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在杭州讀大學,從身材來看,是個非常健壯的小伙子。可就從半年前開始,他的身體陸續出現一系列的變化:先是整天喊累,稍微動一動就覺得渾身沒力氣。接著胃口越來越大,但近三四個月來,體重卻迅速下降了25公斤。他醫院就診檢查發現,導致身體變化的元兇竟是糖尿病。 “對于糖尿病患者,我們會詳細去了解他們的各種生活習慣,因為吃的東西會對其病情有很大影響。”醫師說。果然,小陳有個維持了多年的習慣,就是每天都要喝一瓶碳酸飲料,有時覺得一小瓶不夠還改喝大瓶,長期攝入大量糖分,身體自然會受不了。 對于糖尿病的診斷,小陳感到難以相信,但是,在沒有進行節食、運動等干預的情況下,若短時間內體重明顯下降,在排除結核或腫瘤的可能后,建議查查是否是血糖異常。 糖尿病按其臨床表現,隸屬于祖國醫學中“消渴”范疇,但消渴并不等于糖尿病,因消渴的涵義較廣,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尿崩癥等有消渴癥候,也屬消渴之列。中醫歷代醫家,在千百年的臨床實踐中,對消渴病的病因,從宏觀上進行深入探討,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在糖尿病的預防及臨床實踐上具有指導意義。 消渴病之所以發生,不外乎先天不足,飲食不節,勞逸失度,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等因素,耗傷肺胃腎之陰,導致陰虛燥熱而發為消渴病。陰虛與燥熱為其發病的主要機制,其中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兩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腎水虛竭,上不能濟心火而爍肺,發為上消;中不能潤澤脾胃,成為中消;下則腎火自亢,灼爍陰液,必為下消。了解發病原因,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消除影響糖尿病發生和發展的各種危險因素,有助于糖尿病的預防 |
|
來自: 情系你我0571 > 《健康類 高血壓 感冒 藥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