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后天意識積累的道理和知識是不斷增加的。先天靈性是原本如此無增無減的。把后天的意識不斷放下,丟丟,丟到無可丟,止息,狂心頓歇,歇即本覺,剩下的那個丟不掉的原本的自然知覺,就是先天靈性。先天靈性在日常的表現就是無心的自然知覺,就是不想知道、沒有意識地去知覺,沒有注意力,也能自然知道。呼吸、吃飯、走路,不是特別用心,也知道。睡著了,做夢知道,不做夢,有人叫你有聲響,也知道,就是一種本能的不加思量的知覺,這種自然的知覺是永恒的,是直接的感覺,即所謂直覺,接近先天本心的相似覺。日常的修心,其實主要是用這顆自然的心即相似真覺在修行,所謂“舍識用根”,即舍去后天意識的計較,直接用先天根識的直覺來自然觀照自心或自心所顯現的一切,包括真氣的運行。莊子說“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自然的直覺如如常在,不增不減,像鏡子一樣,沒有注意力,沒有認知焦點,物來則顯,物去則隱,與虛空同體。無限的虛空,聽不到,看不到,黑暗的,無聲的,沒感覺的,感覺不到的,也有一種自然的知覺知道這種感覺不透的感覺,因而自然的知覺是無限的,與虛空同在,既能感覺現象,也能感覺虛空(恰切地說是空性,虛空仍為空性的現象但接近相似于空性),既能感覺光明,也能感覺黑暗,知其白守其黑。莊子說:“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當把沒感覺的看不到的無限黑暗聽不到的無限靜默這無限虛空,也知覺透徹了,我們的相似真覺,就真的知遍虛空全知全覺了,就回到先天真心本覺了。 因而,修道就是修心,從后天的妄心轉為先天的真心靈性,是在做減法。在修心做性功的同時,在元神靈性的默照下,人體的氣也在逐漸自然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以修心主導修命,性命雙修。其中從煉精化氣到煉氣化神是人體之氣返后天中的先天。而煉神返虛則是先天一氣自虛無中來,是人體的神氣與宇宙先天氣感應,提升到宇宙元神虛靈的層次??逼铺摽眨摽辗鬯?,明月下轉身,煉虛合道,返先天中的先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