后來就在解放來臨之際,納粹準備在深夜逃走,Guido將兒子藏在路邊的鐵柜里,叮囑兒子千萬不要出來,并告訴他這也是游戲的一部分,而他則趁著混亂去女牢尋找妻子。不幸的是他被納粹發現,當納粹押著他路過兒子藏身的鐵柜時,為了不讓兒子害怕,他還故作開心地大步向前走去。但緊接著,歷經磨難的Guido便慘死在了納粹的槍口之下。天亮之后,美軍抵達,母子二人才終于得以團聚。 這部電影總體來說算是喜劇,前半段笑料百出,人物性格刻畫也相當成功。后半段主要部分其實也是喜劇,但是已經能夠隱隱感受到藏在深處的悲劇的影子了,直到那一聲槍響,才徹底沖散了整片的喜劇氛圍。但可以說導演羅伯托·貝尼尼是希望觀眾們看到喜劇的,他希望人們明白即使我們有可能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卻不應該丟掉我們人性中積極樂觀的一面,命運雖然可能改變我們的生存狀態,卻永遠無法蒙住每個人那雙發現“美麗人生”的眼睛。 該片做到了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角來反思戰爭的殘酷,使觀眾認識到即使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也能找到人生中美麗的一面,想必看完這部電影,每個人都會重新拾回堅強生活下去的勇氣。 IMDB評分8.4分,排名77位,豆瓣評分9.4,排名第7位,絕對值得一看。 4、《V字仇殺隊》 這張面具看著眼熟吧,出處就是這部電影——《V字仇殺隊》,現已幾乎成為了自由與人性解放的標志。主題類似的影片還有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的動作電影《撕裂的末日》、杰克·尼克爾森主演的劇情片《飛越瘋人院》(馬上就要出場)和愛德華·諾頓與布拉德·皮特共同主演的超經典cult片《搏擊俱樂部》等等,大家感興趣可以看看。 電影的背景是未來的英國,當時的英國陷入了壓制人性自由的獨裁政府的統治下(當時的統治者名字叫做Sutler,大家知道是在指誰吧)。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女主角Evey是一名普通人,某個夜晚偶遇了試圖推翻獨裁政府統治的擁有高智商與超強戰斗力的神秘怪人V,開始了一段推翻暴力統治,重新喚醒人們內心反抗意識的道路。 關于這個電影比較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2012年,CCTV-6一刀未剪地播出了這部“禁片”(當時比較溫和地把電影名字改成了《V字別動隊》),引起了網友的盛贊與熱議,網友對于這種直白地表露大呼過癮。至于原因嘛...大家懂的(如果看了這部電影的話),所以就不多說了。 再說一句,娜塔莉·波特曼真是主角殺手啊。 IMDB評分8.2,排名167,豆瓣評分8.7,排名53。 5、《飛越瘋人院》 自由萬歲! 一部所有渴望自由與追求自由之人的必看影片。又譯《飛越杜鵑窩》,美國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之一。當時本片以壓倒性的優勢包攬了1975年奧斯卡5項大獎,其中包括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和最佳女主角獎。主演杰克·尼克爾森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三位演員之一。 電影主要內容是這樣的:由杰克·尼克爾森飾演的主角McMurphy是個對于自由充滿向往且個性十足的人,他為了逃避監獄里的強制勞動,假裝精神異常,“把自己送進了”精神病院。在那里,他結識了住在那里的十幾名精神病人,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與活力,并漸漸地通過自己的行為在他們之中建立了友誼與威信。因為無法忍受精神病院單調枯燥壓制人性的生活與“治療手段”,我行我素的McMurphy開始試圖打破常規與教條的束縛,做出一些“過格”的行為來,卻屢屢遭到教條而工于心計的護士長的百般阻撓。終于,他開始與病友“酋長”秘密地籌劃飛越瘋人院的計劃。 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夠名垂青史,是因為它十分完美而準確地影射了當時美國社會的種種弊端,對其進行辛辣的嘲諷與抨擊。這家瘋人院恰恰正是當時美國社會的縮影,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完美對應了社會中的一個群體。巧妙地反映了在美國當時的現代體制的管理下,種種規章制度對人們人性中自由的一面進行著殘酷的壓榨。電影中追求自由的McMurphy勇于與體制進行斗爭,卻終因無法找到正確的出路而不得不以悲劇收場,似乎也象征著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自由不得不被社會的大潮所無情地吞噬。 但是,從好的一面來看,如果不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催生了這場悲劇,也就無法誕生一部如此偉大而深刻的電影。這部電影在電影史上不朽的地位也永遠都不可動搖,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在當時所發出的沉痛呼聲一直到今天仍在世界的各處回響,對于當今的中國,也同樣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IMDB評分8.8分,排名第8位,豆瓣評分9.0,排名26位。 6、《致命魔術》 最精彩的懸疑電影沒有之一。 由好萊塢天才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由休·杰克曼以及我最喜歡的三位演員之一的克里斯蒂安·貝爾主演,于2006年上映的一部關于才華、斗爭與自我犧牲的懸疑影片。 故事發生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兩位熱愛魔術且擁有極強天賦的年輕人Robert Angier和Alfred Borden原本是魔術表演的合作伙伴,因為一次意外而互生怨恨(在意外中,因Borden的過失,Angier痛失了愛人),從此兩人分道揚鑣,各自繼續在魔術的道路上探索,分別成為了倫敦的頂尖魔術師。但兩人之間的恩怨卻遠沒有結束,明爭暗斗仍在兩人之間持續著,直到有一天,Borden發明了一種全新的魔術——移形遁影術,一下子獲得了巨大的成功。Angier為了得到這一魔術的秘密,開始了一場探索與復仇的旅程。為了這場仇恨,兩人各自堵上了一切。 為了防止劇透,劇情就不繼續往下說了。要重點提醒的是,如果想要完全體會到本片真正的精髓,一定要做好反復看許多次的心理準備。因為首先本片的敘述在時間順序上比較混亂,既有倒敘又有插敘,想要完全理清順序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本人就是在看了三四遍之后才徹底看懂每一個橋段的準確時間的。其次,本片有大量的細節都暗示了結局,從頭再一次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才能夠真正明白影片的精彩之處究竟在哪里,才能夠真正理解這部影片偉大的地方。 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被結局震撼之后,很多情節都還是云里霧里,總體來說大概能夠看懂50%;第二次看能看懂80%;第三次看能看懂90%,也就是說至少要看四遍以上才能夠完全把握這部影片。但是,我可以保證的是,當你終于把這部影片看懂之后,你會發現你在這部電影上花費的所有時間都是值得的,因為你不光明白了電影中的一切細節背后的含義,最重要的是你明白了什么才是一部完美的懸疑電影。 IMDB評分8.4,排名第66位,豆瓣8.7分,排名52位,絕對會刷新你對懸疑電影的認識。 7、《老無所依》 2008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除此之外還拿到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導演三個奧斯卡大獎,不過在中國幾乎沒什么知名度。 電影主線情節十分簡單,就是一個老牛仔Moss無意中撿到了一個裝著200萬美金的箱子,被殺人不眨眼的變態殺手Chigurh盯上,開始了一段亡命之旅。雖說主線簡單,但整部影片的過程卻極為復雜,變態而強大的殺手Chigurh是主要看點之一,該角色被西班牙國粹級演員哈維爾·巴登演繹得淋漓盡致。雖然和典型的恐怖片相比,這部電影幾乎沒有什么過于血腥與暴力的鏡頭,但是卻差不多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影片之一,因為影片中的反派BOSS幾乎見人就殺,隨時都有人在你完全想不到的情況下死掉,在觀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如果你能夠看得進去的話,那么你的心臟全程都會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壓迫感;此外,如果仔細看的話還能發現該片有非常多邏輯嚴謹的細節環環相扣,可以想象電影制作者在細節上花費了多少精力;本片中穿插著大量的充滿內涵的對話也是亮點之一,將這部電影的主題以一種更加深層的方式表達了出來。 這部電影的IMDB評分達到了8.6的高分,在豆瓣里也是7.8分,水準就不用多說了,但是如果不是太喜歡冷門影片的話可能會看不進去,另外對三觀也有極大傷害,觀影請慎重。 8、《美國麗人》 又是奧斯卡重量級影片?!睹绹惾恕帆@得了2000年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在內的5項奧斯卡大獎,主演凱文·史派西(就是演《紙牌屋》的那位)通過此片奪得奧斯卡影帝。不過同樣,該片在中國知名度不算太高。 這部電影中國人看起來可能稍微有些難懂,因為電影描繪的是美國日常生活的眾生相,但雖說如此,其中的某些東西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電影的主要內容是發生在一個美國典型中產階級家庭中的日常瑣事,雖然是瑣事,但每一件都完美的折射出潛藏在美國民眾生活中的巨大毒瘤。影片里的人物單獨拿出來看個個都是典型,主角Lester是一個陷入中年危機的廣告公司員工,在工作上沒有什么大的成就,某天突然被女兒的同學Angela所吸引,以此為導火索開始做出一系列渴望改變現有生活的嘗試;妻子Carolyn是一名典型的事業女性,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與事業上,心中的浪漫一面卻早已消失殆盡,淪為了金錢與現實的奴隸,同時積攢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女兒Jane是典型的新新人類,不安、迷茫而憤世嫉俗的美國青少年,與父母之間缺乏溝通,內心孤獨,認識了偷拍她的看似精神不正常的鄰居小哥Ricky;Ricky則是古板嚴肅甚至有些神經質的退役軍官的兒子,背著父親偷偷販賣毒品賺了不少錢,愛好拍攝,并以一種常人所無法理解的方式發現生活中的美;另外一名重要角色則是Jane的好朋友Angela,每天將性掛在嘴邊以在同齡的女孩間顯示出優越感,不惜以勾引同學的父親上床作為實現其自我價值的方式,實際上內心卻極為單純。 看完這部電影首先想到的是另外兩部電影,一部是講美國教育問題的《超脫》,另一部是講臺灣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一》。前者是因為兩部影片的敘述風格類似,并且同樣是揭露隱藏著的社會問題的,后者則是因為兩部電影都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誤解與隔閡所產生的誤會來表達一種對于生存、對于日益冷漠孤獨的社會的無奈的。 IMDB評分8.6,豆瓣評分8.3,毫無疑問是個水平極高的作品,不過至于感不感興趣就因人而異了。 9、《活埋》 一部獨一無二的電影,改變你對電影過去的認知,顛覆你的三觀。 《活埋》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名美國卡車司機在伊拉克遭到綁架,被埋在了沙漠深處的棺材里。他醒來后發現身邊只有一個打火機、一部快沒電的手機以及一些無用的隨身小物件,他必須想盡辦法聯系外界逃出這個棺材。 這部電影最最驚人之處就在于整部95分鐘的電影只有一個場景,就是棺材。影片中的一切對白、情節以及沖突全都是在這一個場景內發生的,但是隨著過程的漸漸深入,你卻會發現自己已經和主角的心理活動完全融為一體,主角從頭到尾的所有情感變化,憤怒、焦急、孤獨、絕望都會被完整的捕捉到。 在主題上與這部類似的電影有很多,《第九區》、《撞車》、《通天塔》等等都是從某種程度上表達在巨大體制下每個人類個體的無助的,看了之后和讀完卡夫卡的《變形記》一樣,都有一種被拋到遙遠的外太空的感覺。 當然了,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只有一個場景的電影能看?” 我的回答肯定是,“看了就知道了?!?nbsp; IMDB之前的評分是7.6,剛剛查了一下變成7.0了,豆瓣是7.6分,就沖它這么犀利大膽的拍攝手法能拍出這么厲害的片子,也必推無疑。
10、《電鋸驚魂》系列 再來一發重口味,對血腥片不感興趣的請自覺繞行。 地球人都知道的歐美經典恐怖片系列,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系列。由華裔導演詹姆斯·溫指導,在我國擁有大量影迷。因為某些情節過于血腥和驚悚,據說出現過在公映時有人在影院被嚇昏的情況。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較差者請勿觀看(挑來挑去挑了一個還算比較溫和的海報,大家可以查查其他海報來估測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能不能把持住這個系列)。 這個系列的套路都是比較類似的,就是幾個人在一間密室醒來,發現自己的身體被放置了機關。然后BOSS(“豎鋸”,一個很有氣場的老頭)的玩偶出場,告訴他們“I want to play a game”,幾個人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達成老頭所說的某種條件才能逃出這場恐怖的游戲(一般都是“犧牲”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來贖罪,因為他們一般都不是什么好鳥,都是一些法律上的漏網之魚),否則時間一到,全都玩完。然后,血漿四濺,幾個人就開始邊尖叫邊逃命了。 該系列電影的前幾部絕對稱得上是懸疑片里經典中的經典,尤其是第1、2、3部,在豆瓣里均得到了8分左右的成績(第一部甚至達到了8.6分,作為一個如此血腥的電影居然也出現在了top250的隊伍中),不得不說是成功之作。雖說后面幾部可能是靈感枯竭,有狗尾續貂之嫌(《電影》雜志曾給出了第七部這樣一個很搞笑的評價:“停手吧,不要再拍了”),但因為粉絲數量之眾以及整體水平還算可以,仍然能夠獲得很高的票房成績,使這個系列成為了低成本高票房的代表作品。 總之,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如果沒看過這個系列,就千萬別說自己喜歡歐美恐怖片。 第一部的IMDB評分達到7.5分的高分,但第一部到第七部的評分差不多是直線下降,第五部已經低到了5.7分...豆瓣里還算比較給面子,七部都在7分以上,反正如果對懸疑片感興趣的話,前幾部絕對值得一看(實在不行...到了血腥鏡頭就把眼睛閉上吧)。 11、《恐怖直播》 韓國最好看的幾部電影之一。 說實話,本人對韓國的嚴肅電影一向沒什么信心。因為印象中韓國這個國家娛樂至死,覺得他們頂多發揮自己特長,拍個帥哥美女比較多的愛情片或者是比較擅長的喜劇片還湊合,我又剛好對這兩個類型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平時也就基本不看韓國電影。直到無意中看到的三個韓國電影才改變了我的這一印象,一部是金基德導演的關于宗教與人生的劇情片《春夏秋冬又一春》,一部是車太賢主演的笑點淚點全中的喜劇片《開心鬼上身》,另一部就是這個去年7月上映的《恐怖直播》了。 這部電影的主角尹英華是一個電臺主持人,在一個平常的早晨,他一如既往地與群眾進行電話連線。這時一個電話打來,揚言要炸掉漢江大橋,不以為然的尹英華認為這不過是場惡作劇,便掛掉了電話??珊芸?,幾波爆炸聲便從窗外傳來。尹英華望向窗外被炸毀的大橋,頓時大驚失色。但他馬上就冷靜了下來,因為他意識到如果把這次恐怖襲擊變成一場獨家新聞,將會是他在事業上打翻身仗的大好機會。于是,一場由自私與良知所共同主持的,卻漸漸脫離所有人控制的恐怖直播拉開了帷幕。 兩個月前第一次看完這部電影,在因其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大呼過癮的同時,被韓國能夠拍出如此主題的電影感到震驚。后來去查了一下,發現韓國在2011年便拍出過《熔爐》這樣體現國家法制化和民主化的電影了,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查一下韓國近年出臺的一項法律,叫“熔爐法”,就是在這個電影的推動下出臺的。豆瓣里有句相當犀利的評論,叫“他們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有改變電影的國家”。至于什么意思,大家可以邊看電影邊領悟了。 IMDB評分7.3,豆瓣評分8.6,期待中國早日拍出這樣精彩的電影。 12、《閃靈》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恐怖片之一。 《閃靈》是一部由大名鼎鼎的斯坦利·庫布里克導演,大名鼎鼎的杰克·尼克爾森主演,由大名鼎鼎的斯蒂芬·金的原著小說改編的,于1980年上映的美國電影?,F如今已在電影史上確立了極高的地位,被看做是為恐怖片開創新紀元的作品。 電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Jack一家三口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大飯店里發生的恐怖故事。主角Jack是一名小說家,為了擺脫工作上的失意,也順便為自己的寫作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他應聘了看管一家在冬季停業的大飯店的差事,于是他便帶著妻子與兒子一同搬進了這家城堡一樣空曠的大飯店。主角的兒子Danny是一個具有心靈感應與預知未來能力的孩子(這種能力便被稱為“閃靈”),從一開始搬到飯店,他便有一種奇怪的預感。后來,一場大雪完全阻隔了三個人與外界的聯系,飯店里也開始頻頻出現一些怪異的東西,如本不存在的人與幻象等等,情況變得越來越古怪起來。直到有一天,妻子無意中看到了丈夫打字機打出來的內容,才發現丈夫已經失去理智多時,終于,恐怖的一幕爆發了。 觀眾對于這部電影的評價差不多是我所知道的電影里兩極化最嚴重的。說它好的人就一味覺得它好,覺得它恐怖,說它不好的人就一味覺得它不好,說它垃圾。但是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兩邊都說不出為什么來,“支持派”除了夸它手法純屬或者是地位如何如何以外再挑不出什么優點,“反對派”除了說它情節過于拖沓或者邏輯性不夠以外也再挑不出什么缺點,可對于一部電影整體的好壞來說,這些因素單獨拿出來都不足以作為評判的立足點,因此對于這部影片的評價至今也無法達成統一的意見。 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部電影的地位的確是高得可以,雖然從我這個恐怖片狂熱愛好者個人的眼光來看,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也確確實實感覺不出這部電影有什么特殊的亮點,頂多稱得上是一部中規中矩的恐怖電影。只是鑒于美國影評雜志每次在評選最偉大的恐怖電影時,這部《閃靈》都榜上有名,所以在猶豫了很久之后,還是決定把它寫在這里,以防有電影愛好者錯過。 IMDB評分8.4,排名47位(高得離譜),豆瓣評分8.0,究竟如何就看大家口味了。 13、《海上鋼琴師》 比生命還要重要的執著。 又名《1900的傳奇》or《聲光伴我飛》,吉賽貝·托納多雷導演的三部曲之一,這部電影在國內好像比國外要火得多。 影片講述了天才鋼琴師1900的傳奇一生:1900年,Virginian號豪華游輪上出現了一名棄嬰。這名棄嬰被好心的水手撫養長大,就按他被發現的年份“1900”命名。1900在船上長大,顯示出了極強的鋼琴天賦,成為了一名隨船樂隊的鋼琴手,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他的才華以及悠揚的音樂所打動。后來他的名聲越來越大,一位在當時同樣很有名氣且自認水準高超無人能及的鋼琴大師也慕名而來,與他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斗琴”比賽,結果竟也自嘆弗如,黯然離去。唱片商看中了1900的才華,希望能與他合作錄制鋼琴唱片,并保證他可以名利雙收,但被從未踏上過陸地的1900婉然拒絕。因為那不是他所追求的,他自由而平靜的內心一直以來便對陸地的種種束縛有種莫名的恐懼與不安。直到有一天,一個女孩的出現,才終于打動了1900平靜的內心。僅僅是無意間的一瞥,他便被那女孩深深地吸引了。在輪船與陸地、愛情與自由之間,1900究竟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電影不光向我們講述了對于自由的追求究竟會變為一種怎樣的執著,也同樣透露了這種執著背后不為人知的辛酸、無奈與孤獨。 這部影片毫無疑問是個好片子,無論是主題還是配樂都是一流的水準。但整部電影唯一的美中不足之處是主演蒂姆·羅斯的演技,雖說這樣一個死宅的性格確實不易把握,但我實在是忍不住要吐槽一句:你真的是在演電影么?! IMDB評分8.0分,豆瓣評分9.1分,排名第6位,當你因迷茫而失去前進勇氣的時候,這部電影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14、《完美的世界》 據說這兩個人賺了大把眼淚。 由好萊塢傳奇人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并參演,凱文·科斯特納主演,于199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這部電影在我國知名度很低。 電影的主角Butch是一名越獄出逃的犯人,他與一同越獄的同伙在偷車的過程中,闖入了一家民宅。家中只有女主人與她的三個孩子生活在一起,同伙欲對女主人施暴,被Butch發現后制止,因他們的行蹤被鄰居發現,兩人不得不劫持了女主人8歲的兒子Philip。在逃亡的過程中,Butch殺掉了令人厭惡的同伙,卻對Philip關愛有加,想方設法地滿足小Philip的要求。家教十分嚴格的Philip從內心實際上十分善良的Butch那里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與快樂,也得到了一直以來所無法感受到的父愛。在逃亡的一路上,兩人漸漸建立起了一種類似于父子之間的,甚至比父子還要親密的感情。 先要提醒大家的是,這部電影的結局遠遠超過我們對“完美”兩字的字面理解。完美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想必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不是很明確的答案。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思考與答案恐怕與大多數人的都不同,“完美”在他的理解似乎更加接近于真實的意味。他并不像其他的導演那樣,給了我們一個好萊塢式的“Happy Ending”,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喝完可樂走出電影院。而是將沉重的現實拋在了我們的面前,讓我們明白,正是因為有了缺陷,我們的生活才能夠完美,并通過這部電影激起的深刻反思,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IMDB評分7.3,中等偏上,但豆瓣評分達到了8.9分的高分,不怕虐的就來吧。 15、《拯救大兵瑞恩》 最經典的戰爭片之一。 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二戰題材影片,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知名度都極高。 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Ryan是一名美國傘兵,他的部隊被困在了德軍的后方。他本有三個兄弟,可都在戰爭中不幸犧牲,如果他也在這場戰爭中陣亡的話,家中的母親將失去最后的依靠。美國作戰總部得知這一消息后,當即做出決定,派Miller上尉組織一個八人小隊,深入敵軍后方,救出被圍困的Ryan。 剛剛經歷諾曼底登陸的Miller上尉收到了命令后,還沒來得及在激烈而殘酷的戰斗后休息,便帶上七名手下,馬上開始了這場救援行動。一路上,他們面臨著隨時都會死亡的威脅,經歷了重重困難與阻礙,終于找到了這名素不相識的士兵。然而,有著強烈責任感與使命感的Ryan卻不愿離開戰場,Miller與活下來的戰友便決定留下來和Ryan一同保衛大橋。敵人不斷迫近,最終的戰斗一觸即發。 本片不得不提的幾大亮點之一是影片開始時的諾曼底登陸場面,其細致與逼真受到了觀眾甚至包括許多二戰老兵的高度贊揚,不管是對二戰歷史感興趣的還是對戰爭比較陌生,僅僅想要感受一下戰爭殘酷的都可以看看這部電影感受一下;亮點之二是電影的敘事結構,斯皮爾伯格再次熟練地運用他純屬而高超的敘事手法給觀眾上了一盤好菜?!安还苣銓适聝热莞信d趣還是不感興趣,對歷史了解還是不了解,老子就是讓你能看進去”,斯皮爾伯格這次又拿出了他的這一看家本領;亮點之三是利用這一特殊事件勾起人們對于道德以及戰爭本身的討論。在這樣的環境下,用這八條人命來換一條人命究竟值不值得,也許對這個問題誰也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對于一部好的電影來說,提出一個合理的問題供觀眾探討永遠都是比給出答案更為重要的責任,這種思辨精神才是電影價值最重要的體現。 IMDB評分8.4,排名47位,豆瓣評分8.7,排名73位,不管你喜歡戰爭片還是不喜歡戰爭片,這部電影都不會讓你失望的。 OK,本系列到此為止。 需要聲明一點的是,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主角最后死掉的電影,這里所列舉的15部電影只是我個人按照一定條件所篩選出來的一部分。具體的篩選條件就不細說了,主要是兩點:一是按照電影的劇情發展,主角是有很大可能性不死的,但最終還是按照死掉的可能性發展了下去;二是即使劇透也不會影響大家的觀影感受,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所以所列舉的電影都不是完全靠出人意料的劇情取勝的,而是還有其他方面的亮點來支撐。 至于不嚴格符合條件的部分電影也為大家列舉如下,大家可以選擇性觀看: 如大家很容易就能預測到主角會死的,有凱文·史派西與凱特·溫斯萊特主演的《大衛·戈爾的一生》(最容易被名字錯過的好電影之一),講希特勒生命最后階段的二戰題材知名電影《帝國的毀滅》(在鬼畜界非?;鸨摹对椎膽嵟肪褪浅鲎赃@部電影)等等;如主角自然死亡的,有馬龍·白蘭度與阿爾·帕西諾主演的史詩級黑幫電影《教父1》、《教父3》,摩根·弗里曼(我最喜歡的三位演員之一)與杰克·尼克爾森兩位老戲骨共同主演的人生哲理類電影《遺愿清單》、蒂姆·伯頓導演的溫情奇幻片《大魚》等等;如較為小眾的只有少數關注該類別電影的人才會感興趣的,心理類有娜奧米·沃茨主演的很著名的cult片《穆赫蘭道》,伊萬·麥克格雷戈與娜奧米·沃茨共同主演的《生死停留》,約翰·庫薩克主演的經典懸疑影片《致命ID》等等;如主角并不確定是否死掉的,有娜塔莉·波特曼不久前主演的《黑天鵝》,之前提到的愛德華·諾頓與布拉德·皮特共同主演的《搏擊俱樂部》等等;如煽情影片,有講述人與動物感情的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真實事件改編,自備紙巾),一直被誤認為是宮崎駿作品的《螢火蟲之墓》等等;如少數人關注的國產嚴肅電影,有姜文自導自演在國外屢獲大獎的《鬼子來了》(在日本得最佳外語片獎卻在國內遭封殺),陳凱歌導演的世界級藝術電影《霸王別姬》(同樣在國外屢獲大獎在國內卻只有少數文藝青年才知道的電影)等等;如考慮到節奏太慢等原因不太適合重點推薦的,有威爾·史密斯主演的人生思考類影片《七磅》,探討人權問題的奧斯卡重量級影片《費城故事》等等;如最好看的幾個偽紀錄片,有經典災難片《科洛弗檔案》(又名《苜宿地》),真實感爆棚的僵尸片《死亡錄像》等等;如涉及嚴重劇透的,有《靈異XXX》、《小島XX》、《卑劣XXX》、《萬能XX》等等(看過的就當智力填空吧);還有就是我知道很經典但是到底還是沒看進去的《勇敢的心》、《百萬寶貝》等等,另外恐怖片死主角的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