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篇《績效委員會的職責》,本篇以實例形式介紹績效管理委員會組建流程、議事規則。 對以上三個問題的思考,很難由一把手獨力完成。明智的一把手會征集他人的建議:高層管理團隊、事業部總監、資深技術人員等,請大家從不同角度貢獻信息和觀點,論證各種戰略與經營決策的收益和風險。績效管理委員會,就是團隊議事的溝通平臺。 由議事內容決定,績效管理委員會的成員應具備以下特征: ——擁有推進績效管理所需要的組織權力,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資源與制度保障; ——了解企業的整體運作,熟悉各業務與職能領域的現狀,提供并分析各類經營管理信息; ——掌握推進績效管理所需要的專門知識與技術,開發適合企業經營現狀的績效管理工具。 也就是說,績效管理委員的成員,要有權力、閱歷、能力。以下是某集團績效管理委員會的人員構成與職責分工: 某集團績效管理委員會職責與分工
![]() ![]()
績效管理委員會的議事規則,不僅指決策規則(最低參會人員比例、表決程序等),更重要的是團隊思考程序。否則,與會者就只能提出問題,卻不能分析問題、制定決策,有些企業甚至把戰略規劃會議稱為“務虛會”,因為會上討論的問題無法落實。 如何將戰略構想轉化為行動方案?借助結構化的團隊思考流程,比如惠普公司的戰略規劃十步法: 1、企業宗旨與價值定位。我們為什么存在?我們給客戶帶來了哪些價值? 2、3-5年目標。企業在未來3-5年的目標是什么?實現這些目標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3、用戶。市場上存在什么樣的機會?我們的目標市場是哪些?最終用戶和銷售渠道的需求是什么? 4、競爭。在我們所選定的目標市場上,現在和將來誰是我們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的戰略是什么?我們在什么方面與對手競爭? 5、理想的解決方案。我們的用戶希望達成什么樣的目標?幫助用戶達成目標的理想解決方案是什么? 6、開發與實施計劃。根據理想的解決方案,我們的戰略選擇是什么?如何保證戰略得以實施?需要誰的幫助? 7、財務分析。對我們來說投資回報如何?是否值得去做? 8、潛在的外部問題分析。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達成目標?哪些問題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大?應急計劃是什么? 9、制約因素。有哪些關鍵的制約因素會影響我們向用戶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10、第一年實施計劃。為了實現長遠目標,第一年從哪里入手?要啟動哪些項目?哪些是關鍵計劃?為了實現長遠的目標,我們最關注的業務基礎數據是哪幾個?如何衡量我們的業績? 惠普的戰略規劃十步法并無新奇之處,其本質是“戰略規劃+年度經營計劃”,很多管理學著作和咨詢機構都有類似的思考工具,這種思考工具的價值在于:按照結構化的流程,確保決策團隊在同一時間、使用同一種語言、思考同一個問題,提高了溝通效率和決策質量。企業無論選擇哪種工具,都需要把每一步的“規定動作”做扎實,并結合自身特點對工具做出調整,將“通用版”的工具改進為“定制版”。 (未完待續) 本文由作者路文萃投稿,經圍一桌編輯發布,轉載須經作者本人同意并注明出處(圍一桌)及本頁鏈接http://www./point/1519/ 閱讀作者更多文章,點擊鏈接http://www./user/1355 |
|