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粉做法
去買一包綠豆粉,以1比6的比例加水放在火上煮,一定要不停的攪拌,至沸騰. 放涼后切片入盤,加入蒜末,醋即可. 第二種做法 涼粉要用綠豆制的淀粉為原料。先將綠豆淀粉用水化開攪勻,鍋內盛水燒開,待將要開時將化勻的綠豆淀粉倒入,邊倒邊攪,攪均勻后,盛入大瓷盤中晾涼,放入涼水浸泡,即成涼粉。吃時用刮撓(一種刨涼粉的工具)沿著凝結的涼粉刨出條,放入碗內,澆上好醬油、醋、蒜泥和胡蘿卜絲、芝麻醬、辣椒油拌和,這種涼粉叫刮條。還有用刀切成小長條塊的,也是澆上面的佐料食用 川菜涼粉的做法- - 1) 準備綠豆的淀粉,在大賣場和超市里有賣。準備1個1/2杯的量杯 2) 盛出1/2杯的綠豆淀粉到小鍋里,再用同一個量杯,倒6份涼水到小鍋里,也就是說,淀粉和水的比例是1:6,用什么工具來量并不重要,把比例弄好了就行。另外,關于比例,用1:6 3) 把淀粉和涼水攪開攪勻,也就是攪成水淀粉的樣子。放到灶上,一邊加熱,一邊不停地攪動,等到鍋里的混合物全部變得透明,就是好了,關火。注:關于攪動,一開始水還沒熱的時候,可以比較慢地攪,等到開始熱了的時候,就要不停地攪動。拿不準的話呢,就從一開始就不停地攪動吧,呵呵,反正,力氣也攢不下 4) 把加熱完的混合物倒入一個容器里,慢慢涼卻。全部涼下來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地倒扣出來了。若是想涼得快一些,可以中間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涼后拿出。但是,在冰箱里放久了的話,會比較硬,就不好吃了,所以,我一般都不放到冰箱里,都是在外面慢慢冷卻。 5) 把涼好的涼粉扣出在切熟食的案板上,切成喜歡的大小,放在容器里。 6) 拌上喜歡的調料―――我是重慶人,當然喜歡辣的,所以,放的是蔥,?蒜,生抽醬油,香油,鹽,醋,辣椒油,拌勻以后,開吃! 例1:川北涼粉 將制好的白涼粉切成薄片,裝入碗中,加入蒜泥、精鹽、醬油、白糖、味精、花椒面、紅油,即成川北涼粉。 例2:旋子涼粉 將制好的白涼粉用“旋子”旋成小筷子頭粗的絲條,裝入碗內,加入姜汁、蒜泥、蔥花、精鹽、醬油、白糖、醋、味精、紅油,即成旋子涼粉。 片 粉 1綠豆2500克洗凈,用清水浸泡約8小時,再洗一次并換清水,用石磨或磨漿機磨成粉漿。然后用籮篩將粉漿過濾以除凈料渣,隨后將粉漿裝入缸內,沉淀約2小時,潷去上面的黃水不用,留下面的白粉,再加入清水1250克攪勻。 2韭菜葉500克洗凈,舂成極細的茸,再加清水250克調勻,去渣取汁;白礬15克用清水溶化。然后將韭菜葉和白礬水一起加入粉漿內,攪拌均勻。 3鐵鍋置火上,摻入清水燒開并保持微沸。取圓形鋁制平底燙鍋一只,先在鍋底抹少許色拉油,再舀入粉漿在鍋內蕩平約3毫米厚,隨即將燙鍋微微傾斜,讓鐵鍋中的沸水流入燙鍋內并從粉面流過,片刻,即將粉漿燙熟,之后連粉帶燙鍋一起放入清水中漂涼,即成片粉,依法逐一制完。用片粉可制成“梓潼片粉”等小吃。 例:梓潼片粉 將制好的片粉切成15厘米寬的條,抖散裝入碗中,加入豆豉鹵、蒜泥、芥末、醬油、醋、花椒面、紅油、香油等味料,即成梓潼片粉。 〔注〕:豆豉鹵的制法是,將豆豉舂成茸,用色拉油調散成糊狀,入鍋用熱油出香味,再加適量開水,調入味精,最后用水淀粉勾二流芡,即成。豆豉鹵多用于川式涼菜的拌制。 米 涼 粉 1大米2500克淘洗凈,用清水浸泡6~8小時,另換清水2500克,用石磨或磨漿機磨成米漿。 2鐵鍋置大火上,倒入米漿,邊燒邊用攪棒不停地攪動,煮至米漿半熟時,加入濃度為2%的石灰水35克,繼續攪動,當用攪棒挑起米漿呈片狀流下時,改用小火保溫,繼續攪動約25分鐘,即熟。 3面盆用開水洗凈,在盆內抹少許色拉油,將煮熟的米漿舀入面盆內,待冷卻后再翻扣于案板上,即成米涼粉。用米涼粉可制作“洞子口張涼粉”等小吃。 例:洞子口張涼粉 將制好的米涼粉切成25~3厘米見方的塊,入沸水鍋中煮燙后,撈起裝入碗中,加入豆豉鹵、碎米芽菜、醬油、白糖、味精、紅油及切碎的芹菜或香菜,即成洞子口張涼粉。 另外,也可將米涼粉切成小薄片或細長條,裝入碗中,加入蒜泥、蔥花、醬油、白糖、醋、味精、花椒面、紅油,制成涼拌米涼粉。 滿意答案水赟瑤 20級 2009-11-10 |
|
來自: renrongmin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