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況下,糖尿病患者出現與周圍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癥狀和(或)體征。專家介紹,腳涼、腳麻是糖尿病患者出現周圍神經病變的早期典型癥狀。因此,沒有誘因卻出現腳麻的患者要注意檢查血糖水平。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必須嚴格控制血糖。 邊吃邊流汗 是交感神經失控的表現 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經病變是周圍神經病的一類,多發于有15年以上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有便秘、腹瀉、腹脹等,嚴重者會出現腸梗阻。專家指出,糖友出現自主神經病變,一方面是因糖友平時飲食習慣不好,不愛吃蔬菜等粗纖維食物;另一方面,隨著病情的發展,胃腸蠕動減少;同時,血糖控制差的患者體內處于高滲、脫水狀態,就會導致大便干燥、便秘、腹脹等問題。 有的糖尿病患者一吃飯就出汗,也有患者覺醒時會出一身汗,這都是交感神經失控的表現。異常出汗一般多發生在老年人且較胖的糖友身上。專家建議此類患者在加強鍛煉的同時還要放慢吃飯的節奏,如果條件允許更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普通糖友 每年至少應查一次周圍神經病變 早診斷、早治療是防止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基本措施。宋淑華建議,糖尿病患者首先應控制血糖,糾正血脂異常,控制高血壓。其次要加強足部護理,選擇透氣性良好合腳的鞋襪,經常清洗晾曬,以保持鞋襪清爽干凈。患者應每日用溫水洗腳,水溫不宜過高。由于糖尿病患者足部易干裂,可用中性潤膚霜均勻涂擦,汗腳可撒些滑石粉。 對于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檢查一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于病程較長且伴有眼底病變、腎病等并發癥的患者,應每3—6個月復查一次;一旦診斷為糖尿病性多發神經病變,應抓緊治療喪失感覺的雙足,以減少皮膚損傷和截肢的風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