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lex Konrad 在進軍中國的并開設“加盟公司”方面,美國風險投資公司的履歷好壞參半,這些公司雇用當地員工,依賴母公司的良好聲譽進行獨立運作。和硅谷一樣,中國也是科技投資者的沃土——今年晚些時候即將上市的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很有可能進行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然而對于跨越太平洋的風險投資公司來說,投資業績并不是總能迎頭趕上。 在今年的福布斯最佳創投人榜上,有八位專注中國市場的投資者,其中只有兩位來自加盟風險投資公司,而且是同一家公司: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該公司隸屬的美國紅杉資本在今年的創投人排行榜上一馬當先。紅杉資本中國的投資收益歸功于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不同凡響的投資舉措。 2005年,在紅杉基金美國合伙人邁克爾·莫里茨(Michael Moritz)和道格·萊昂內(Doug Leone)的指導下,46歲的沈南鵬與人共同創立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當時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遠遠落后于美國。紅杉中國不是第一家加盟風險投資基金——恩頤投資(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于2003年在中國設立機構,并依然在市場上頗具影響力——也不是最后一家。 然而,當另一家頂級美國風險投資公司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在中國的加盟機構凱鵬華盈經歷合伙人紛紛離職,其他進入中國的公司也為提升各自形象頗費周章之際,沈南鵬鞏固了投資實力,確立了主導地位。紅杉資本2007年成立的中國二期基金(2.5億美元)在扣除稅金和費用后,為有限合伙人帶來了33%的年化收益率,而2010年成立的中國三期基金籌集了3.5億美元,獲得了37%的年化收益率(紅杉資本在2012年成立的中國四期基金依然在籌資中)。近年來,幾項大規模的互聯網成功投資都獲得了紅杉資本的支持,尤其是奇虎360(市值240億美元),主要產品為深受歡迎的殺毒軟件以及網絡瀏覽器和搜索引擎。紅杉資本的投資還包括折扣零售商唯品會(市值80億美元)和游戲開發商掌趣科技(市值40億美元)。 沈南鵬如何獲得這些投資佳績?他重新調整了紅杉資本的投資策略,充分利用中國市場的特點來獲利。包括橫跨美中兩地的紀源資本(GGV Capital)在內,許多競爭對手都把投資重點放在“TMT|”行業(科技、媒體和電信)。這不是紅杉資本的風格,它采取了更多元化的策略。 沈南鵬說,“你在中國遇到的投資機遇比硅谷更廣泛”。紅杉資本中國會涉足美國風險投資公司可能會避開的行業。沈南鵬表示,關鍵在于了解中國的文化和商業慣例,而且在中國,不用怕多動用人力。 投資領域廣泛的紅杉資本投資了領先的LED燈具制造商廈門乾照光電,也投資了快餐連鎖鄉村基。紅杉資本還曾是諾亞財富唯一的機構投資者,當時沈南鵬看重它是一家具有顛覆性的獨立銀行而出手投資。幾年后,諾亞財富的一半營收都來自財富管理和高收益儲蓄產品。沈南鵬說,“你不知道未來事情會發生多么大的改變。” 廣泛的投資領域意味著某些項目退出時的獲利會比較有限——在2010年的首次公開募股中,鄉村基只籌集了8,300萬美元的資金,現在市值不足3億美元。沈南鵬說,某些投資領域是紅杉中國不會觸及的,包括房地產、礦業和重型機械。“投資消費領域時,我們依然經常從TMT角度考慮。我們的投資領域比美國更廣泛,但你不會看到我們投資一家山寨制造商。” 紅杉中國另一個最大的不同點,是沈南鵬同硅谷的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一樣,采用龐大的員工隊伍,而美國紅杉資本依然主要采用合伙人帶動的投資模式。沈南鵬相信應該培養年輕人才,有時候他從商學院直接招聘助理和分析師,讓他們跟隨自己和同樣名列創投人榜的周逵參加董事會會議。這種做法并不稀奇,但沈南鵬還擁有一個近50人的團隊負責盡職調查與發掘新的投資對象。 沈南鵬說,盡職調查至關重要,因為中國市場較難衡量,財務狀況的研究也更為棘手。沈南鵬說,中國的年輕企業家都想先“爭奪”新業務和銷售額,卻沒有增加人手,讓資深員工報告所有財務狀況。這樣做可能導致投機取巧,日后為投資者帶來麻煩。“就在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一封電子郵件,我們有位經理很高興,不是因為他賺到了錢,而是因為我們躲過了一劫,”沈南鵬在3月的某個早上告訴《福布斯》亞洲版記者,當時他在加利福尼亞索薩利托與紅杉資本在美國、印度和以色列辦事處的合伙人參加年度異地會議。他說,“這家公司在香港被宣布有欺詐行為,而我們在一年前對該公司進行盡職調查時就發現了類似問題,并決定放棄投資。” 沈南鵬擁有眾多員工的公司也回歸了主動打電話這種日漸消失的方式。業務發展部門會主動聯系可能適合投資的新公司,紅杉中國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找到了唯品會:一天,唯品會首席執行官沈亞(與沈南鵬并無親屬關系)得知紅杉資本在客戶服務臺留了言。他回憶說,“他們在中國相當有名,所以我給他們回了電話。”在沈南鵬的指引下,紅杉資本兩次投資了唯品會。 沈南鵬出生于上海,少年時代是數學天才,在耶魯大學獲得研究生學位后進入銀行業,最終回到中國。他在1999年離職,與人共同創辦中國版Expedia攜程網,他協助創立的這家上市旅行公司現在價值為60億美元,他依然在其中擔任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在攜程成立初期,沈南鵬和幾位聯合創始人意識到,許多潛在客戶都在網上瀏覽交易,但到在線支付環節就止步不前。因此,攜程配備了規模龐大、訓練有素的呼叫中心團隊,把網站流量轉化為產品銷量。沈南鵬在攜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18個月后離開,當時這家公司依然有超過60%的交易是通過電話實現的。 “我們有意通過呼叫中心讓人工服務參與其中,因為這樣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你可以培訓員工,保證他們能夠恰當地回答問題,”沈南鵬解釋說,“這樣做效率很高,讓我們實現了跟競爭對手的差異化。”在創立早期,沈南鵬的攜程團隊還派員工到中國各地的機場休息室,發放紙質折扣卡。 隨著攜程的崛起,沈南鵬也看到了酒店業的投資機遇,尤其是以人為本的業務。2001年,他與人合伙創辦了如家快捷酒店集團,并將其從攜程拆分出來。通過將中國的經濟型游客作為目標顧客,這家連鎖酒店發展迅速,并在2006年成功上市。如家現在經營著超過2,100家酒店,沈南鵬依然擔任聯席董事長。 現在,與沈南鵬面對面的機會可能是紅杉校園,每年9月,他的團隊都會來到十多座城市,帶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支持的30多位企業家,在大學生面前進行路演,招聘前途未決的畢業生。過去幾年,沈南鵬為他投資的企業發掘了“至少四名”首席財務官,每年他都親自面見多達150家新公司。(紅杉中國的風險投資和成長團隊每年總計投資大約25到30家公司。)“沈南鵬和其他合伙人一直都在飛來飛去和公司會面,”唯品會首席執行官沈亞說,“有一次他們來和我談話,但是當天還要見其他幾家公司的創始人,于是他們就把所有創業者一起帶到了我們的辦公室。” 沈南鵬的經歷所培養出來的人脈網絡讓其他投資者深感羨慕。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祎說,他從攜程創立初期就認識沈南鵬,當時周鴻祎在IDG資本投資的另一家公司工作,IDG資本是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風險投資公司。周鴻祎表示,“沈南鵬告訴我,無論我做什么項目他都會投資,因為我的創業履歷一向很成功。2005年下半年,我們和紅杉中國的交易很快就完成了,不是因為紅杉中國的名氣,而是因為沈南鵬認可我的團隊。” 2009年,與沈南鵬聯手創辦紅杉中國的合伙人張帆從公司離職,但他讓美國紅杉資本相信他有能力掌管中國業務。他和幾位中國合伙人完全控制了投資決策過程,只有財務報告集中到美國管理。周鴻祎說,在衡量中國風險投資公司的成功與否時,這個方面的獨立性至關重要。但是,與美國公司之間的紐帶也至關重要。眾所周知,董事總經理孫謙就會打電話給美國合伙人、曾是貝寶(PayPal)首席財務官的羅洛夫·博沙(Roelof Botha),談論投資組合公司的財務狀況。紅杉資本在中美兩國的辦事處也經常與印度和以色列辦事處通電話,談論TMT和其他行業的趨勢,沈南鵬也會派他的員工到硅谷輪換工作兩周。 隨著投資項目出現越來越多的退出機會,包括網絡零售商京東商城即將進行的首次公開募股,紅杉中國可以憑借業績說話。“在眾多加盟風險投資基金中,只有紅杉資本表現卓越,”同樣榮登最佳創投人榜單的競爭對手紀源資本執行合伙人李宏瑋表示,“很多基金還沒有良好的業績,而紅杉中國做到了。我認為這要歸功于沈南鵬。” Heng Shao對本文進行了補充報道。 譯 孟潔冰 校 丁盈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