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遙地遠好望角 第一次看好望角,是少年時在我們的地理書上。它的天遙地遠,是海枯石爛也無法抵達的世界盡頭。 來到南非,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和它遙遙相望的那一刻,還是不曾預料的陌生相遇和不真實感。 我們站在“風暴角”,左邊大西洋,右邊印度洋。腳下的海灘,是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首次命名風暴角的地方。 一塊標著經緯度的木牌上用英文寫著:“好望角 非洲大陸最西南端”。這是好望角唯一的人工痕跡,所有抵達的人都不愿錯過它,紛紛在標記牌前合影留念。 海風強勁。狂風怒吼著將海浪日日夜夜地摔在礁石上,海灘上的石頭被沖刷得光滑圓潤,大自然的力量讓人驚嘆。 遠處的開普角是一個巨大的巖石,挺拔高聳,風光旖旎。山的盡頭,有座燈塔,是整個海角的最高點。我們徒步上山,在燈塔眺望,可以看到整個好望角的全景:天空、山川、海洋,構成絕美的風景。好望角表面風平浪靜,碧波蔚藍。其實水下的風起云涌,才是它從未有過的改變。 葡萄牙的歷史學家說,當年的發現者是戰勝了驚濤駭浪之后才發現這個新世界的。據說這種海浪猶如懸崖峭壁,波高多達15~20米,在冬季頻繁出現,還不時加上極地風引起的旋轉浪,當這兩種海浪疊加的時候,整個海面巨浪翻滾,航行到這里的船舶往往遭難。因此,這里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航海地段。 好望角似一只巨大的獅爪,伸向煙波浩渺的大海。好望角的每個部分,都流淌著一種生活。每個角度,都是獨一無二的風光。 我們走過的,是一個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