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屬于東方文化。 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借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
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盡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辭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那么,什么是茶道呢?
中國茶道是東方文化的瑰寶,它表現(xiàn)為四大理念:天人合一、物我玄會是哲學基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是人文思索;滌除玄鑒、澄懷味象是審美訴求;道法自然、保合太和是茶道美學的基本法則。 四大支柱互相依存,共同構筑著茶道美學大廈。
茶道的藝術有著宗教式的審美。 茶道的儀式感極為嚴謹,華嚴重重,依軌而行,傳承了先賢的宇宙觀。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有太極、易象的心體情畫,以手印體,以體印心,以心印萬物流暢的心靈程序。
茶道威儀,在敬天敬地敬祖先的儀式中不僅可以使飲茶程序化,更使人“謹兮敬兮清兮寂兮”,超然物外,還原內(nèi)省的美,達到天人合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