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卦傳》云: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謙卦在六十四卦中排在大有卦之后,為第十五卦。 謙卦的卦象是坤上艮下,上卦為坤為地,坤象征順,下卦為艮為山,艮有止之意。艮下坤上,為地中有山之象。依照常理,高大巍峨的山脈本應高高在上,讓人仰視、崇敬和贊嘆,但謙卦中的山卻主動讓自己的位置處于地下。高位讓給別人,偉大卻要平凡。 謙是一種美德。社會上什么人才能真正永遠做到這一點,那只能是德行修養很高,智慧又通達無礙的人。智慧通達無礙才能觀,知道謙德是宇宙人生永恒不變的真如法性,是天理天道的運行法則,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何樂而不為呢? 德行修養很高才知止。對于有德有修的人來說,謙卑、低調本來就是他為人處事的行為準則和生活常態。中國自古以來圣賢輩出,君子云集,得益于世代相傳,綿延不絕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圣賢教育。而今天還能接受到這些教育的人已經越來越少。普世教育已經被知識教育所代替。做人所需要的智慧只能從社會生活的磨練中慢慢獲得。 謙恭有禮,方不犯眾惡。事業起步的人,謙恭有禮可以迎來八方支援;事業有成的人,謙恭有禮可以大大減少來自于四面八方的嫉妒、障礙和打擊。從而有效化解一家富貴千家怨的魔咒。而初出茅廬,準備創業的年輕人,如果具備了謙恭有禮的品質和風范,那么,這種誠中形外所產生的神奇力量遠遠超過其學歷和能力。 卦辭說:謙,亨,君子有終。 意為有謙德的君子行謙絕不是一時一地的逢場作戲,更不是口是心非的刻意作秀,而是有始有終,真心所發,真誠所至,一生奉行的,自然會萬事亨通。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天之道因其謙下,故有陽光普照,萬物生長,大地吉祥光明;地之道因其謙卑,承載萬物,化腐朽為神奇,使其生命有所依托,從而能欣欣向榮。陽下交故下濟。地居上,故上行。下濟而光明則亨。地卑而上行則亨。 崔憬曰:若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損有余以補不足,天之道也。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是為變盈而流謙,地之道也。朱門之家,鬼闞其室,黍稷非馨,明德惟馨,鬼神之道也。滿招損,謙受益,人之道也。 天的運行法則是減損滿盈者而增益謙卑者。地之法則是傾壞滿盈者而流注于謙卑者,冥冥之中的自然能量,其運行法則是加害驕盈者而福佑謙恭者,人之處事原則,是厭惡驕盈者而喜好謙恭者。謙德蘊內,得其所止,謙尊而光,高山仰止。謙德于外,無往不平,外之坤順,卑不可逾,地無疆焉。謙卑而處尊位,則能展現其光輝。謙卑而處卑位,則能自制而無所逾越。此君子之所以能始終守謙,而終受其福也。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有缺方是圓。生前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卻在死后被人掘墳碎尸,留下了生全死不全的遺憾。求全之毀,不虞之隙。自然規律常常會讓求全者有缺陷。這就是為什么曾國藩閱盡人間滄桑,晚年已然位極人臣,享盡榮華富貴卻要求缺的原因。他的“求缺齋”,警醒了多少殫精竭慮,事事苛求完美的糊涂人。 六十四卦中,謙卦是唯一六爻皆吉的卦象??梢娭t德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這也應該是易經給世人透漏的最大天機。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命永遠都是在艱難險阻中迂回曲折前進的。不管遇到什么樣的狀況,堅守謙德,如如不動,基礎就不會松動。守時待命,持經達變。不驚慌失措,不輕舉妄動,就能以不變應萬變,無為而無不為。否極泰來,剝極而復的局面就會出現。
再看六爻給我們的啟示。 初六:謙謙君子,用利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下卦之艮本在坤下,初六又是最底層的初爻,可見低之又低,謙德處卑位,謙而又謙,謙到了極處。卑而不可逾,故說謙謙君子。有君子之德者,乃因其能謙卑自制,以養其德。以謙德涉難行險,可獲吉祥。牧,治也,察也,養也。自牧,即自我約束,自養其德之義?! ?/p> 六二,鳴謙,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六二陰爻居陰位,又在下卦中位,故柔順中正。同時又位于震卦之下,震者,雷也。暗含此位容易受到贊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六二本身具足謙德,又能謹守正道。中正之德,積于中,發于外,得于心而形于外,故曰鳴謙。能謹守正道就能獲得吉祥。但不能自滿,越享有聲名贊譽,越應該保持中正的品質,所以強調貞則能吉。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九三陽爻居陽位,剛健而位正,并處在下卦之極位,所以是本卦的卦主。以一陽而應五陰之求,誰都得照顧到。故勞。勤勞不懈怠,有功不居功。勤勞卻不失謙虛。保持著乾卦九三夕惕若之象。實在是勞謙君子。故能獲吉祥。任勞任怨,謙虛謹慎,故萬民悅服,所以有終。 九三的這種品德值得我們好好借鑒和學習。今天外出打工謀生的人都很辛苦,可謂是勞苦功高??蓵r常偏偏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和肯定。為什么得不到應有的肯定和相應的待遇?佛家會從善緣惡緣、討債還債、人生酬業的總源頭做出詳盡闡述。我們學習了《易經》的上下對應關系,也可以找到答案。初爻總與4對應,2與5對應,3與上爻對應,對應就是有緣,關系就密切。不對應就是無緣,關系就疏遠。喜歡不喜歡,順眼不順眼,根源就在這里。再加上各爻所處的位置是否陰爻居陰位,陽爻是否居陽位,是否得中等,都是形成人事關系錯綜復雜的因緣。 一般人沒有接受過傳統文化,從來沒有人講過這些道理。對社會的復雜性缺少了解,只想追求理想中的公平合理,委屈久了,壓抑久了就會沖動,結果是火燒功德林。默默無聞的奉獻,辛辛苦苦的付出,都被一頓脾氣給毀掉了。有的人擺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了點成績功勞,不知道一定要先把領導擺在前面,口無遮攔,好大喜功。這就會引起領導極大的不滿,任憑你有天大的能力,將來領導就是不給你表現的機會。你要問我憑什么一定要服從他,照顧他的情緒,大家都是人,人都是平等的。話是沒錯,但事行不通。平等是在條件對等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不同的社會地位具有不同的話語權。無論他有沒有德行和能力,只要他在上位,他就是你的上司,對你就有控制權。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就是在說明位置所產生的魔力。年輕人一定要搞清楚,工作能力強,也不過是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而已。會處事待人,始終謙恭有禮,讓人心悅誠服才是真本事。 六四,無不利,撝謙。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六四陰爻居陰位,所以是柔順得正。六四介乎于君位和勞臣之間,上下溝通,謙德為貴。善于施謙,發揮其謙德,中于法則,就是不違則。柔順有助于奉上,得正有利于以謙下,謙德足以使上下得宜。撝謙,發揮謙德。上有謙德之君,下有謙德之臣,故無不利。不貪名好利,有功先讓于君;以寬厚之德,從下舉薦賢能,自然上下一心。另外,六三、九四爻處天地之際,九三天道下濟,六四地道上行,天地交泰,上下得宜,故無不利。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不富,陰虛,指六五柔和謙遜。六五柔和居尊,有天下而不與,故不富。陰爻居陽位,柔得中,尊居君位,然柔和謙遜,君不以有國為富,則臣不以有家為富,故六五之不富,有天下而不據有之,并與其左右居高位者,均能謙以待下,若仍有驕橫不順者,則利于偕同以征伐之,使天下盡歸于謙道,此吊民伐罪之事,故無所不利。征者,正也。也就是說,六五以謙德居尊位,對順從者自然施之以謙,但對驕逆者要以侵伐制服以其有謙德,能吊民伐罪,征伐驕橫不順者。這樣就能恩威并施,以德治天下。 治國者如果只有恩而沒有威,也會給國家和民眾帶來許多麻煩。勢利小人會乘機作亂,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欺上瞞下,魚肉百姓。貪婪成性的強國鄰邦也會蠢蠢欲動,不斷制造事端,挑起糾紛。一陰一陽之謂道,在這樣的時候,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就需要興正義之師,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因為民之所望就是天道所在。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上六陰爻居陰位,柔得位,與下有應,處于全卦之極位,有謙極而名聲遠聞之象,故利于行師討逆,征伐不順服之封邑小國。上六欲天下盡歸于謙道之志尚未實現,未能遂其大同之心,所以要行師討逆。雖說君子以德服人,但恩威不可偏廢,正義有時也不得不用兵。謙卦六爻,下三爻皆吉無兇,上三爻皆利無害,足見謙德之功德利益是無與倫比的。 很多人感慨今天的教育培養不出多少大師級的人才。我們結合學習《易經》分析其原因,就會發現具足謙德的學子太少了。印光大師說過: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理如法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學生從小就沒有扎穩孝親尊師,誠敬求學的謙德。這就等于失去了成就大師級人才的先決條件。高學歷雖然比比皆是,但有知識的人多,有智慧的人少。不去潛心研究古圣先賢的思想,以凡人之心度圣賢之腹,用知識去解讀智慧,滿足于記問之學,看不懂就隨口批判。有道是:學問高時意氣平。意氣不平就是學問淺薄,謙德不夠。又怎么可能成為大師級人才?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充分表明了圣人對人之謙德與才能之間取舍的標準和態度。因為不具備博大胸懷和如如謙德的人,是無法承載真知、正見和真實智慧的。謙是美德,更是厚德。厚德方能載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