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六十多歲,好話壞話任人評說,自己能聽得進去而不激動、不生氣,心里保持平靜。胡適說:耳順是能容忍“逆耳”之言,聽“逆言”不覺得“逆耳”。達到寵辱不驚的境地。
人生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就是能控制和把握自己,六十多歲,可以說就到了或者說是接近了這種境界。六十多歲的人看透了生命,六十多歲的人看透了名利,六十多歲的人看透了人生。 六十多歲的人看透了生命。生命是有生才有命,好好生活是最重要的,健康快樂地生活,不但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也是對社會一種貢獻,起碼可以減少醫(yī)藥資源的消耗。生命的意義就在于自己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大于向社會和他人的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沒有什么遺憾了。 六十多歲的人看透了名利。在工作時,事業(yè)中的角色決定了自己的社會地位;退休了,自己的角色也變化了,從以社會角色為主,轉(zhuǎn)變成以家庭角色為主了,同時也把原有的角色還給了社會,退休了,就一個稱呼:退休人員。在各大公園里遛早的人中,大家重新走到了一起。至于利,你退休后的養(yǎng)老金必然少于在崗位時的薪酬,根據(jù)自己的收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了,再多的財產(chǎn),當你離開人世時,也都留給子女了。唯有身體是自己的,你生病了,別人替不了,你健康快樂,別人也左右不了。當氣象部門發(fā)出暴雨黃色預警時,你可以心安理得地選擇宅在家里不出去。 六十多歲的人,經(jīng)歷了歲月的打磨,經(jīng)歷了曲折和挫折,留下的只是人生足跡,成就的卻是自己豐富的涵養(yǎng)和閱歷。 六十多歲的人,生活的節(jié)奏慢了,卻可以細細品味人生,安排好自己的一日三餐;也可以穿越歲月的長廊,慢慢回憶自己人生旅途中的風景。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享受品味酸甜苦辣的回憶所帶來一番別致感受。 六十多歲,步入晚秋,我們可以把一切塵封心底,欣賞我們生命里收獲的一份淡泊心境,盡享一份秋之落葉的安寧,這份踏實是晚秋所獨有的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