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用藥方案是將全天的劑量等分成幾次服用,這種等分法是建立在機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藥物作用在一晝夜的時間內恒定不變的,而時辰藥理學則是根據機體的節律性變化來確定最佳的給藥時間與劑量,準確及時地將藥物送達病灶,使給藥時間與人體生理節律同步,使用藥更加科學、有效、安全、經濟。 一、需早上或上午服用的藥物 1.糖皮質激素 人體內激素的分泌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分泌的峰值在早晨7-8時,將一天的劑量于上午7-8時給予或隔日早晨1次給予,可減輕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的反饋抑制,減輕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甚至皮質萎縮的嚴重后果。 2.抗高血壓藥 人的血壓在一天之中不是恒定不變的,大多數呈“雙峰一谷”的狀態波動,即上午9-11時,下午16-18時最高,從晚上18時起呈下降趨勢,至次日凌晨2-3時最低,尤其是老年高血壓病人,這種“雙峰一谷”的波動節律更為顯著。所以,出血性中風多發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風多發生于夜間。為有效平穩控制血壓,峰前給藥降壓效果最好!一日僅服一次的長效抗高血壓藥,如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依那普利,拉西地平,纈沙坦,復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等,以晨7時為最佳服藥時間,對“雙峰一谷”者如每日服用2次,則以晨7時和下午14時為好。一般高血壓患者不宜再睡前和夜間服用抗高血壓藥,以避免血壓在夜間睡眠中過低,導致組織灌溉不足而誘發缺血性腦卒中,尤其是老年人。 3.抗心絞痛藥 心絞痛發作的晝夜節律高峰為上午6-12時,故心絞痛者最好在晨起時或起床后馬上服用。 4.利尿藥 氫氯噻嗪在早上7時服用,不良反應最少;呋喃苯胺酸于上午10時服用,作用最強。 5.抗腫瘤藥 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具有不同的生物節律。腫瘤細胞在上午10時生長旺盛,第二個生長小高峰在22-23時,而正常細胞則是下午16時生長最快,因此,在正常細胞不作快速分裂時給予化療,最佳時間是上午10時或午夜22-23時,此時,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最高,對正常細胞受損率最低。 二、空腹或飯前服用的藥物 1.降血糖藥 糖尿病患者進餐后血糖值更高,為了控制餐后高血糖,一日服用一次的降糖藥需在餐前半小時服用,最好是在上午8時服用,因糖尿病人通常在晨5-9時血糖尿糖水平升高,11時達峰。格列本脲在早餐前服用療效好,血漿濃度達峰時間比餐中服用提早近12時,療效提高近80%,那格列奈起效快,在空腹或進食時服用吸收良好,餐后尤其是脂腸餐可影響其吸收;瑞格列奈餐前服用20分鐘出現促進胰島素分泌反應,與餐后血糖高峰同步,阿卡波糖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或與第一口主食咀嚼服用。 2.消化系統藥 人體胃酸分泌從中午開始緩慢上升,至20時左右急劇升高,22時達到高峰,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潘托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宜在早晨空腹服用,2-5小時達峰,如一日二次則在20時加服一次。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莫沙比利,宜在餐前15-30分鐘服用,利于促進胃蠕動和食物排空,胃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膠體果膠鉍,空腹服用可使藥物充分作用于胃粘膜,但需注意的是這類藥在酸性條件下才能與胃粘膜表面的粘蛋白絡合形成一層保護膜,與制酸劑合用時,應間隔1小時服用。 3.抗菌藥物 多數抗菌藥物的吸收均受食物的影響,空腹服用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藥物通過胃時不被食物稀釋,達峰快,療效好,如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腸溶片均需空腹服用,以使藥物快速進入腸道崩解吸收。抗結核藥利福平,乙胺丁醇,異煙肼等以早餐前1次頓服療效最好。 三、晚上或睡前服用的藥物 1.血脂調節藥 肝合成的膽固醇是形成高脂血癥的主要原因。肝合成膽固醇主要在夜間進行,合成高峰在凌晨2-3時,因此服用膽固醇抑制劑如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宜在晚上或睡前給藥,但如與去非貝齊聯合治療混合型高脂血壓,為避免不良反應,應早晚或間日交替服用。 2.鐵劑補血藥 鐵劑在19時服用與7時服用相比較,其吸收率可增加1倍,療效增加3-4倍,晚飯后服用,常可獲得最佳效果。 3.輕瀉劑 治療便秘的溫和瀉藥如比沙可啶酚酞,液體石蠟等,服藥后8-10小時才見效,如在睡前給藥,次日早晨排便,符合人體生理習慣。 4.補鈣劑 睡前補鈣,既保證生理需要,又可阻止夜間動用人體鈣庫的過程,減少骨質疏松癥的發生,還可使鈣劑得到更好的吸收和利用。 時辰藥理學是依據生命活動節律,針對患者選擇最佳給藥時間。能增加藥物的敏感性,發揮最大的藥物效能,減少藥品的不良反應,使臨床用藥更加安全、有效、經濟、合理。(張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