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靈魂喚醒靈魂作者:管理員 來源:本站 瀏覽數:610 發布時間:2011-11-9 14:40:50
陳世旭
受到好的教育,應該是所有人最大的人生愿望之一。但怎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古往今來眾說紛紜。我所期待的好的教育是這樣的:
好的教育,是從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建立教育理念與方法的教育,以造就人格完善的公民為根本目的。知識技術的傳授,生命內涵的揭示,意志行為的規范,經由高尚的教育,將一代代人帶入人類優秀文化精神之中,讓他們擁有完整豐富的人生,并始終保持對真理的虔誠與熱情。最終形成世代良善的文化循環。
好的教育,具有均衡的教育體制,強調人的基本平等價值,只要是人,都有尊嚴以及享有國家資源的權利;強調“平等、品質、公正”,給人人賦予相同的機會。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善待學生,而不是為了突出自己的教學成果;不強調“精英”,而是努力不讓一個學生落后,使學生成績落差最小;智力不足、身體殘障的學生,受教育權與求知權都得到可靠的保障。
好的教育,以平等和珍視每個學生為最大特點。不強調贏在起跑線上!不把人生看作一場需要贏在起跑線的百米沖刺,而是一場與自己賽跑的馬拉松。不人為地突出名次,不把學業當成唯一不是只在意學生的成績,不是一味鼓動學生奪冠,而是盡力幫助每個學生找到自己最適當的位置。
好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心靈。所有的評估與考試都不是要給學生帶來挫折和懲罰,而是要讓學生和老師共同了解對學科的認識程度,最終求得共同的進步。而最理想、最精湛的教育藝術所遵循的最高準則,則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我探究問題的答案。
好的教育,是好的故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強制學習,只會扼殺學生的求知欲望。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深藏著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教育首先的責任便是啟迪這一愿望。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好的教育,其權威不是強權,而是建立在對真理的自由追求上。“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教師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是教育的參與者與互動者,在對話、交流與爭論中,使學生的潛力得到發掘,從而逐步獲得知識、認識真理。像蘇格拉底和孔子那樣,給學生探索的自由,而不是給他們標準答案。
好的教育,會尊重學生的個性,而不是讓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獨特個性在現成知識日復一日的灌輸中逐漸喪失。教育的意義遠遠超越了每一種有限的知識。知識需要學習,但知識只是通往科學理性的路徑,不是教育的全部內涵。只有知識的教育是嚴重缺失的教育。而個性是人及其創造中最美好、最可珍貴的東西,哪里的個性受到壓抑或被忽視,哪里的教育就事實上談不上成功。
“教育本身就是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雅斯貝爾斯說得真好!
(作者系著名作家,江西省作協主席,地址:南昌市八一大道371號江西省文聯 郵編:330046)
責編:周正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