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胡同
北京燈市口西街有條豐富胡同,雖說名叫“豐富”,可這胡同窄窄的,住戶也不算太多,究竟有什么可豐富的呢?這要說起來,其實,胡同里最豐富的東西都在話劇舞臺上呢,經久不衰的名劇《龍須溝》、《春花秋實》、《茶館》全都出自豐富胡同。對嘍,這里曾經是老舍先生居住的地方。
豐富胡同南口的19號就是老舍先生的故居,現在是“老舍紀念館”。1949年,老舍從美國回來,就托人買下這個小院,1950年3月入住。老舍對小院非常喜愛,他在院子里種植了兩棵柿子樹,每到金秋時節,熟透的柿子掛滿枝頭,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就給小院起了個雅號——丹柿小院。

小院里的房屋現在全都改成了展室,正房里基本保持了原貌,有老舍先生使用過的家具,寫作時用的書桌等。東西廂房陳列的都是老舍先生的圖片和他的生平介紹,其中還有許多珍貴的手稿。最有趣的一件展品就是老舍和胡絜青訂婚和結婚時,友人贈送的銀盾和銀杯。或許是受老舍先生的影響,豐富胡同附近的居民有好多都特別喜愛寫作,這位紀老師就經常在老舍紀念館門口徘徊,不知道是不是在尋找靈感。

紀振文退休之前在學校一直教語文和音樂,因為崇拜老舍先生,這位紀老師也經常搞些創作,還在報紙上發表過不少大作。現在除了寫文章之外,紀老師還創作了不少歌曲。聽完紀老師的歌聲,我們又看見一位大爺帶著一個小伙子進了老舍故居,他又是什么人呢?

在豐富胡同南口不遠有一個義務指路站,指路員都是咱豐富胡同的居民,因為地處王府井附近,經常有人來問路;問得最多的,就是“老舍紀念館在哪兒?”老舍先生寫了北京人經受的苦難,也寫出了北京人的精氣神兒,這當中有堅韌,有豁達,也有一份樂于助人的熱心。這也許就是豐富胡同的豐富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