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基本上來個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診桌上讓中醫大夫號脈,但辯脈是很復雜的,脈學共有27
種,但作為非專業人員,掌握以下10種現象就足夠了,也比較容易理解。
人體的五臟,就是說,左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心、肝、腎, 右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肺、脾,
命門 從這個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號脈時左手寸脈能摸到 代表心脈正常 摸不到說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氣的現象左手關脈 正常為不強不弱 太強說明肝氣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類
的病左手尺脈太弱頭上不是頭暈就頭痛或頭腦不清醒,有時我分不清就說患者頭有問題。
右手寸脈 太弱為肺虛 一般有咳嗽現象 太強也不行。
右手關脈 太弱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類 太強 左手關脈弱的話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脈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
以上是一點心得,希望為大家指點方向,請深資中醫,老中醫們不要把我批評的體完無膚。
戲說脈診
告訴你一個秘密,教你輕輕松松學中醫,自自在在學脈診,也許,你從這里起步,開始了你的學習中
醫的生涯,成為一名上好的中醫大夫。一個好的中醫大夫就是一座醫院,帶著三個手指頭可以走遍天下,這
是西醫永遠也做不到的。閑話少敘,書回正傳:
學習脈診首先從實用脈診開始,從習以為常入門。實用脈診分:大小,快慢,硬軟,浮沉,勻亂。10
種,有人要問了,書上有幾十種,你的才10種,有否搞錯?錯不了!這是脈學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點東
西,寫出來供大家欣賞多了繁瑣,少了不夠,要明白看下去就知了。
1、脈大小。主管察氣。脈大氣旺,脈小氣虛。(看,多簡便呀!)
2、脈快慢。主管察精,脈快精虛,脈慢精足。(現在脈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軍人,運動員了。)
3、脈硬軟。主管察火,脈硬火多,脈軟火少。(太簡便了吧?)
4、脈浮沉。主管表里。(亦可說陰陽)脈浮表癥,脈沉里癥。(一目了然,簡單得不可思義呀?。?/b>
5、脈勻亂。主管察安危。脈勻則生命及心臟平安,脈亂則生命及心臟危險。(太直觀了?。?nbsp;
例如:肝硬化的脈,是快、小、硬、沉,(兩關獨居中)。套入脈理,則為精虧,氣虛,火多,里即
病在內臟,兩關微浮一些,為氣火位于肝胃,(我又把它戲為黃豆脈,一切癌癥艾滋病白血病均為黃豆
脈),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聲,我一看脈就能說出你有什么病,好玩吧?
比如感冒的脈:大,浮,硬,快,套入脈理,為氣旺,病表(表即軀體感冒屬表癥)火多,精虧,看
到這樣的脈,你說你肚疼,那你在說謊,一摸你的脈,你體內隱藏的病,便無處躲藏,現形畢露,好玩
吧?只要你到了這種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當你學習實用脈診學好之后,你再繼續學習經典,學習李時珍的《李頻湖脈訣》,王叔和的《脈訣》,
大學教材《中醫診斷學》《難經》等,到那時你就是一個診脈高手,診病斷病如舉手之勞,爽吧!

三分鐘教你把脈
人體的五臟,就是說,左手(病人的)的寸(食指)、關(中指)、尺(無名指)對應人體的心、肝、腎,
右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肺、脾,命門
從這個角度入手比 沉浮滑容易多了
![[轉載]三分鐘教你把脈](http://image98.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4/1222/40716796_48.jpg)
號脈中左手寸脈能摸到 代表心脈正常 摸不到說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氣的現象
左手關脈 正常為不強不弱 太強說明肝氣太盛 , 太弱也不行 大多有脾胃一類的病
左手尺脈 太弱 頭上不是頭暈就頭痛或頭腦不清醒,,分不清就說患者頭有問題 了
右手寸脈太弱為肺虛 一般有咳嗽現象 太強也不行
右手關脈 太弱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類 太強 左手關脈弱的話脾胃問題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脈弱 大多腰痛身沉困
脈理兮,用心細,三法四中要熟記。人脈難,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遲數力為中,擴充各脈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診前,免之新醫,吃脈記,經為一貫用心機,指下回聲診妙記。
浮脈:輕尋有、按無有,浮脈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脈中間仔細究,有力惡風見表實,無神無力指虛浮,浮脈里有七瓣(浮緊、浮緩、浮滑、浮數、、浮遲、浮虛、浮洪),其中理性要經驗。
洪脈:洪脈滿指波濤似,來時力狀去自然。脈洪陽盛雖夏旺,非是火盛治災凡。
實脈:實畢畢更屬長,舉按充實力最強,新病逢時是火盛,久病逢時或氣痛。
長脈:長脈直過本位前,迢迢自弱類長桿,心腎身強氣本狀,實脈相聯似劍長。
短脈:短脈象形似龜,藏頭露尾脈中筋,寸尺可憑關不診,澀微動結似相隨,主病逢之為難治,概似真元氣多虧。
芤脈:兩邊實中間空,芤形脈似軟如蔥,寸陽見芤血上溢,芤現遲脈下流紅,芤形浮細須輕診,睡眠浮脈像得診,氣血傷耗精神損,自汗陽虛骨蒸深。
散脈:散脈形浮無沉候,如尋至數拘不定,滿指散亂似揚先,按之分散難歸整,產是生早胎為墮,久病脈散必喪命。
沉脈:沉脈壯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無力真元弱,有力為痛滯氣侵,中寒其脈均沉類,沉緊、沉滑、沉弦、沉細、沉數、沉遲、沉微,數頭機關勿誤人。
微脈:細微小至如弦,沉而極細最不斷,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確為善。
伏脈:沉之深,伏脈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氣不行癥痞結,脈喪瀉之不出頭。
弱脈:沉細軟綿似弱脈,輕尋無板重采知,元氣耗損精血虛,少年可慮白頭矣。
虛脈:虛脈舉指遲大軟,按之無力又空洞,精神氣血都傷損,病因虛法,汗多中。
牢脈:沉而伏力很強,牢形實大{MOD}長,勞傷微疾真精損,氣喘腹疝,七情傷,腫瘤也常見牢脈。
革脈:革脈肢體自浮急,象診真似按鼓皮,女人半產并崩漏,男子血虛或“夢遺”。
遲脈:尋肉內至來三,來往極慢微遲脈,浮遲表寒是表證,沉遲里冷必定見。緩、結、代、澀居遲類,不究詳細莫輕談。
緩脈:緩四至通不偏,和風楊柳裊自然,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間,緩遲氣血皆傷損,和緩從容為氣安。
結脈:緩一指復又來,結脈肢體記在懷,悲慮積中成郁結,五芤交攻為痞災。(五芤:氣、血、痰、飲、食)
代脈:緩之不能隨手知,良久方來是代脈,代是氣衰兇且甚,妊娠奉同生機存。
澀脈:脈道澀難疏通,細遲短散何成形,來往濕滯似刮竹,病蠶食葉慢又難,思虛交愁里積久,不但損血又傷精。
數脈:來往速數脈形,一息六至仔細憑,數脈屬陽熱可知,只把虛實火來醫,實要涼瀉虛溫補,肺病秋深卻畏之。急、緊、弦、滑、動、促都從數脈安排定。
疾脈:快過數者脈名疾,載陽又可陽兇升。
緊脈:數又弦疾和成緊,舉如轉索切繩形。浮緊表寒身體痛,沉緊逢見腹疼痛。
弦脈:舉迎手按不轉,弦長端直若絲弦,受病輕重如何認,指在弦上軟硬看。
滑脈:滑脈如珠滾滾來,往來流利卻還前,停食痰氣胸中瘀,婦女滑緩定是胎。
動脈:動脈搖搖數在關,沒頭沒尾豆形圈,動主驚悸心空虛,汗出發熱陰陽參。
促脈:數又止促脈乎,進必無生退可生,促脈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細推求。血、氣、痰、食、飲停留一種治病由。
濡脈:浮取極不力,按之隨手又空空,主病血虛陽虛癥,汗多夜間骨熱蒸。憑脈驗證如明鏡,學者用心都精通

中醫號脈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從古代一直被沿用傳承至現在,足以可見它的強大生命力和科學性。中醫自古便有號脈這一絕學。望,聞,問,切始終以普遍應用的技巧,尤其是切脈,這是一個非常具有神奇性的技巧。中醫號脈其實就是醫生用手指觸按病人的動脈搏動,以探查脈象,從而了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
健康人的脈象稱為正常脈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強不弱,不快不慢,均勻和緩,節律整齊,又稱為平脈或緩脈。平脈至數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間四至五次,相當于72~80次,節律、強弱一致。脈象受體內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生理的或暫時的變化,也屬正常。如年齡越小,脈跳越快,嬰兒脈急數,每分鐘120~140次;五、六歲兒童常為一息六至,每分鐘90~110次;青壯年體強,脈多有力;年老人體弱,脈來較弱;成年人女性較成年男性脈細弱而略快;瘦人脈較浮,胖人脈多沉;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長途步行,飲酒飽餐,情緒激動,脈多快而有力,饑餓時則脈較弱。
1、大?。?/span> 管察氣:大氣旺,小氣虛。
2、快慢: 管察精:快精虛,慢精足。
3、硬軟: 管察火:硬火多,軟火少。
4、浮沉: 管表里:[亦可說陰陽]浮表癥,沉里癥。
5、勻亂: 管察安危:勻則生命及心臟平安,亂則生命及心臟危險。
常見的異常脈象:
浮脈
是脈動顯現部位表淺的一種脈,輕取即得,重按反而變弱。一般情況下,提示病邪在表。脈浮而有力者為表實,浮而無力者為表虛。
沉脈
是脈動顯現部位較深的一種脈,輕取不得,重按始見。通常主里證,沉而有力者為里實證,沉而無力者為里虛證。
遲脈
脈來較慢,每分鐘60次以下。多主寒證,因寒可使血流速度減慢。遲而有力者為冷積實證,遲而無力者為陽虛證。
數脈
脈來較快,每分鐘90次以上,來去急促。多主熱證,因熱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數而有力者為實熱證,數而無力者為虛熱證。
細脈
又稱小脈,脈如細線,軟弱少力,但應指尚明顯。是濕證與虛證之象。因濕邪阻滯脈道或氣血虛而不能充盈脈道所致。
洪脈,脈體闊大,充實有力,來盛去衰,狀如洪水。大多主邪熱亢盛的實證。
弦脈,脈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見于有肝膽病、痰飲證、疼痛證的患者。
滑脈,脈來流(滑)利,如盤走珠。是實熱證、痰飲證、傷食證,或妊娠的脈象。
澀脈
脈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為氣滯證、瘀血證、精血虧少證之征象。
虛脈
三部脈舉按皆無力,隱隱蠕動于指下,為一切無力脈之總稱。是虛證之象,主要為氣虛或氣血兩虛證。
實脈
三部脈舉按皆有力,脈來盛而堅實,為一切有力脈的總稱。是實證之象,提示邪氣實而正氣不虛。
號脈方法
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復雜,要切按頭頸、手、足等多處部位的脈動。以后逐漸簡化為只切按手腕部的脈搏,稱為“寸口”診法。在這短短寸許長的脈動部位上,古代醫家做足了文章。他們將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的這段脈動分成了三“寸、關、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關、尺部位分屬不同的臟腑,認為可以反映相應臟腑的病變。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右關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腎(命門);左寸反映心,左關反映肝,左尺反映腎與膀胱。
仔細觀察,大家可以發現:遠端的寸部對應的是人體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與循環系統);中間的關部,對應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統);近端的尺部對應腎、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統)。如此,小小的“寸口”,卻儼然成為人體五臟六腑的全息窗口。
僅此還不夠,在切脈的時候,還要用三種不同的指力去按壓脈搏,輕輕用力按在皮膚上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為“沉取”。寸、關、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稱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脈,臨床意義不同。通常,脈浮于外者,病位淺,沉于里者病位深。
切脈時還有許多講究。首先,要求安靜,包括外環境的安靜與醫患兩者心神的安靜?;颊咴谠\脈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靜后方可診脈。醫者切脈前一定要靜心,調整呼吸,并將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細心切按一分鐘以上。診脈時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手臂與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時醫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關部,再根據患者身高調整三個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兒則用一指(拇指)診脈,不分三部。
學習診脈,必須先了解正常的脈象。正常脈稱為“平脈”、“常脈”。每分鐘跳動70—80次左右,節律規則,脈型不粗不細,不浮不沉,不剛不弱。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年齡、性別、體質等會有差異。如春、夏、秋季的脈大多偏浮,而且搏動有力;冬季的脈多沉伏于里。年齡越小脈搏越快,青壯年脈多強而有力,老年人的脈較弱;身材高大的人脈多長,矮小的人脈較短,瘦人脈多浮,胖人脈多沉;飽食后及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饑餓時脈多軟弱。如果發現相反脈象,如冬天脈浮、胖人脈浮、瘦人脈沉等,提示脈象異常。
實用舉例
如肝硬化的脈:快,小,硬,沉,[兩關獨居中]。套入脈理,則為精虧,氣虛,火多,里即病在內臟,兩關微浮一些,為氣火位于肝胃,[我又把它戲為黃豆脈,一切癌癥艾滋病白血病均為黃豆脈],你叫我看病,不用你出聲,我一看脈就能說出你有什么病,好玩吧?
比如感冒的脈:大,浮,硬,快,套入脈理,為氣旺,病表[表即軀體感冒屬表癥]火多,精虧,看到這樣的脈,你說你肚疼,那你在說謊,一摸你的脈,你體內隱藏的病,便無處躲藏,現形畢露,好玩吧?只要你到了這種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在臨床中,基本上來個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診桌上讓我號脈,因為我們都有學過中醫,有關醫者名譽我不能拒絕,老師教了我比較容易理解的方面。
人體的五臟,就是說,左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心、肝、腎,右手的寸、關、尺對應人體的肺、脾,命門
從這個角度入手比 沉浮滑容易多了
號脈中左手寸脈能摸到 代表心脈正常 摸不到說明心血不足 大多都有心悸 接不上氣的現象
左手關脈 正常為不強不弱 太強說明肝氣太盛 , 太弱 也不行 大多有胃炎一類的病
左手尺脈 太弱 頭上不是頭暈就頭痛或頭腦不清醒,,有時我分不清就說患者頭有問題
右手寸脈 太弱為肺虛 一般有咳嗽現象 太強也不行
右手關脈 太弱為脾弱 有便溏 腹痛一類 太強 左手關脈弱的話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脈弱 大多腰痛 身上沉困
脈理兮,用心細,三法四中要熟記。人脈難,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遲數力為中,擴充各脈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診前,免之新醫,吃脈記,經為一貫用心機,指下回聲診妙記。

浮脈:輕尋有、按無有,浮脈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脈中間仔細究,有力惡風見表實,無神無力指虛浮,浮脈里有七瓣(浮緊、浮緩、浮滑、浮數、、浮遲、浮虛、浮洪),其中理性要經驗。
洪脈:洪脈滿指波濤似,來時力狀去自然。脈洪陽盛雖夏旺,非是火盛治災凡。
實脈:實畢畢更屬長,舉按充實力最強,新病逢時是火盛,久病逢時或氣痛。

長脈:長脈直過本位前,迢迢自弱類長桿,心腎身強氣本狀,實脈相聯似劍長。
短脈:短脈象形似龜,藏頭露尾脈中筋,寸尺可憑關不診,澀微動結似相隨,主病逢之為難治,概似真元氣多虧。

芤脈:兩邊實中間空,芤形脈似軟如蔥,寸陽見芤血上溢,芤現遲脈下流紅,芤形浮細須輕診,睡眠浮脈像得診,氣血傷耗精神損,自汗陽虛骨蒸深。

散脈:散脈形浮無沉候,如尋至數拘不定,滿指散亂似揚先,按之分散難歸整,產是生早胎為墮,久病脈散必喪命。

沉脈:沉脈壯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無力真元弱,有力為痛滯氣侵,中寒其脈均沉類,沉緊、沉滑、沉弦、沉細、沉數、沉遲、沉微,數頭機關勿誤人。

微脈:細微小至如弦,沉而極細最不斷,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確為善。

伏脈:沉之深,伏脈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氣不行癥痞結,脈喪瀉之不出頭。

弱脈:沉細軟綿似弱脈,輕尋無板重采知,元氣耗損精血虛,少年可慮白頭矣。
虛脈:虛脈舉指遲大軟,按之無力又空洞,精神氣血都傷損,病因虛法,汗多中。

牢脈:沉而伏力很強,牢形實大{MOD}長,勞傷微疾真精損,氣喘腹疝,七情傷。

革脈:革脈肢體自浮急,象診真似按鼓皮,女人半產并崩漏,男子血虛或“夢遺”。
遲脈:尋肉內至來三,來往極慢微遲脈,浮遲表寒是表證,沉遲里冷必定見。緩、結、代、澀居遲類,不究詳細莫輕談。

緩脈:緩四至通不偏,和風楊柳裊自然,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間,緩遲氣血皆傷損,和緩從容為氣安。

結脈:緩一指復又來,結脈肢體記在懷,悲慮積中成郁結,五芤交攻為痞災。(五芤:氣、血、痰、飲、食)
代脈:緩之不能隨手知,良久方來是代脈,代是氣衰兇且甚,妊娠奉同生機存。
澀脈:脈道澀難疏通,細遲短散何成形,來往濕滯似刮竹,病蠶食葉慢又難,思虛交愁里積久,不但損血又傷精。

數脈:來往速數脈形,一息六至仔細憑,數脈屬陽熱可知,只把虛實火來醫,實要涼瀉虛溫補,肺病秋深卻畏之。急、緊、弦、滑、動、促都從數脈安排定。

疾脈:快過數者脈名疾,載陽又可陽兇升。

緊脈:數又弦疾和成緊,舉如轉索切繩形。浮緊表寒身體痛,沉緊逢見腹疼痛。

弦脈:舉迎手按不轉,弦長端直若絲弦,受病輕重如何認,指在弦上軟硬看。
滑脈:滑脈如珠滾滾來,往來流利卻還前,停食痰氣胸中瘀,婦女滑緩定是胎。

動脈:動脈搖搖數在關,沒頭沒尾豆形圈,動主驚悸心空虛,汗出發熱陰陽參。

促脈:數又止促脈乎,進必無生退可生,促脈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細推求。血、氣、痰、食、飲停留一種治病由。

濡脈:浮取極不力,按之隨手又空空,主病血虛陽虛癥,汗多夜間骨熱蒸。憑脈驗證如明鏡,學者用心都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