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生于1003年死于1048年,此人驍勇善戰足智多謀,1032年十月,其父李德明去世,傳位給他。 他巧妙地利用宋、遼矛盾,向兩個國家稱臣,求得生存發展,同宋和遼的友好往來和經濟貿易,促進了黨項族的經濟發展,漸漸兵精糧足,有了稱霸的野心。 開始不斷騷擾宋朝,宋朝為了讓李元昊對付遼國,一直隱忍不發,漸漸李元昊的勢力越來越大,可以和宋朝平起平坐。 李元昊想和宋朝徹底翻臉,他需要一個理由。這時候他手下的一個謀臣張元出主意說:“現在我們表面上還在向宋朝稱臣,可以向宋仁宗上書,說我們今年大旱,顆粒無收,希望朝廷撥一百萬擔糧食救濟。給,可以繼續壯大我們,不給,我們就說宋朝不仁不義,出師有名。” 李元昊大喜立刻上書,宋仁宗接到這份奏折傻眼了,不知道如何是好。開始廷議,讓大家各抒己見,有人說不能給,要是給了李元昊以后會更加囂張;有人說要給,如果不給,李元昊出師有名必然發兵,后果不堪設想。 大家爭論不休,宋仁宗最后問宰相呂夷簡怎么辦?呂夷簡平靜地說:“很簡單,只要答復‘糧食已備好請李元昊將軍親自來取’就可以了。不來,是他自己放棄不怨我們;來,我們就扣留他作為人質,從此黨項族必將聽命于我們。” 宋仁宗按照這個方法,給了李元昊答復。李元昊知道去的危害,當然不敢去,只好違心地和宋仁宗說:“這點苦難我們自己克服,糧食不要了。” 就這樣呂夷簡用一句話,解決了一百萬擔糧食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