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on開創了社交化電子商務的一個新模式,不但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大受追捧。其實團購的想法人們一 直都有,很早的時候人們就會集聚起來然后集體購買某一商品以謀求淘寶商家的低價銷售。groupon很好地把這一想法搬到了線上,以網站形式展現出來,借助于互聯網信息的快速傳播進一步擴大了使用人群規模,再借社會化營銷的方式逐漸推廣。groupon不是社交化營銷的第一個案例,但絕對是目前最成功的一個案例。 社會化營銷的諸多方式中,twitter營銷是比較成功的。開復的一個sina twitter狀態就短期內可能會被幾萬人轉發,信息流轉之快不言而喻。我們平時笑稱之為開復營銷,開復的一個宣傳twitter消息短期之內還是能夠引來足夠多的關注。周鴻祎就是twitter營銷的高手,利用他的大嘴在twitter上把360狠狠地燒了一把。 社會化營銷對電子商務的作用越來越大了。個人認為社會化營銷只是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當前階段而已,而更進一步就是電子商務直接融入社交化的過程中。在說這個問題之前,先談談SNS和電子商務的融合。 SNS網站講究的是人,電子商務講究的是交易。但是如果分開而言,SNS網站雖然有大量的穩定的用戶群,但是盈利模式還是有點局限。當然如果你的規模足夠大,你就有足夠的資本改善盈利模式,比如一直沒風格、越來越龐大的renren.com。而電子商務網站盈利模式是比較明確的,但用戶的黏性又沒有社區那么強。黏性決定著去網站上瀏覽的頻率以及對網站的了解和應用程度。我自己在豆瓣逛的時候,經常一不小心看到好書,再不小心就去買了這本書。試想倘若電子商務網站也有這樣的用戶黏性的話,那么每天會產生多少的不小心呀。而目前很多電子商務網站大都缺乏這樣的用戶黏性,他們的大部分用戶都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去的。首先進入網站->搜索->瀏覽結果->下訂單/離開。另外SNS歸根是人與人之間的網絡,人與人之間是富有感情的,這種感情不只是表現在認識的人之間,只要是和你的社交網絡有關聯的人你都有可能去關注。另外人的行為是會不斷變化的,所以更值得去持續關注。人和人之間是存在信任關系的。比如當你的好友在看某本書,或則他向你推薦某本書的時候,你很有可能去回去關注這本書。人的某種電子商務行為通過社會網絡傳播,影響他人也去產生同樣的電子商務行為或者其他的電子商務行為。為此網絡江湖上一直嘗試把社區和電子商務結合起來,比如淘寶的淘江湖、當當網的社區。但是現在更多的做法是在電子商務中引入社區,試圖以此構建人的圈子。到了這里就有一個問題,首頁應該是體現SNS的社區首頁,還是體現電子商務的傳統首頁?如果是SNS的社區首頁體現的是以人(用戶)為中心,以傳統首頁則體現的是電子商務為中心。個人始終覺得應該是展示社區首頁,體現以用戶為中心。 回到社交化的電子商務話題,電子商務應該嵌入到用戶的行為過程中。Amazon在Facebook的社交化推薦就是很好的方式。根據用戶的profile,伴隨這用戶的各種不同行為產生即時的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