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我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有過字意上的講解。把它歸納為自然氣候現象稱為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也可以用天地之間形貌的運動變化的六種現象稱為六氣。謂朝旦之氣(朝霞)、日中之氣(正陽)、日沒之氣(飛泉)、夜半之氣(沆瀣)、天之氣、地之氣。
當然還有對人的精氣神形貌認識的:好、惡、喜、怒、哀、樂六情也稱為六氣。
在中醫學中,大家常見的中醫術語中有指寒、熱、燥、濕、風、火六種癥候的內容。也有指人體內的精、氣、津、液、血、脈、以其本為氣所化等表達生命靈樞結構方面內容的。
那么,六氣究竟是一種什么東西呢?凡是六種事物的組合都可以稱為六氣嗎?
顯而易見,傳統文化中遺留下來的六氣認識,是一種多系統的關聯關系。他們都展示出來了六個事物之間的關聯關系性。而且它的關聯關系重點展示出來的則是一種屬性形貌特征。所以,我們則可以通過屬性形貌的特征規律化來探索一下六氣的本質是在說明什么?
六氣,不應該是六種具體的事物。但是,六種事物構成的關聯關系體系卻具有相同的屬性形貌關系結構性。所以,就物象的形貌研究來說,這種六氣表達是在表達物形貌之間屬性關聯關系的規律性。但是,作為理法術的認識層面來講,這顯而易見不是它的關聯關系本源。
我們說六氣的理性認識應該產生在三焦論。是因為它反映的是一種關聯關系的直接與間接認識過程中的屬性變化形貌。也許有人說了,關聯關系還有形貌嗎?如何展示出來它的形存在與貌變化呢?
無性不形,有性即有形。關聯關系也是具有屬性的。只要關聯關系可以屬性化,就可以形貌化。這也是我們在講屬性數學的時候,數年來一直堅持從理法術上進行一體化來說明的一個理念。我們之所以說其是理念,而不說它是一種規律或者一種法則。就是因為它是一種關聯關系層面上的東西。而不是物質的實在。但是,它確確實實是一種人類認識方法中的一種屬性關系實在。顯而易見,物質實在的關聯關系,與人類思維認識中的關聯關系在屬性實在的范疇中,是可以得到統一的。
在人類認識的思維范疇中,六氣與三焦之間的屬性關系,是太極生陰陽,陰陽生三焦,三焦生六氣:四象、五行、六氣、七階、八卦、九宮形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間的關聯關系。在這個認識層面上,萬物者,六氣也。四象、五行、六氣、七階、八卦、九宮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也同樣被稱為六氣。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六氣分為兩個認識體系,一個是物氣,一個是心氣。物氣表達的是物與物之間的關聯關系。而心氣是表達人類認識范疇的。
由此可以看出,心氣與物氣所表達的內容,恰恰與現代科學中的存在與思維定義的內容相同。所以,我們把物氣也可以稱為是一種客觀存在,而把心氣稱為是一種主觀思維。物氣與心氣在氣的表達框架上,心與物之間的鏈接,我們可以產生一個形性數一體化的認識體系與方法系統。
在中國屬性數學認識范疇中,無論是心氣還是物氣,都是一種關聯關系構成的紐結交織。而且這種紐結與交織都是可以通過屬性的形貌來表達的。這種物氣與心氣的表達統一。產生了一個奇特的效果,就是可以完成客觀存在與主觀思維在二元論絕對化認識中的理性溝通。用中國的古漢語來說,就是“物與心之間,得氣而通”。所以,我們在前面文章中也多次講過,陰陽之通在于得氣,“陰氣于內陽氣衛之,陽氣于外陰氣使之”。都是這個道理。
在先天八卦中,六氣合而為天地的思想表達的是非常明確的。天與地之通有六氣。故遠古時候稱宇宙為六合。
中醫基礎理論中,涉及到的氣內容是比較多的。那么,中醫中的氣表達的是什么呢?西醫把它解釋為一個機能,一種能量,一種生命行為……。其實,并沒有從根本解決氣究竟是什么的問題。
那么,精氣神中的氣,與我們現在講的三焦又是什么關系呢?是三種不同的屬性形貌嗎?我們應該如何來認識精氣神表達的內容呢?我們涉及到一個物貌與心貌的認識層面分類問題。
物貌與心貌的分類,是中醫學中的一個診斷專業技術。而物貌的認識方法中醫是通過聲色味的形貌感知來獲得的,精氣神只是一種心貌的認識結果。也就是說,物貌與心貌,物氣與心氣可以構成一個新的四象認識系統。我們則可以通過這個系統來對病人的疾病癥狀進行分析與歸納。而屬性,形貌,數字的綜合認識系統才是氣的本質。那么,氣的本質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