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為檀香科植物檀香樹干的心材。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功能行氣、散寒、止痛。主治胸腹脹痛,霍亂吐瀉,噎膈吐食,寒疝腹痛及腫毒。 檀香能調氣而清香,引芳香之物上行至極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屬,佐以姜棗,將以葛根、豆蔻、縮砂、益智,能行陽明之經,在胸膈之上,處咽嗌之中,同為理氣之藥?!秉S繡宮認為:“白檀香氣味辛溫,熏之清爽可愛,凡因冷氣上結,飲食不進,氣逆上吐,抑郁不舒,服之能引胃氣上升,且能散風避邪,消腫住痛。功專入脾與肺,不似沉香力主降而能引氣下行也?!崩顣r珍認為:“白檀香辛溫,氣分之藥也。故能理衛氣而調脾肺,利胸膈。紫檀咸寒血分之藥也,故能和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 其應用配伍為:用于寒凝氣滯之胃痛,胸痹,寒疝腹痛。檀香辛散溫通,能宣發氣機,擅理肺脾之氣,利膈寬胸,故胸脘滯氣尤宜,治胃脘冷痛,痞滿不食,泛吐清水,可與橘皮、干姜、丁香等同用,以加強行氣散寒止痛之功。如五辛寬膈湯。若血瘀氣滯而致的胃痛或胸卒痛,須與丹參、砂仁配伍,以活血行氣止痛,如丹參飲?,F代臨床以本品與蘇合香、青木香、乳香等為丸含服用于冠心病心絞痛,有較好的效果。本品散寒止痛,亦可用于寒疝腹痛,常與烏藥、延胡索等配用。 檀香還可用于霍亂嘔吐,噎膈飲食不入。因檀香有利膈之功,故又可用于氣逆嘔吐之證。治寒濕霍亂,吐瀉腹痛,可與散寒行氣止痛之高良姜、草豆蔻等合用,如冷香湯:若胃有停飲而致脘痞嘔吐者,在溫胃化飲藥中配用本品,如香砂二陳湯:治噎膈飲食不入,可與茯苓 、橘紅相配伍。 近人常用本品配丹參,主治氣滯血瘀,絡道不和,胸痹諸癥;高血壓病,冠心病之心絞痛等癥。 陰虛火盛之人禁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