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
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1904~1991)美國作家。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盧布林的魔術師》、《奴隸》等。1978年作品《魔術師·原野王》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的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既扎根于波蘭人的文化傳統,又反映了人類的普遍處境” hh hh
奧德修斯·埃里蒂斯(1911~)希臘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初生的太陽》、《英雄挽歌》、《理所當然》等。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的詩,以希臘傳統為背景,用感覺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銳,描寫現在認為自由和創新而奮斗” hh hh
切斯拉夫·米沃什,波蘭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冰封的日子》、《三個季節》、《冬日鐘聲》、《白晝之光》、《日出日落之處》;日記《獵人的一年》;論著《被奴役的心靈》;小說《奪權》等。1980年作品《拆散的筆記簿》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不妥協的敏銳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沖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狀態” hh hh
埃利亞斯·卡內蒂(1905~)英國德語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迷惘》等。1981年作品《迷茫》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 hh hh hh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8~)哥倫比亞記者、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百年孤獨》、《家長的沒落》、《霍亂時期的愛情》、《迷宮中的將軍》;報告文學《一個海上遇難者的故事》、《米格爾·利廷歷險記》等。1982年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由于其長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著魔幻于現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 hh
威廉·戈爾丁(1911~1994)英國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蠅王》、《繼承者》、《金字塔》、《自由墮落》、《看得見的黑暗》、《紙人》等。1983年作品《蠅王·金字塔》獲諾貝爾文學獎。 hh hh hh
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1901~1986)捷克詩人。主要作品有詩作《裙兜里的蘋果》、《鑄鐘》、《媽媽》、《哈雷慧星》和回憶錄《世界美如斯》等。1984年作品《紫羅蘭》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的詩富于獨創性、新穎、栩栩如生,表現了人的不屈不撓精神和多才多藝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hh hh
克洛德·西蒙(1913)法國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弗蘭德公路》、《歷史》、《農事詩》等。1985年作品《弗蘭德公路·農事詩》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由于他善于把詩人和畫家的豐富想象與深刻的時間意識融為一體,對人類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描寫。” hh hh
沃萊·索因卡(1934~)尼日利亞劇作家、詩人、小說家、評論家。主要作品有劇作《沼澤地的居民》、《雄獅與寶石》、《路》;詩集《伊當洛及其他》;長篇小說《解釋者》等。1986年作品《雄獅與寶石》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以廣博的文化視野創作了富有詩意的關于人生的戲劇。” hh hh
約瑟夫·布羅茨基(1940~1996)蘇裔美籍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韻文與詩》、《山丘和其他》、《悼約翰·鄧及其他》、《駐足荒漠》;散文集《小于一》等。1987年《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時空限制,無論在文學上或是敏感問題方面都充分顯示出他廣闊的思想及濃郁的詩意” hh hh
納吉布·馬哈富茲(1911~)埃及作家。主要作品有著名家族小說《兩宮之間》和《小偷與狗》、《道路》、《乞丐》、《我們街區的孩子們》、《傘下》、《平民史詩》等。1988年作品《街魂》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他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 hh hh
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西班牙小說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帕斯夸爾·杜阿爾特一家》、《蜂房》、《考德威爾太太與兒子的對話》等。19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