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湖觀:原稱豐湖寺,位于陸豐市南塘鎮四柱湖,據傳,當時以四支石柱建成簡易小廟,供奉道教紫微大帝神像。明朝天啟四年(1624),由村民黃敬業主持集資擴建,初名“四柱湖庵”。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下寨村儒士黃仕釗主持重修,之后,易名“豐湖寺”。1997 年改稱“豐湖觀”。新中國成立后,該觀作為烏石大隊林場址,停止宗教活動。 改革開放后,重申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79 年,有溫崇德、溫崇忠進住豐湖觀,主持日常事務。 1986 年,陸豐縣開展文物普查工作,發現豐湖觀有明代石雕、花盆、石香爐和道人墳墓4 座等一批歷史文物,引起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1992 年,道人溫崇忠等發動13 位信教群眾籌資修建豐湖觀,按照明代建筑遺址以三進殿堂四合院的布局,前正殿供奉紫微大帝,內殿供奉斗姆娘娘、左右廊院為四大元帥等,建筑面積630 平方米,投入資金100 多萬元,竣工后,改稱“豐湖觀”,1997 年農歷10 月20 日,舉行落成慶典。 1998 年4 月,政府宗教工作部門依法批準登記為道教活動場所。豐湖觀總占地面積16575 平方米,已建的兩側二層樓房作為會議廳、接待室、乾坤道房等,并將擬建三層的三清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