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治中考考點分析:積極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53、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A) 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和好奇心:①從眾心理是指個體在社會群體的無形壓力下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行為的心理現象。常見表現有“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等。②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特點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動、好學、好模仿,對許多問題都感興趣,碰到新鮮的事物總想知道為什么、探索其奧秘。③在我們身邊有很多誘惑,如金錢的誘惑、網絡游戲的誘惑、煙酒的誘惑、黃賭毒的誘惑等等,這些誘惑都不同程度地吸引著我們。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起因往往與最初的從眾心理和好奇心有關。④提高和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辨別是非善惡、抵制誘惑、杜絕不良嗜好。 避免因好奇與從眾心理沾染不良嗜好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①對于好奇的事物要明辨事非,擇其善者而從之;②把合理的好奇心轉化為濃厚的興趣;③培養興趣,不盲目從眾;④要積極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自我調控能力主要表現為善于根據長遠目標或社會要求來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夠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擾和誘惑,能夠克制自己的沖動。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義:獨立思考能力要求全面、發展地思考問題,能夠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并能預見事物的發展趨勢;能夠隨時檢查和調控自己的思維過程,及時發現錯誤或不恰當之處,并予以調整。 54、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B) 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密不可分:①個人的存在與發展離不開集體。個人的許多基本需要,必須通過集體才能得到滿足。集體中的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關心、相互支持,不僅能滿足個體的歸屬需要,使之體會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分子,并能夠確認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滿足個體的自尊需要,使之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有價值、有力量、有用處和必不可少。個體如果游離于集體之外或者被集體排斥,勢必產生孤獨感和自卑感。②集體的存在與發展也離不開每一個個體。集體的規則需要大家共同遵守,集體的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集體的發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如果集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同心同德,不僅會增強集體的合力,而且會增強每一個集體成員的力量。團結就是力量正是揭示了這個道理。③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保障。④保障個人利益是集體的責任,而集體利益是集體中每個成員努力的結果。 團結就是力量的含義:一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的形成,靠全體成員的團結與互助。只要我們牢固樹立“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的觀念,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激勵、積極向上,我們的班級就能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安全感的大家庭,我們才能在這個溫暖、和諧、真誠、向上的大家庭中健康快樂地成長。如果集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能夠同心同德,不僅會增強集體的“合力”,而且會增強每一個個體的力量。團結能夠促進生產發展,能夠有助于社會安定,能夠使人們幸福、精神愉快、安寧和諧、事業有成。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非常注重團結的力量。在今天,我們更應該自覺地繼承和發揚這一點。 59、分析在自然災害中的社會救助活動和英雄事跡所反映的個人與集體的關系。(C) 個人的存在與發展離不開集體,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不但體現在服從集體的安排、為集體出謀劃策、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而且更多地體現在每一個集體成員的日常交往和活動之中。關心他人、愛護他人、幫助他人、相互理解、換位思考、求同存異、公平競爭、分工合作、利益分享等,都能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增強集體凝聚力。讓我們在集體中主動地提出自己的建議,發揮自己的特長,堅持自己的興趣,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樣,集體會因為我們個人才能的發揮而變得更加優秀。 如:董存瑞1929年生于河北省懷來縣的貧苦農民家庭。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攻打中華民國政府軍駐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連隊負責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據說,在沖鋒時,遭到一個橋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鎖。董存瑞便抱起炸藥包,準備進行爆破。沖至橋下后,發現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也沒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藥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藥包,拉燃導火索,與暗堡同歸于盡。董存瑞的行為,使得他成了中國共產黨宣傳的著名戰斗英雄。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紀念碑,碑上刻著朱德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55、正確認識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B) 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及其原因: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社會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經濟繁榮、百業興旺、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的時期,人們擺脫了貧困,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巨大成就的主要表現:經濟繁榮、百業興旺、政治穩定、文化昌盛、社會祥和,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這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各民族人民團結奮斗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體現。 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培養親社會行為,我們應該感受社會發展的脈搏,關注社會的今天和未來,把青春的熱情和力量奉獻給社會,這不僅是我們未來的任務,而且是我們現在就應該開始的行動。 為什么要回報社會:個人的生存發展依賴于社會,個人理應為社會奉獻力量。在社會生活中,我們享受的各種服務,享用的每一件物品,得到的每一種幫助,都是他人智慧、勞動和愛心的付出,盡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是我們理所當然的唯一選擇。 我們中學生如何回報社會:以社區服務為起點,培養服務社會的精神,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服務,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公眾服務,如參加義務勞動,為公益募捐,宣傳法律、環保知識等,是我們回報社會的重要途徑。 56、正確認識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B) 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關系:祖國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家園。我們的生活,以中國的地域為生存條件,以中華民族的發展為歷史淵源,以中華文明的積累為現實內容,具有濃厚的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文特征。 個人情感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民族文化對個人情感產生深刻影響:當代人的許多情感特征都可以從民族文化中找到歷史淵源,我們的民族文化傳統已經在我們的情感活動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作為中華兒女,祖國命運是我們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們的血脈精神。讓祖國繁榮強盛,使中華文化綿延常青,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情感和志向。 國家命運直接影響個人情感:近代以來,祖國遭受內憂外患而積貧積弱,中華兒女在屈辱中奮起,為祖國的新生而戰斗。新中國成立后,祖國抖去了身上的歷史塵埃,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華兒女從此可以挺直脊梁,做一個有尊嚴的中國人。改革開放揭開了新的歷史篇章,祖國邁進有史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國際影響力空前提高,巨龍騰飛,舉世矚目,中華兒女成為自豪的中國人。 提高文化認同感: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明歷經5000年而綿延不絕,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當今時代,面對世界各種文明的溝通與沖突,面對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格局。中華文明既要吸收外來文化中的有益因子,更要吸收本國文化中的優良傳統,積極吸納域外先進文明成果,吐故納新,為我所用,創造更加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對待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保持并發揚本國的優良文化傳統,防止文化迷失的現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中華文明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在現實中,應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推動整個人類文明向前發展。 我們對待文明多樣性的根本出發點,應該是促進各種文明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吸收,做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維護文明的多樣性,尊重發展模式的多樣化,不斷推動文明之間的溝通和對話,增進人與人之間以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實現和睦共處,更好地建設我們共同的家園。 57、根據一個感興趣的社會熱點話題或現象,發表個人的意見和看法。(C) 如以網絡為例。正確認識網絡的利與弊:①網絡是先進的,使大量的信息得以快速傳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和生活方式;通過上網,可以開發智力,鍛煉眼耳手腦的能力;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增長知識和才干;可以滿足人的成就感,找到心靈上的安慰。②網絡是危險的,網絡上隨時有陷阱,到處有誘惑,青少年學生容易沉迷網絡,瀏覽不健康的網絡,則會影響身心健康,耽誤學業,嚴重時還可能使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為了趨利避害,揚長避短,我們在上網中應該注意什么?①端正態度和動機,要把上網作為自己增長知識、開發智力、開闊視野、休閑娛樂的一個良好平臺;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嚴格分配時間,專時專用,以防著迷;③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和抵抗誘惑的能力,堅決不瀏覽不健康的網頁;④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在上網中注意保護自己,不輕易泄露個人資料,不要輕易相信別人;⑤要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如上網與人交流時語言文明,真誠友好;不在網上惡意制造、傳播謠言,不進行詐騙活動等。 58、聯系“追星”現象和“小團體”現象,分析在生活中如何正確把握從眾心理。(C) 如何認識社會流行:社會流行是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是一定時期社會的經濟、文化、心理的綜合反映,其發生總有商業運作的背景、從眾心理的推動。流行文化有著極大的滲透力,對我們尤其有吸引力,各種各樣的趕時髦、追星、時尚潮流影響著我們價值觀的形成,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社會流行往往傳遞著拜金主義的信息,有時則包含消極頹廢的內容。對待社會流行不能簡單地統統否定,我們需要獨立思考,了解他們所具有的意義、所包含的價值,克服從眾心理,既不能盲從,也不能一味回避,要適度、避免狂熱效仿追隨。 如何把握從眾心理:①我們首先要戰勝自己。人的最大敵人往往是自己的軟弱。壞事總是瞄準人性的弱點,充滿誘惑,以有趣、新奇、刺激,俘虜意志薄弱者,帶他們離開正道。只有堅定自己的意志,把握正確的良知標尺,才能抵御誘惑;②我們有時還必須打破情面;③我們正處在青春的起點,心中憧憬著社會的正義、人類的光明前途、人生的真善美。這些美好的理想是我們終身的財富,只要我們堅定地守護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且身體力行,就能夠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