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念不忘,終有回響。
我們出發去南極的行程書上,封面就是這個萌翻了的可愛家伙:帽帶企鵝。直到踏上南極的土地,一路上就心心念念期待著和它相遇。然后,從金圖企鵝、阿德利企鵝,到威德爾海豹,甚至鯨魚都驚艷出現了,直到我們望眼欲穿,這家伙才姍姍來遲,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在南極的半月島,帽帶企鵝就這樣帶著微笑,搖擺著豐滿的腰身,從雪地上向我們走來。

帽帶企鵝(頰帶企鵝、胡須企鵝)學名 Pygoscelis
antarctica,身高43~53厘米,體重4公斤,最明顯的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道黑色條紋,像海軍軍官的帽帶,顯得威武、剛毅。蘇聯人稱之為“警官企鵝”。

帽帶企鵝每年夏天通常孵出兩只幼企鵝。與其它企鵝優先哺育較強壯的幼仔不同,帽帶企鵝同等對待其幼仔。幼企鵝的羽毛在7~8星期后即長豐滿,它們主要生活在南極半島北端西岸的南設德蘭群島及亞南極島嶼。

和其他企鵝種群一樣,帽帶企鵝也是捕食海里的麟蝦和魚。

他們身上豐厚的脂肪,足以抵御極地寒冬零下80幾度的酷寒。

張開小短翅膀撲扇的時候,可以看到它肚皮下面的凹槽,那里就是企鵝孵寶寶蛋帶小寶寶的位置。

在雪地刺眼的陽光下,我們都帶上了墨鏡,可人家帽帶企鵝若無其事。



遠處就是阿根廷設在半月島上的科考站。我們看到了幾處科考站,都沒遇見科考人員。

企鵝們無視我們人群的到來,依然走自己的路,忙自己的事,該干嘛干嘛。

當然,我也不曉得帽帶們要去忙些啥。。。

那邊的隊友們的聲音,吸引了幾只企鵝的注意力。

海灘上,它們正準備去海里覓食,而且不光是帽帶企鵝,還有只白眉企鵝(金圖企鵝)。據科考隊員介紹,不同種群的企鵝一般都能和平相處,但是不能互相交配,比如帽帶企鵝只能和帽帶企鵝繁衍后代,不能和金圖企鵝或阿德利企鵝雜交。可能也因為這樣,很多島嶼上基本都是同一種群的企鵝在一起生活。

我注意到了這只孤獨的企鵝后面,有艘不知道什么年代遺留下來的木船,半封凍在雪地里了。
來到南極的幾天里,經常可以看見不同大小,不同造型的沉船,也不知道是哪個年代的探險勇士遺留下來的,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在早期的南極探險中,進入環境嚴酷的極地,一旦遇險,基本無法生還。
我在心里暗暗致敬。

這就是南極。
和企鵝們相比,人類很脆弱。

也很渺小。

我們一行登島了,依照探險隊員劃定的路線前進。

在干凈美麗的半月島,用鏡頭留下我們的記憶。
在這鵝卵石海灘上,我們連腳印都留不下。

當下的冰雪世界,我們和企鵝們一起享受同一片藍天。

小紅旗讓我們和遠處的巖石堆上的企鵝群保持距離。

半月島,已經是我們南極旅行的尾聲了,所以,必須格外珍惜在這里的踏出的每一步,度過的每一分鐘。
未曾離開,就已然依依不舍。





現在翻看在南極的每一個畫面,恍如回到那天。

半月島位于南極奇幻島附近,因半月形而得名。島上都是如上圖的暗褐色巖石。


在靠近雪地邊緣的小紅旗,也提示著下面可能有裂隙的危險。

巖石上的雪團,像棉絮一樣。

胡潤百富榜創始人胡潤先生從巖石上躍起,用這樣的姿勢來紀念南極之旅。

還有隨船的法籍舞蹈演員也來了個更專業的騰跳,我所站的位置只拍到了她的背影。

遠遠的有帽帶企鵝站在那里,好奇的看著這些來客各種耍寶。

行前,有很多朋友開玩笑說,要我幫忙帶只企鵝回來。我想,要是真能帶的話,估計到了國內那樣空氣有霧霾、食物有污染、環境很嘈雜的地方,企鵝不病倒,也得瘋了。。。
可見,我們活的是有多堅強。


哎。。。南極凈地,我們終究也只是過客。而且是幸運的過客!

繼續把鏡頭對著可愛的企鵝們。


它在雪地里走走看看,東張西望,身上沾滿了雪沫沫。


它停下腳步,和坐在雪地上的我對視了起來。




又瞇起小眼睛,養了會神。

然后走遠了。

另一頭的巖石上,聚集著一群企鵝,有幾只正趴在窩里孵蛋,另幾只昂著頭嘎嘎嘎直叫。這是為了嚇退在附近的賊鷗,不要來偷蛋。

雖然有時候喊叫也是徒勞無功的,因為賊鷗根本就不怕萌呆老實的企鵝,但是木有攻擊力的企鵝也只有這么點招數了。。。

一對打盹的鵝友。

哈!它們的眼睛真是小。


這倆是在吵架呢?還是在商量著什么?咱語言不通干著急啊。。。

轉個身,高高的雪地上,有只企鵝獨自站在藍天下,很有首領范兒。

兀立在雪坡頂上造型奇特的巖石。

企鵝們在雪地上走著走著,還會趴下來滑行。

和企鵝們在一起生活的,還有各種南極鳥類。這個應該是黑眉信天翁。



沿著企鵝們走出來的道路,準備離開了。

每一個回眸,都是那么戀戀不舍。
靜謐而潔凈的南極,南極可愛的企鵝及它們的小伙伴們,真心需要被好好愛護和保護。


在探險隊員的催促聲里,我們一步一回頭。



半月島,會加入我們走過的南極記憶里,永遠不會忘記。
--------------------------------------------------------
【半月島Half Moon】,在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利文斯頓以東1300米,位于62°35′0″S,
59°56′30″W。最高海拔101米,長1.9公里,寬1.9公里,面積51公頃。1955年阿根廷在該島建立南極卡馬拉站研究基地,是南極企鵝和海鷗的棲息地。周圍有美麗的群山。是南極帽帶企鵝的大本營,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