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小結節 不可掉以輕心 肺小結節是指單一的、邊界清楚的、直徑小于或等于3厘米、周圍為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病變。按體積大小可分為3種:第一種是直徑小于或等于8毫米的,稱為微小結節;第二種是直徑介于8毫米至3厘米之間的,稱為標準肺結節;第三種是直徑超過3厘米的,已經屬于腫塊的范疇了。 造成肺小結節的原因,主要是肺部曾發炎或發生過結核性病變,或胸部曾受過外傷引起肺部淤血。這些疾病和外傷的殘留物未被人體吸收,久而久之就在肺部形成了斑痕,也就是結節。此外,也有早期肺癌和肺轉移瘤等。 肺小結節中最讓人頭疼的要數微小結節,傳統的X光胸片極易漏診、誤診,檢出率僅為0.2%;CT技術可將檢出率提高到51%。 雖然惡變率不低,但肺小結節并不可怕,如果發現得早,通過微創手術將病灶清除后,狀況良好。 據了解,患者對肺小結節的態度各有不同。有的病人認為結節較小,也未發現有惡變跡象,就不當回事。醫學專家認為,這些病人可以暫不治療,但一定要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體檢,一旦結節發生變化,應及時干預。也有病人雖然沒查出結節有惡變的傾向,但害怕夜長夢多,早早地就做了手術。專家表示,這一做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不必提心吊膽地過日子。還有的病人不把結節當回事,也不做定期體檢,直到出現咳嗽、氣急等癥狀才去復查。當CT顯示結節已經癌變并發生了轉移,病人也就失去了手術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