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言 于 2014-5-7 12:19 編輯
南江村明清古民居群:繁華的最后遺跡
南江村,貴港市區郁江南岸的一個村莊,是當年秦皇漢武相中的福地。當都市的車水馬龍從郁江北岸呼嘯而過時,這里依舊保持著一份恬靜,一份淡泊與悠閑。對許多貴港人而言,南江村是這么近,卻又那么遠。千年遺址、馳道橘井、百年牌坊、祖祠老屋、名人逸事等這些厚重的歷史元素成為南江村獨特的風景線。
在繁華喧鬧的城市包圍中,南江人守望著不息的傳承,將獨特悠遠的文化不斷弘揚光大,成為桑梓人的榮耀與驕傲。南北走向的古馳道與東西流向的古郁水匯合于此,成就了南江村千百年來曾經的繁盛,這份祖上的榮光至今仍銘刻在千年碼頭、渡口石步、馳道牌坊、懷橘神壇、黃氏祖祠等古跡遺存之中,散落其間的明清古民居群落則是這片歷史文化街區最為醒目的鄉土符號。
南江村明清古民居群建筑包括鄉人建造的祠堂、房屋及街道,其中又以清代的為代表,除規模較大外,還有具有相當高的工藝質量,部分古民居脊飾及壁畫之類做工較為精美。目前包括創建于明代的黃氏祖祠及亞魁牌坊、清代重修的社稷神坊、清民老屋舊居、石板老巷、寺廟庵堂等,這些老屋、老巷、老建筑雖已殘破古舊,但對生長于此的土著居民而言,是懷舊昔日繁華時光的最佳見證,也是貴港市彌足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
南北走向的古馳道,是南江村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自碼頭渡口起,從中山公園馳道牌坊延伸到亞魁牌坊,經上石步,過落馬嶺頂,延綿至下石步止。南江村自東往西分為:岑屋片,多為岑、何兩姓,包括居士林、糧倉、下石步等地周邊;中村片,也叫“上黃”,指黃氏祖祠為中心的地段;河南片,又稱“下黃”,涵蓋亞魁牌坊至上石步的區域。各村屯隊組多奉有社位神壇,其中最著名的是懷橘坊,懷橘坊社稷壇全稱是“懷橘坊三多社稷尊神之位”,社稷壇旁尚存有乾隆三十年、嘉慶四年、道光二十六年三次重修的碑記,其中道光重修碑記為清道光癸卯科舉人、南江村人黃慶蕃所題,碑記銘文內容如下:
昔圣王度地居民,主以神明使呵護之,此鄉社所由設也。吾鄉舊社號曰三多維壇與亭,一系乾隆三十年重修,一系嘉慶四年增置。遺志備詳及詢創制之初,鄉先生無能言之,蓋不知昔人幾經卜擇以定于斯者。按斯土局會三臺,群峰拱于前,郁水環于后,謂之福地。夫復何疑,邇者星巒半削,樹亦稍稀。諸父伯兄,輒慨然有培植意。是歲八月行報賽禮,少長咸集僉議,及時以修,帽踴躍損資,約得白金百有奇兩。冬十月既望,鳩工合作,自主峰及左右二阜,增土數萬簣,下復以方石圍繞。七旬之后,厥功告竣。從此,鼎峙規模,巍然煥足,為閭里增勝是舉也。以培地脈即以妥,神靈賜福,靡涯一方。咸賴焉是為序。揀進知縣癸卯科舉人 黃慶蕃 撰道光廿六年歲次丙午仲冬月旦立。
下期《南江黃氏祖祠》,敬請關注。
圖1-南大街兩旁的老屋舊宅。2005年。
圖2-“大屋”屋壁上的浮雕花紋裝飾精美。2005年。
圖3-懷橘坊附近的古樹巨根。2005年。
圖4-石板舊巷與青磚老屋。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